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链”接四海 释放“降本+”乘积效应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5-07-23 09:58:00

随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航空物流业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作为实体经济的“筋络”、畅通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环,物流行业的成本降低为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奠定重要基础。近日,民航局发布了《航空物流领域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为航空物流业破解成本与效率难题提供了清晰路径和鲜活样本。

技术驱动 实现“硬核”降本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通过创新建设数智化平台,解决了信息孤岛、流程不畅等难题,在信息互通、流程优化、保障服务、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为推动航空物流降本增效带来新契机。

在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原本复杂的跨境电商代理关系,现在变得清晰透明。订单信息、通关数据、资金流向在平台上清晰留痕、无缝流转且全程可穿透查询。南航物流通过整合原有的传统航空业务流程,并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等技术,推出一体化智慧物流平台,将自动化的业务执行逻辑向由大数据、算法等技术驱动的智能化方向发展。针对跨境电商业务时效敏感性强、订单管理复杂度高、上下游协同管理难、市场需求多样化等特点,南航物流整合上下游供应商的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集仓库揽收、干线、清关、派送于一体的全链路跨境小包运输服务;同时建立订单分派系统,形成了自动选择境外最优口岸的调度运输能力,有效降低尾程派送成本。

十年前,人们在线下票务代理的窗口购买客运机票。如今,得益于数字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我们每个人都能真切感受到线上服务的便捷。目前,东航物流正尝试让B端产品的购买方式和服务体验也能如C端一样方便快捷。东航物流以公共平台为门户,以标准产品为介质,搭建了涵盖前台、中台和后台的全层级综合物流平台——橙燕网络销售平台。该平台不仅能为现有客户提供便利,还能连接小型行业货代、中小直客企业、有偶发性空运物流需求的微小用户——他们是传统航企业务中未被囊括进来的客户。东航物流以网络销售平台为输出口,以“互联+物联”的思路推动实现航空货运“港到港”全程线上可视化,让数据不再是沉默的数字。

走进川航物流的双流机场货站,货车、叉车、拖车来回穿梭。在货站操作区,工作人员正在用PDA设备熟练地扫描货物上的二维码,航班信息、货物类型、收货人等一系列信息立即显示在屏幕上。近年来,川航物流率先在行业内推行“一码到底”全流程数字化服务模式,用一个动态的二维码替代传统的纸质文件,串联起从订舱到装机的22个作业环节。据介绍,“一码到底”对作业流程进行了移动化再造,实现了所有环节的电子签字和电子签章,托运码、标签码、交运码、出港码“四码合一”,贯穿货物流转全过程,其数字化覆盖率超过95%。

此外,国内电子运单推广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中国航信天信达以货站数字化平台为契机,在探索与创新中推动电子运单升级为电子货运业务模式,进一步增强了货运服务能力。海航货运与中性电子运单平台(DAP)完成数据对接后,全面提高电子运单使用率,大幅减少货运代理数据重复录入工作,并通过深度挖掘中性电子运单平台的舱单数据价值,有效提高了舱单数据核对的效率。而长治机场作为山西省首家DAP的支线机场试点单位,通过数据自动统计、梳理和分类,生成了标准化电子运单,全面提高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杜绝关键信息被恶意篡改,有效消除数据冗余,降低运营成本,其文件处理成本降低约40%。如今,智慧物流的新业态、新模式正不断汇聚成行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航企、机场的货运信息互联互通、业务流程优化、运行保障服务、市场营销开拓等提供解决方案,实现技术上的降本提质增效。

创新协同 书写“联”字答卷

旺盛的市场需求在为航空货运业带来发展新契机的同时,由此催生的各种新兴业务模式也为货运发展赋予新动能。其中“空空中转”就是目前不少机场采用的一种新业务模式,它不仅能实现未通航空港之间的货物流转,借助航空互认、“一单到底”等为跨运单、跨航企、跨国界的中转货物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而且通过吸引货源、快速拼单等方式,帮助航企用足舱位,有效解决货机航班回程无货、少货的难题。

近日,顺丰航空O3142航班搭载SK海力士半导体材料及芯片等货物自韩国仁川飞抵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工作人员采用“机下直转”模式,将货物由国际航班整板卸机后,在机坪上直接转运到国内航班装载,全流程控制在40分钟~60分钟。完成转关申报后,这批货物被装运至鄂州飞往重庆的航班,最终抵达SK海力士重庆工厂。自投运以来,花湖机场布局轴心辐射航空货运网络,打造“E转全球”中转服务品牌,构建了16种“空空中转”业务场景,其国际产品线路达到近60条。而鄂州海关为“空空中转”业务定制监管方案,利用信息化平台对航班落地、货物转运、中转状态等各环节进行全流程嵌入式监管。据统计,像精密仪器、精密设备、生鲜、鲜花等对运输时效要求高的货物,在一个枢纽点完成一进一出,相当于平均节省了2天~3天的时间,为客户降低约40%的整体运输成本。

多式联运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能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通过与各航空公司深度协作,培育“快线+干支通”航线网络,其卡车航班网络已覆盖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主要经济区的100余个大中城市。该机场对标国际,成功研发国内首台航空集装货物整板运输车,为国内航空货运提供“整板理货、整板出仓、整板装卸”的整体化作业服务,大大提高了空陆联运装备的技术水平。此外,河南省还形成了航空电子货运试点标准化单证、数据交换、业务操作流程优化等标准,统一空陆联运“一单制”操作规范、单证规范和数据交换规范。随着郑州高铁航空港站和郑州(水)港的建成投用,作为“中原特区”的郑州航空港,有望加速整合多种渠道货物资源,实现空、铁、陆、海四港联动。

运营链条的前移和流程的重塑同样可以带动物流业务的能级跃升。过去,快件及跨境电商货物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需经历繁琐的运输流程:首先要在快件中心完成海关报关查验,再由监管车转运至最远3公里外的货站进行安检,最后转运至机坪。为破解整体流程耗时长、成本高的难题,双流机场创新实施“口岸一体化运营前置货站”项目,将机场货站的安检、交运、拆板、组板等功能与快件中心的海关查验、通关申报等核心功能整合在一起,通过电子申报、智能查验,货物可快速通关,并经由下穿隧道直达停机坪,避免了二次装卸。从多次转运到一站式通关,单票货物的转运时间缩短至少2小时。

超级货站被称为“没有跑道的货运机场”,能够将机场的航空物流服务延伸到生产企业“家门口”。借助自贸区内保税仓储、加工贸易、贸易中转等海关特殊监管综合优势,青岛机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航空物流超级货站将需要在机场完成的航空货物收运、安检、组板等装机前操作流程,前置到青岛自贸片区,经密封监管车辆驳运至机场空侧直接装机,最大限度提高集疏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以“区港联动”实现服务性和制度性降本提质增效。

延链补链 调结构促融合

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近百个发达经济体中,物流费用占比大体上都在10%左右,美国约为7%,我国2024年占比达14.1%。这表明我国物流运行中存在单一环节成本低、全链条成本高的矛盾。这一矛盾背后反映了我国物流行业仍存在资源配置效率和流通循环效率较低等问题,亟待从单一环节优化向系统性降本增效转变,从而推动全链条效率提高。

从DAP的推广应用来看,基于行业层面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其有助于实现机场货站与航空公司在航空货运链条各流程节点的实时互通和货物运输全链条的“可视、可控、可响应、可追溯”。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DAP已完成对12家机场集团122座机场的覆盖,其中年货运量5万吨以下的中小机场占比达87%,缩小了行业上下游相关方之间货运数据、信息电子化发展不平衡的差距。DAP平台日均处理电子数据15000单,构建起航企、货代、货站等主体间的实时数据交互网络,运输节点信息更新时效从2.5小时缩短至15分钟,数据共享效率提高65%,对航空物流的持续、健康、绿色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条链激活一片区域。近年来,航空物流头部企业和综合货运枢纽不断加强“硬联通”和“软联通”,强化与城市交通系统衔接以及产业空间的深度融合,通过标准化、信息化整合作业模式,促进供应链上下游、物流各环节、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要素共享和资源利用,切实增强物流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作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陕西对外开放的空中门户,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聚焦西安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区位优势和城市产业特色,持续放大临空、自贸、保税、口岸、跨境、航权6大试点叠加效能。在基础设施及装备“硬联通”方面,其支持建设10个综合货运枢纽项目、3个集疏运项目,有力增强了货物中转和集散能力;在规则标准及服务“软联通”方面,率先实现中亚“五国七城”航线全覆盖,强化标准化服务能力、口岸通关能力等,切实提高物流运输服务效率。

南航物流充分利用空运舱位、陆运卡车资源,建设全国三级仓网运营业务体系,通过连通自营货站航空干线运输和城市货站支线运输双网络,打造城市货站末端集货业务场景,具备陆空联运多场景下单功能,完成了“端到端”物流系统运营服务链条的构建。

顺丰航空则紧扣“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借助“1到N”的扩展战略,连接生产端与消费端,将货运业务渗透到乡村振兴、直播电商、工业制造、国际贸易等各领域。其搭建全国首个“干—支—干”跨省低空物流航线网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物流寄递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围绕业务场景构建“物流信息网”,将物联网技术全面应用于“收派—中转—运输”各环节,让“每一票快递”都不走冤枉路。此外,其与花湖机场强强联手,释放了货运枢纽的超级运力,将“枢纽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连通高新产业集群,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物畅其流,货通天下”。

依靠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航空物流业的降本增效已经超越经济命题,成为重塑产业链韧性的关键支点。(中国民航报 记者田以丹)

前沿洞见

从树立标杆到统一标准的降本增效之路

近日,民航局发布了《航空物流领域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包括智慧发展类、功能拓展类、空空中转类、改革创新类四大板块的22个优秀案例,汇集当前我国航空货运行业的先进实践,对于消除行业痛点、推广普及有效做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客运业务相比,航空货运在流程规范、标准统一、技术应用、创新推进等方面仍显滞后。由于缺乏统一模式,国际跨件、空空中转、特殊敏感货物等业务在各地执行尺度差异巨大。因发展理念和责任担当的不同,同一项业务在部分地区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另一些地方则难以实施。因此,对于跨境电商、空空中转等需求旺盛的业务,其便利化措施亟需民航局和海关总署制定统一操作规则和运营规范。鉴于规范的落地周期较长,推广先进案例作为过渡措施较为稳妥。这既能验证相关措施的适用性、广泛性,也为后续统一标准赢得了时间。

此次入选的案例多为企业基于自身发展的业务拓展尝试,其中智慧发展类案例最多,凸显市场主体对技术赋能的重视。当前我国航空货运整体还处于人工处理向信息化快速转型的阶段,航空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普遍高于机场企业。货运信息化不仅体现在市场个体操作、运行、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更需要实现航空公司、机场、海关、代理、货主等不同主体的信息互联互通,这是单一市场主体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

由于国际航空货运业务与海关紧密相关,涉及海关的货运业务提质增效案例相对较多。但各地海关及安检政策的差异化,导致同一业务的运作模式各不相同,例如对于国际快件是“先关后检”还是“先检后关”,因各地业务能力、服务意识和政策解读的不同,前期投入、验放流程等差异显著。后续边摸索边调整,表面“降本增效”,实则可能增加成本。对于相关单位来说,在新业务开展前期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并进行科学预测,确保流程合理、投入精准到位,将有助于避免后期的修修补补,实现真正的提质增效。这对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的前瞻视野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典型案例的发布,为市场主体比较不同的流程、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中国民航报 通讯员陈洧洧)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拓宽多元化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打好反诈“预防针” ...
“西云数据”助力航旅智变 数据科技重塑...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