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继续“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带动群众‘喜冰乐雪’”。而自北京冬奥会举办以来,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推动“冷资源”持续火热,冰雪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随着防疫“新十条”的发布以及东北、华北等地的滑雪场陆续“开板”,近期,室外滑雪再度被滑雪爱好者提上日程。多家航空公司趁热打铁,相继发布冰雪主题航线,并推出“囤票”活动。相关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哈尔滨、长春12月首周的机票预订量达到上月同期的1.5倍。
“开板上雪” 冰雪航线密集上线
结合各地市场需求,东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长安航空等航空公司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滑雪航线攻略、促销信息等,热门目的地包括哈尔滨、长春、张家口、阿勒泰等。
其中,东航发布的冬季滑雪航线推荐包括前往亚布力滑雪场的上海—哈尔滨航线、前往北大壶滑雪场的上海—长春航线、前往万龙滑雪场的上海—张家口航线、前往玉龙雪山滑雪场的上海—丽江航线、前往长白山滑雪场的上海—长白山航线、前往西岭雪山滑雪场的上海—成都航线。海航航空旗下长安航空新开通西安—阿勒泰等航线,满足广大旅客赴阿勒泰冰雪旅游的需求,更好地繁荣和活跃冰雪旅游市场。
随着吉祥航空自12月初起新增南京—长白山直飞航线,吉祥航空在长白山地区的航班增至每日3班,分别通达天津、南京和上海。除长白山外,今年冬季吉祥航空还在众多北方的热门滑雪目的地扩大航班运营规模,预计每周将有超过250个吉祥航空往返航班连接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等城市,将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旅客送至我国东北、西北主要旅游目的地。
国际航线方面,前往日本、瑞士的航班运力正在逐步恢复。相关媒体报道,中国香港国泰航空宣布近期运营往返日本的航班,包括恢复往返札幌的航班。此外,国泰航空还恢复了香港—瑞士苏黎世客运航线,为滑雪爱好者提供更多选择。
业内专家指出,北京冬奥会激发了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不少南方旅客开始前往北方滑雪。往年冬季由北向南的航班需求较大,而作为反向的由南向北的航班客座率较低。冰雪航线的上线,有助于提高由南向北的航班客座率,增加回程航班营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12月上旬,上海、杭州、成都三地用户占比最高,广州、深圳的涨幅领先。分析人士认为,江浙沪及华南地区主要城市未来一段时间飞往哈尔滨、沈阳、长春等东北主要城市的航班客流量预计将大幅增长。
创新营销 机票价格最低89元
在上线冰雪航线的同时,有的航空公司还开展了创新营销活动,早在“双十一”期间就推出了不少冰雪航线产品。
在“双十一”促销活动中,东航围绕旅客出行需求,整合推出“初冬滑雪季”出行礼遇和产品,实行指定航班“冰雪一口价”,覆盖哈尔滨、沈阳等目的地。旅客还可前往东航商城领取礼券,叠加积分组合支付,购买滑雪服、滑雪手套等各类专业装备,以超值价格“开板上雪”。针对自由行旅客,东航推出了“机+酒”组合产品。从家门口到滑雪场,东航自有渠道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让旅客尽情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吉祥航空在“双十一”期间推出了“吉祥·滑雪卡”次飞卡产品,让旅客畅享滑雪等冬季运动魅力,助力国内旅游市场科学有序恢复。
此外,南航在冬春新航季伊始便推出了“大湾区动·感冰雪奇遇”滑雪盲盒。盲盒包含机票、门票、接送机/酒店券,机票为大湾区始发,多人单次往返,覆盖80个国内主要目的地,包含长白山、松花湖、亚布力等地。
除创新营销外,低票价是冰雪航线的另一特点。低成本航企春秋航空推出了最低89元就能获得《航拍中国》同款的冬日游产品。此外,春秋航空还发布了“滑雪游推荐航班”,上海、宁波等地飞往哈尔滨、长春、张家口三地的机票99元起,兰州、成都飞往阿勒泰的机票299元起,西安、石家庄、宁波飞往乌鲁木齐的机票420元起。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冰雪航线,许多航空公司还推出了不同主题的促销活动。东航推出了“暖心”酒店福利,预订指定的10家三亚豪华酒店即可参加“连住立减一晚”活动。海南航空推出了“海享飞”系列产品,旅客购买海南航空、大新华航空“海享飞”产品,即可获得指定航线范围内多次指定经济舱/公务舱单程出行权益。首都航空推出了“畅行卡”产品,999元可享3次飞行之旅。天津航空推出了“即兴飞”产品,产品价格为169元~669元,覆盖300余条航线。西部航空推出了“惠享飞”单次卡产品,包含188元~468元4款套餐,可兑换超过60条航线的机票。春秋航空发布了“温泉泡汤推荐航线”和“寻暖游推荐航线”,依然主打低价,相关航线机票价格分别为99元起和89元起。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多家航空公司推出的机票优惠面向不同客群,如海航的“机+酒”产品主要面向冬季旅客,吉祥航空滑雪卡产品主打滑雪运动主题,这些产品的推出主要是为了用低价刺激旅客出行。
加速“回血” 助力稳步复苏
冰雪航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机票销量增长,助力航空公司加速“回血”。三大航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南方航空实现营收最多,达到293.44亿元;其次为中国国航,实现营收181.35亿元;中国东航实现营收164.96亿元。三大航在今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均提到,国内疫情多点散发、航油价格高企和人民币贬值,成为行业三大核心痛点。不过,困难中尚存转机。与第二季度相比,三大航今年第三季度已经呈现恢复态势。三大航今年第三季度总营收环比增长72.58%,总亏损环比收窄15.28%。
从整体市场情况来看,根据民航局此前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民航行业运输总体延续恢复态势,主要运输指标恢复程度高于今年第二季度;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为177.9亿吨公里、8639.7万人次和156.0万吨,运输规模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2.6%、49.3%和80.6%,较今年第二季度分别提高14.4个百分点、23.2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其中,国际航线客货运输表现较为突出。
面对亏损、现金流紧张等问题,各航空公司积极开通特色航线招揽旅客,以创新的营销方式推动航空公司业绩和现金流“回暖”。此前,包括春秋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西部航空、山东航空等在内的航空公司在中秋节运营“赏月航班”,还有航空公司在世界杯期间运营相关主题航班。在新航季,多家航空公司集中公布航班计划,宣布将陆续恢复、新开或增加多条国际航线,释放了行业复苏的积极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落实,旅客对民航客运的接受度正在不断提升,市场信心也在同步恢复。业内人士预期,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将是国内民航客运市场在波动中恢复和逐步释放存量需求的一个阶段,冰雪航线将助力民航市场加快复苏。(《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丰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