首页>新闻汇总>民航空管
创新监测雷达信号质量 让华东民航“千里眼”更好“合众为一”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4-01-22 19:43:00
 

说起空管设备,被称为民航“千里眼”的雷达必被提及。它是管制员快速获取飞机飞行信息的重要手段。但在一个面积广大、有诸多机场和航路的区域里,必然同时有着自多台雷达的数据;不同雷达数据的传输,必须得稳定地同步契合,才能给管制员提供准确信息。如何让来自多台雷达的数据,最终形成准确融合、精准同步的信息,对护航管制工作、保障航班运行安全顺畅,价值不言而喻。及时响应这一需求,也是空管网络通信保障单位,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出行市场持续恢复的2023年,民航华东空管局所属上海民航华东通信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上线了其新一代的雷达信号质量全程监测系统,让华东民航16台雷达“千里眼”的数据,能够更好地最终“合众为一”,成为精准的运行信息。2024年春运,则是新一代系统投用后的第一场“大考”。

直击痛点:信号传输存在延时风险

作为空管自动化系统的信号源,雷达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空管系统的正常运行。但在环境因素复杂多样的民航实际运行环境中,雷达信号的传输质量未必能始终稳定,受到雷达源本身、分配器性能、传输路由等多重因素影响,最终可能导致飞行目标在自动化系统融合过程中,出现目标分裂、目标跳变等异常情况。

传统的网络监控只针对传输设备本身和雷达帧结构的完整性,基本不会涉及业务层面的延时与雷达信号质量。进一步挖掘到更深层面,从而更彻底地消除业务痛点,正是上海民航华东通信网络发展有限公司雷达信号质量全程监测系统希望实现的。

围绕痛点所在,上海民航华东通信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梳理出了研发破题的切入口:如果能有一套针对雷达信号质量的实时监测系统,在雷达信号进入自动化系统前监测到信号的异常,并提前对该路信号进行先期干预和管控,就能防微杜渐、乃至未雨绸缪地消解风险。

瞄准该突破口,研发团队确定目标,着手开发能够监测和分析雷达全业务链信息的综合系统。

起步成势:五年三期实现质的飞跃

从2018年5月启动立项,到2019年4月一期投产应用,通信网络公司的研发团队克服万难,仅用1年时间便完成了雷达信号质量全程监测系统(一期)的开发工作。紧随其后,系统(二期)又于2020年10月投产应用。如今,系统则已升级换代至第三期,在华东地区的16个空管雷达站安装部署,涵盖了上海区管所引接雷达的全部类型,在业务部门平时的运维排故工作中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相较前两期,在此次春运前投用的系统(三期)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升,新增主要功能模块5个,引接雷达数量提升200%,空域覆盖率提升54%,日均航班探测数量提升155%,误告警数量下降95%。

研发团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说前两期还在“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那么历经两年打磨才公开亮相的第三期堪称“从点到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前两期的开发主要在网络传输环节,目的是紧盯那些雷达图像没有时间标识、因而传输与融合时相对更容易发生问题的“无时标雷达”的传输质量,对雷达信号的异常传输状态进行预警。从2021年2月三期项目启动开始,技术团队不仅把有时标雷达纳入了监测范围,而且将开发重点转向了雷达的端对端业务链,旨在以雷达源端和自动化端维护人员的视角来监测和分析雷达目标信息,及时发现目标分裂、跳变、位置异常等不正常情况,新增了雷达自身监测统计分析、单雷达目标分析、多雷达告警分析等功能。此外,三期还增加了对雷达所引接授时系统的干扰监测功能,可以预警雷达站GNSS时钟的运行偏差并提供备份手段。

“我们的系统主要从雷达源、网络传输、自动化系统三个视角出发,来制定解决方案。一是雷达源,即雷达信号的处理及输出;需要这部分视角的用户,主要关注雷达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及雷达站授时系统的稳定性。二是网络传输,即雷达信号从雷达站传输到自动化系统的传输过程;关注上述环节的用户,主要关注雷达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延时情况。三是自动化系统,即雷达信号的最终处理结果。涉及这部分功能的用户,主要关注雷达目标信息是否一致、能否正常融合。”通信网络公司的技术人员解释说。

场景革命:功能定制与规模化应用

基于高精度时间戳、北斗/GPS时钟同步、指纹压缩、空域覆盖算法等成熟技术,该系统已经能提供包括传输质量、时延信息、GNSS干扰信息等在内的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为不同用户提供技术支持。

由此,雷达维护部门可及时发现雷达故障,检查雷达老化程度和覆盖盲区;网络传输部门可实时了解线路传输情况,定期维护传输链路设备;自动化部门可随时掌握多雷达融合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隐患排查……

除了上述设备保障部门之外,系统的应用场景和目标用户正在向更大范围拓展:利用雷达组合空域覆盖功能,空管单位可以使用这套系统来直观获取各个扇区、航路、空域内的航班运行情况,为管制合理分配航班资源、灵活调度飞机运力提供有利条件;后续随着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升级,还可能为航空公司或旅客开放定制模块,为其推送“量身定制”的高价值信息

“举个通俗的例子,天上的每一架飞机都会在屏幕上独一无二地显示,假设因为雷达异常原因导致屏上出现虚假飞行目标,那对于空管管制而言是无法有效分辨的。而我们三期系统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实时监控、快速鉴别异常的雷达,发出预警并提示将其关闭,最大程度降低假目标对管制的影响。”有关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近一个月以来,我们收到线路检测信息超21000条、目标检测信息约15000条、管制扇区检测信息近13000条。今年春运期间,我们将继续监测雷达传输业务链整体情况,确保雷达端对端传输的各个环节正常运行。”

据悉,在三期系统投用之际,通信网络公司的研发团队也已经派员赴江苏空管分局、江西空管分局、温州空管站等空管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吸收各领域运维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为系统的下一步开发提供思路。如今,系统(四期)的开发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其统计分析能力将“更上一层楼”,算法也将更加精细,航班高度跳变、速度跳变等高级检测和预警模块很快也会陆续上线,在民航出行复苏之际更好护航安全顺畅运行。(《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编辑:王亚玲 校对:金杰妮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