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崔建平来到华北空管局综保中心新机场筹备组。在他的带领下,部门编制了综保中心运行手册、应急管理手册,并制定了不安全信息、危险源识别与管控、不安全事件相关制度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崔建平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过程中,凡属于综保中心管理的部分,崔建平的检查都会“如影随形”,而且非常严格。因此,有的人“爱”他,有的人“恨”他。大家称他为“一台行走的X光机”。
头雁的好效应
在筹备组刚刚组建时,崔建平对制订经济预审方案、招标、比价、备案等工作一窍不通。他凭着一股子韧劲儿、狠劲儿,向组里有经验、有能力的同事请教,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很快,崔建平熟悉了各项工作流程,并编制了任务分解表、节点倒推表等,为完成大兴机场建设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崔建平以“头雁效应”带动着筹备组的每一个人。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梳理各项流程,开展各个项目,做好一切记录……筹备组的工作有条不紊,迅速推进。
崔建平说,做好大兴国际机场保障工作就是他的志向。半年多来,他带领筹备组的同事完成了生产运行中心物业招标采购、食堂餐饮委托服务项目招标、终端管制中心厨房设备招标和安装、灭火设备安装等工作。
针对物业人员不足的情况,崔建平主持开展了新员工招聘。他建议不同中心进行人力资源共享,既保障日常运行,又可降低用工成本。他参与制订了宿舍管理、绿化、电梯、消防设备、保安、保洁等方案,对每一个细节反复推敲。
大家的大家长
华北空管局综保中心有一群富有朝气、积极进取的年轻同志。崔建平为了让年轻人更快地掌握业务知识,引导他们成才,可没少唠叨。其实,崔建平每次都“心口不一”,尽管嘴上严厉,但内心柔软善良。他说:“我有时候说的不好听,因为我是真着急啊,恨铁不成钢。”
看似是“恶婆婆”的崔建平,却实实在在地关心着年轻人。崔建平通过观察和接触,发现年轻人的长处,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他克服综保中心人员紧张的困难,鼓励年轻人参加各种群团活动,为大家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每当评比时,他又后退一步,将他人送到台前。正因为这样,同事们都把崔建平当作大家的家长。
虽加班也快乐
新机场筹备组成立后,加班成为崔建平和同事们工作的常态。有段时间,崔建平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每天都在22时左右下班。崔建平给自己起的微信名叫“越疯”,他觉得工作中要有一股疯劲儿、狠劲儿。
筹备组成员建了一个微信群,每天23时,群里仍在讨论工作方案。筹备组的一些成员有时不免发牢骚。每当有成员被工作搞得苦不堪言,抱怨自己干不下去的时候,崔建平就笑着来到该成员的身边,说:“我陪你一起干吧!”大家都会被他的笑容“攻陷”,默默地继续工作下去。一来二去,在“活宝”老崔的带领下,大家苦中作乐,精神状态始终昂扬向上。
尽管工作压力很大,但筹备组办公室里每天都充满笑声。大量的工作要质量、要时效、要可行、要落实,崔建平想尽办法消除大家的焦虑,给大家讲讲冷笑话,开开小玩笑。一次,筹备组要梳理一份几百页的文件,大家从清早一直干到下午,很多人怨声载道。崔建平看到大家眼神涣散,无法集中注意力,便讲了两个自己工作中闹出的笑话,大家的困乏顿时烟消云散了。“活宝”老崔让大家痛并快乐着,他的高级“自黑”不仅没有让人小瞧他,反而让同事们更加尊重他。
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崔建平在华北空管局追逐梦想已经37年了,当年玉树临风的“小鲜肉”变成了儒雅风趣的大叔。如今的崔建平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脚踏实地,默默奉献。他如一柄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了身边的人。(《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贺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