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李芳芳 通讯员李经纬、李建雄、姚磊、郑阳 报道:自7月16日8时起,民航局空管局在深圳机场启动通过数字化自动航站情报服务(D-ATIS)系统向出港航空器推送计算起飞时间(CTOT)信息的试点工作。在深圳机场准备离港的航班机组,可通数字化自动航站情报服务系统随时获取计算起飞时间信息。深圳空管站成为全国首个提供航班计算起飞时间点播服务的空管单位。
计算起飞时间是指由空管协同放行系统计算并分配的航班预计起飞时间,可供机组参考开展组织旅客登机等航班准备工作。试点工作启动前,飞行员要获取航班计算起飞时间,需要在甚高频里呼叫空管塔台管制员或航企签派人员。相关人员通过系统查询后再告知飞行员。如此一来,不仅沟通成本较高,而且 由于信息获取不及时,容易对机组航前准备时间及组织上客时间造成影响,甚至导致航班延误。
“比如,一旦出现恶劣天气导致的大面积航班延误,航班的CTOT频繁跳变,飞行员就要不断重复询问最新CTOT信息,使得管制频率拥塞,增加双方的工作负荷。”业内专家表示,这一情况也容易出现在航班量较大的机场。
而基于数字化自动航站情报服务系统的航班计算起飞时间推送能让飞行员自主查询,打印阅读,在几秒钟内可获取传统语音服务数分钟的内容,为航班提供更为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据悉,目前,民航空管系统44 个机场塔台已提供数字化自动航站情报服务。按计划,在深圳机场试运行总结经验、规范信息格式内容的基础上,其他拥有数字化自动航站情报服务系统的机场塔台将于今年9月开始实现推送计算起飞时间信息的功能。
此次试点工作,是民航局空管局基于空管数字化自动航站情报服务的广泛应用和成熟经验,关注到航班机组对掌握计算起飞时间的迫切需求,组织民航数据通信公司、深圳空管站等单位开展的。在准备工作中,相关单位研究利用现有航电设备和地空数据链通信技术,评估计算起飞时间信息向机组发布数字化指令的可行性,在现有数字化自动航站情报服务系统基础上,基于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地空数据链空中交通服务指令集,进行国内自主创新,最终实现航班计算起飞时间实时信息点播服务。
深圳空管站在与民航数据公司共同制定《航班CTOT数据引接规范》后,成功将深圳机场实时航班CTOT及其他相关数据引接到深圳空管系统,经过技术人员一个星期的紧张测试,7月16日,系统成功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