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局
民航局直属院校及科研院所座谈会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1-11-05 21:48:00

聚焦智慧民航主线 努力实现民航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新跨越

民航局直属院校及科研院所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潘瑾瑜 报道:11月5日,民航局直属院校及科研院所座谈会在京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智慧民航主线,进一步研究深化民航科教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出席会议并讲话。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胡振江出席会议并发言。

图片1_副本.png

民航局直属院校及科研院所座谈会在京召开(潘瑾瑜/摄)

冯正霖指出,2016年全国民航科教创新大会以来,各单位认真落实民航局党组工作部署,按照“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要求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创新成果不断突破、创新环境持续改善、创新队伍日益壮大,开创了民航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新局面。下一步,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面对民航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展现各直属院校、科研院所责任担当,驰而不息推进民航科教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围绕进一步做好民航科教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冯正霖要求,一要准确把握民航科技教育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全球民航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智慧民航建设是我国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统筹做好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是智慧民航建设的根本要求,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力求取得工作实效,使其成为民航发展的后劲所在。二要以智慧民航主线为引领,实现民航科技创新体系再升级。要统筹兼顾,推进科技项目攻关和成果应用,实现多点突破,全力抓项目研究,注重成果转化应用。要提档升级,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实现“军团”作战,充分发挥现有民航科技力量作用,在提升创新能力上下功夫、见效果,努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度。要聚集资源,加快民航科技创新园区建设,打造战略航母,引领各类民航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打造全球民航知名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支撑智慧民航建设的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三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全面提升民航院校办学水平。要努力培养教育家,使民航院校领导干部树立教育家办教育的思想,培养教育家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把握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同的发展规律、方向,结合实际谋划院校长远发展。要引领教师成为大先生,加强师德师风考评,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使更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要精心培育好学生,坚持立德树人,为行业输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要扎实营造好环境,营造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良好教育环境,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证。四要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民航人才布局结构再优化。要立足建设科技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国际化人才三支民航战略人才队伍,加快布局民航人才力量。要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下决心破除制约科教事业发展、束缚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完善选人用人各项制度。

冯正霖最后强调,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核心在人才。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和更加饱满、科学、认真的工作状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实现民航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新的跨越,打造智慧民航建设新引擎和强力支撑,为推进民航强国战略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董志毅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民航进入发展阶段转换期、发展质量提升期和发展格局拓展期,智慧民航是我国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科技创新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这要求统筹做好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切实为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教支撑和人才保障。在智慧民航建设中,作为民航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主力军,直属院校和科研院所要继续勇立潮头,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大局、勇于担当,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聚焦重点、真抓实干,认真抓好民航科技教育人才各项工作落实,担负起民航强国建设,特别是智慧民航建设的重要职责。

胡振江表示,各直属院校和科研院所要注重人才建设,打造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夯实民航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要不断改革创新,适应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扩大培养课程覆盖面,不断赋予学科专业新内涵,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均衡培养,特别是要注重立德树人,不断强化以“三个敬畏”为内核的作风建设。要对标民航强国建设,特别是安全和智慧民航方面的发展需求,持续提升科研创新。

会上,民航局发展计划司、人事科教司介绍了智慧民航建设相关工作,民航局总工程师围绕智慧民航建设的前期工作及其本质特征、主要任务作了发言,民航局各直属院校、科研院所围绕支撑民航“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和自身发展重点作了发言并提出建议。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西云数据”助力航旅智变 数据科技重塑...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