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智见•圆桌 | 加强资质管理 夯实安全根基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2-09-29 20:15: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人尹 报道: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PLM)是中国民航提出的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以实政训练为驱动,以作风建设为牵引,以核心胜任力和职业适应性心理评估的证据输入为基础,以覆盖飞行员训练全要素和全周期为特征,以增强飞行员对“灰犀牛”与“黑天鹅”事件的风险管控能力为目的,涵盖理论、人员、设备、规程和支撑技能等相关要素的一种资质管理体系。《中国民航运输航空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结合我国民航实际情况,明确了从当前到2030年民航实施PLM建设的政策和总体工作计划,是民航飞行训练体系发展转段进阶的“点火器”。

9月9日,由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八期“民航智见”线上会议开播。本期会议以“加强人员资质管理 夯实安全运行根基”为主题,就加强飞行安全管理、强化飞行员队伍建设、推进PLM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建设PLM体系 提升民航本质安全能力
  PLM建设是中国民航飞行训练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旨在锻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教员和检查员人才队伍,强化支撑飞行训练体系迭代演进的大数据交互和运用能力,实现飞行训练模式增值和提质增效。
  ●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 万向东
  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靠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PLM按照民航局党组“三基”建设要求,紧紧围绕以作风建设为核心的“三个敬畏”教育实践活动,立足我国民航发展阶段和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训练体系和我国训练体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聚焦运输航空飞行员训练管理,构建作风胜任力、核心胜任力和心理胜任力三个维度的综合指标体,统一多数据源输入转化为技能指标的基本方法,逐步完成飞行员岗位胜任力的动态画像,实现飞行训练模式增值和提质增效。
  自《路线图》印发以来,民航各地区管理局、航空公司和飞行训练机构按照民航局要求,在学习、领会、宣讲、阐释、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思想认识逐渐提高,组织建设有序推进,实践效能持续提升,发挥了提升中国民航本质安全能力的重要作用,有序有力推动了PLM建设落地落实,发挥了提升中国民航本质安全能力的重要作用。
  飞行训练改革任重道远。我们应当聚焦《路线图》要求,深刻理解PLM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准确把握飞行训练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飞行训练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飞行训练新发展格局。各航空公司、飞行训练机构和科研院校要顺应潮流、主动求变、锐意进取,坚决服从民航局对改革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扎实推进运输航空公司飞行员训练改革,促进作风量化制度安排优化,把后疫情时代心理胜任力建设引向深入,在“三基”建设方面再立新功,实现中国民航飞行训练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司长 韩光祖
  飞行训练体系建设是提升民航本质安全能力的基础性工程。随着我国民航安全管理已经进入基于绩效的系统安全管理阶段,航空公司基于行为的反应式飞行训练机制与运行环境深刻变化之间的不协调已成为当前飞行训练领域的主要矛盾,飞行人力资源结构性不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
  为落实“三基”建设要求,坚守飞行安全底线,显著减少技术原因导致的事故率量级,大幅度降低人为原因不安全事件比例,持续推动运输航空发展,民航局于2019年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运输航空公司飞行训练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民航运输航空是飞行员资质管理进入了系统管理新阶段。系统化提升飞行员的本质安全能力是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为确保《指导意见》落地落实,民航局于2020年印发《中国民航运输航空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路线图》,组织全面实施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在PLM中,循证训练处于训练方法论的基础地位。从训练数据中获取飞行员的核心胜任力水平,从心理胜任力测评中获取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和职业适应性心理能力,从作风胜任力评估中获取飞行员的思想状况,来自三个维度的证据输入使得训练指向飞行员的本质安全属性。
  下一步,中国民航将按照“两个确保”的要求不断深化对飞行员队伍建设的目的性认识,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推动中国民航运输航空飞行人员资质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通用飞行标准处处长 曾鸣
  在PLM建设过程中,主要聚焦EBT(循证训练)。目前,PLM建设处于第一阶段的收尾过程中,EBT的理论准备、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工作都做得较为扎实,已经逐步过渡到具体实施阶段。
  从组织机构来看,通过成立PLM领导小组,按照规范及文件体系的计划要求编制和完善相关工作文件,稳步推进EBT试点工作,利用体制机制发现、培养、引领中国民航的精英,为PLM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除此之外,组织中欧、中美民航就PLM特别是EBT训练进行深度交流。2021年《EBT培训授权单位的资质管理办法》出台,牵住了EBT教员标准化培训这一“牛鼻子”,引导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向高标准训练机构聚集,保障高质量的训练资源供给。
  在人才建设方面,通过领导小组机制聚众智、汇众力,各项任务以工作项目组的方式体系化推进。2021年发布了《PLM建设工作组的工作规则》,成立了一个组织严密、协同高效、保障能力强的小组。同时不断吸收优秀人员,提高协同水平。此外,还为参加工作的核心组成员提供锻炼平台,推荐成员到国际民航组织工作,成为中国民航国际民航组织PTLBA小组的咨询家,广泛深入参与规章、条例、标准的制定工作。
  目前,EBT试点工作在PLM的框架下按计划推进,改革形势总体向好,变革的潮流呈不可逆转的趋势。希望航空公司和飞行训练机构秉持民航安全共同体理念,坚持改革前进的方向,举全行业之力消除改革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确保中国民航飞行员资质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开展EBT试点 对飞行员因材施教
  循证训练(EBT)是一种基于运行数据的训练和评估,将通过贯穿于学员一系列核心能力指标,而不是仅仅通过衡量学员个体项目或机动飞行的表现来加以实现。通俗一点来说,以往的飞行复训类似于“填鸭式”的考试教学,而循证训练则会先进行摸底,并根据飞行员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飞行标准处处长 朱剑
  2020年《路线图》印发后,中南地区高度重视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主动指导辖区内航企参与试点,制订风险预案,鼓励企业稳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EBT实施基本路径,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PLM建设是中国民航飞行训练领域的一次深刻改革,当前的EBT试点需要辖区各民航单位通力合作、积极探索,从而找到在各个阶段可复制、可推广的EBT实施路径。为此,辖区各民航单位无间配合、携手并进,一起推进EBT训练。
  在EBT训练工作实践过程中,中南地区以人才为驱动,辖区各民航单位均采用了培训、研讨、实践等方式,通过先检后训、开发新一代CIM培训课程、多元数据驱动的训练需求分析方法、研发EBT讲评辅助工具等提高在BET教学中教员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进一步推动EBT训练走深走实。
  中南局通过试点监管,总结了EBT工作经验。一方面,注重预先文本申请阶段工作经验,通过对组织架构、流程管理、推进计划、课程开发、人员培训提纲、试点效果评估等七个方面做好审核,尽善尽美完成文本申请;另一方面,在试点申请阶段注意人数要求、训练大纲修订、试点复训课程、关键人数、配套保障等内容。未来,中南局将通过定期审核试点单位的自评报告、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关注试点单位安全绩效、持续开展合规性监察等手段,进一步做好EBT试点工作。
  ●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处处长 孙立超
  信息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民航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大数据采集与利用,主要涉及安全监管、经济运行、公共服务三个业务领域。目前在用的政务信息系统有56个,因为业务形态、应用历程不同,民航局各司局先后建立了自己的系统。随着民航事业发展不断深入,尤其是“十四五”时期智慧民航建设面临新的发展要求,需要各业务领域数据融合、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监管流程、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而原有的、零散的系统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飞标、机场、运输等部门的业务和流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通过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理念重构民航监管业务系统,从而实现智慧民航“监管一平台”的目标。
  PLM信息化规划设计的思路要对标智慧民航建设理念、思路和架构,通过需求分析将PLM管理体系分阶段、多维度、全要素转化为建设需求。与现有系统相比,不仅要强化胜任力指标体系管理,还要完善实践考试检查单、熟练检查单,采集运行单位和培训单位的训练数据,引接外部的运行数据,并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算法模型,进行胜任力评估和画像。在智慧民航总体技术框架下,信息中心将在业务中台实现资质管理、理论考试等,在数据中台实现数据采集、指标配置等,为前端业务用户全面展示从学员、副驾驶、机长、型别教员到检查员全生命周期的胜任力。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总飞行师 吴立军
  目前,CBTA、EBT是全球开展飞行员训练的主要手段,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同,是运输航空公司飞行员训练的主流方向,也是我国民航发展到全系统安全阶段的必然需求和结果。PLM建设是民航局在运输航空公司飞行员管理方面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在EBT训练基础上对飞行员核心胜任力精准分析的全面提升,有助于推进飞行员训练质量提升和效能变革,提升本质安全能力。PLM建设目标是在2030年全面建成支撑有力、协同高效、开放创新的中国特色飞行员训练体系。
  航科院结合自身在人员资质管理、规划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优势,深度参与PLM建设工作。在民航局科技创新基地项目中,航科院申报了飞行员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研究中心建设,并开展了基于飞行员整个职业生命周期的飞行员飞行数据核心胜任力评估能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行员语言评估能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飞行员训练机构训练质量技能力分级分类评估能力、基于循征训练和智能数据挖掘的飞行员个性化训练设计及验证能力、基于安全信息等数据的飞行员综合能力评估及循征训练效果验证能力等五项能力建设。
  航科院多措并举建设PLM。在人员资质建设方面,协助民航局开展了规章编制、FSOP系统建设、执照管理、数据统计等工作。在PLM数据分析方面,除常规的运行数据外,还将QR数据、航安报告数据、CT网数据、航安不安全事件数据、心理评估数据以及作风评价数据等纳入考量范畴。
  提升岗位胜任力 成为履行安全职责的保证
  PLM由核心胜任力、心理胜任力和作风胜任力三个维度构成,基于相同的构建指标体系底层方法论,建立了“三位一体”的评估模型。其中,岗位胜任力是中心目标,飞行员特别是机长只有具备以保证飞行安全为核心的岗位胜任力,才能更好防范及控制飞行中可能出现的“黑天鹅”和“灰犀牛”。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PLM项目组组长 王亮
  航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飞行运行和飞行安全,而飞行训练是飞行运行的前端,训练是为了保证运行安全。通过高质量的飞行训练,可以大幅降低不安全事件和事故发生率,这是运行安全的基础。通过高效率的飞行训练可以快速输出数量足够和资质达标的飞行员,这是运行生产的前提。
  四川航空提出,深化飞行训练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推动飞行训练体系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其中,质量变革是主体,效率变革是主线,动力变革是基础,三者相互依托,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川航选择通过循证训练来实现飞行训练改革的三大转变。
  民航局发布《循证训练试点实施方法》后,川航第一时间提出了试点申请,于2022年3月1日正式开始空客A330机队的初阶EBT试点。根据民航局的工作计划,川航制定了《飞行训练深化改革工作推进管理办法》,以川航PLM项目组为专业业务的智力支持,以技术委员会为推进平台,全面建立指导、推进、监督的工作机制,确保深化改革沿着《路线图》有序推进,一张蓝图绘到底。目前,川航逐步建起了训练改革的“四梁八柱”,完善飞行员绩效、训练系统绩效、教员绩效,推动运行安全绩效稳步提高。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数据工程与行为科学研究院教授、常务副院长 邹琳
  PLM在体系上整合了飞行员核心、心理和作风三个维度的胜任力。“三位一体”的评估模型保障飞了行员健康及行为安全,开展相关研究可为PLM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和有效支撑。
  2017年,《“十三五”卫生及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印发,首次将主动健康列入我国的专项规划。与单维度的人的研究和问题解决相比,主动健康强调的是通过对个体全生命周期行为系统进行长期、连续、动态的跟踪,基于长周期的动态数据,对其状态、演化方向和程度进行识别和评估,这也高度契合PLM建设全生命周期理念。开展民航飞行员主动健康及行为安全研究,就是在现有研究层面上的补充、融合和拓展,意义在于提升人因研究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以“人、机、环”系统工程为视角,制订飞行员主动健康及行为安全在PLM建设中关于技术研发、平台搭建、示范应用、科学体系构建的整体解决方案,可较好地支撑PLM建设与民航“人、机、环”系统工程研究发展。
  ●珠海翔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易之
  PLM建设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在核心胜任力的基础上增加了作风胜任力和心理胜任力,统称为岗位胜任力。
  理论的创新需要系统的支持,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支持。珠海翔翼公司在PLM建设过程中开发了基于胜任力评估的卓越飞行员管理系统(ezPilot)、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飞行员管理系统,对飞行员从招飞、体检到航校训练、航空公司运行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飞行员的体检数据、心理健康数据、训练数据等以分布式记账形式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管理。
  在硬件研发方面,珠海翔翼公司正在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级全动模拟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拟机开发平台,对飞行员的训练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在农耕时代,土地是资源;在工业时代,机器和能源是资源;在数据时代,大量数据是宝贵的资源。珠海翔翼公司将通过深度挖掘飞行员的训练数据,为飞行安全服务,为中国的PLM建设服务。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