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对民航来说,7月、8月的暑运是一年中至关重要的运输生产旺季。今年暑运是自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三个暑运,尽管国内客运市场的复苏间歇伴随着局部疫情反复,但总体上仍然保持了较强韧性和回暖势头。在为期62天的暑运期间,国内航空公司、机场多措并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抢抓市场机遇,开航线、增运力,做好服务保障,助力市场复苏,交出了民航的暑运新答卷。
暑期民航客运市场显著回暖
截至8月31日,为期两个月的暑运落下帷幕。数据显示,今年暑运期间,全民航执飞客运航班52.8万班,运输旅客6629.9万人次。虽然两个指标较以往年份同期均有所下降,但与今年3月~6月疫情影响下民航客运市场的低迷状态相比,暑期民航客运市场呈现出显著回暖态势。
从空间分布来看,旅客暑期出行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城市。成都民航旅客量高居全国各城市首位,成都天府、双流两场旅客吞吐量高达729.5万人次。在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的城市中,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各占3个,成为暑期航空客运市场的主力军。广州—杭州、杭州—深圳、重庆—深圳、深圳—昆明、郑州—昆明航线的航班量排名前5,这几条航线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与旅客量数据表现具有一致性。
从时间分布来看,今年暑期市场表现较为均衡,8月旅客运输量较7月微降5%。而去年暑期受南京、张家界等地疫情影响,8月旅客运输量较7月降幅达54.4%。今年暑期民航客运市场差异性较去年明显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北京、上海民航客运市场暑期回暖明显。北京市场暑期旅客吞吐量为678.4万人次,上海市场为568.1万人次,在各城市中分别排名第2和第5。(郭谦)
海航航空:新开航线40余条 运输旅客近千万人次
在2022年民航暑运旺季和多地频发疫情的双重考验下,海航航空全方位部署推进旅客运输与抗击疫情工作。暑运期间,海航航空新开航线40余条,总计执飞航班8.04万架次,累计运输旅客近千万人次。
7月,随着国内疫情形势趋于平稳、国际定期客运航班熔断措施优化调整以及暑运到来,海航航空旗下多家航企逐步增加客运航班,进入快速恢复期。其日均执飞国内航班逾1300架次,环比增长31%。
为满足暑运期间旅客出行需求,海航航空旗下各航企动态调整运力运能,提高航班执行率,优化航线结构,确保重点通航城市和低风险城市的航班应飞尽飞。其中,新开深圳—太原—大连、广州—合肥—沈阳、沈阳—昆明—西双版纳、哈尔滨—青岛—重庆等40余条航线。
国际航线方面,海航航空积极落实国家“有序增加国内、国际客运航班”有关稳定经济工作部署,在民航局统筹安排下,陆续复航北京至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日本东京、德国柏林、英国曼彻斯特,以及天津—日本大阪、青岛—英国伦敦、昆明—泰国曼谷等13条国际航线。
国际“客改货”航班方面,海航航空旗下各航企暑运期间共执飞航班19架次,飞往日本、韩国、英国、巴基斯坦等国家。
海航航空始终将安全作为暑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与督导,围绕运行飞行准备、维修关键系统放行、运控统筹风险监控、危险品运输卡控等要点,系统实施管控措施,强化监督监管,提升治理效果,全力确保暑运期间航空运行安全平稳。为确保停场飞机安全顺利恢复运营,海航技术多部门联动,不计投入、不遗余力,逾千名员工参与保障工作,助力13架长期封存飞机恢复运营。
面对国内多地疫情频发、多点暴发的态势,海航航空在坚持发展企业的同时牢记党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航空企业优势,将运送医疗队人员和护送旅客返程作为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与全国人民同心抗疫,共克时艰。据统计,海航航空已陆续组织42个包机航班运送5800名医护人员援琼,组织3个包机航班运送190余名医护人员援藏,运输近13万名滞留海南旅客平安回家。
9月,全国各大高校迎来开学季。为助力大学新生到校,北部湾航空推出“新生惠”产品,西部航空推出“学生有惠”产品,大学新生享受购票直减优惠。此外,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团体安全出行,西部航空还推出了学生返校包机服务,根据出行需求制订服务保障方案,保障学生安全顺利返校。
为践行民航局真情服务理念及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要求,天津航空、长安航空、祥鹏航空切实关注首次乘机旅客需求,丰富服务项目,细化服务举措,优化保障流程,提升产品服务品质,不断增强旅客航空出行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苏爽)
吉祥航空:执飞航班1.4万班 承运旅客超190万人次
暑运期间,吉祥航空始终以保障运行安全为首要任务,应对多地疫情散发不利局面,科学恢复航班运行。7月、8月,吉祥航空共执飞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班1.4万多班,承运旅客超190万人次,整体运营平稳有序。
在有序恢复航班运行的同时,吉祥航空还充分利用暑期旺盛的出行需求,稳步推动国际和地区航线恢复与申请工作。其于8月14日使用波音787宽体机新开南京—香港往返客运航线,同时启动港籍学生返回内地求学专属售票。截至暑运结束,南京—香港航线已承运超千人次旅客往来香港与内地之间。此外,吉祥航空着手开展新开国际航线各项准备工作,计划自10月8日起开辟南京—韩国首尔定期客运航线。
为满足旅客个性化出行需求,吉祥航空还在暑运期间开展产品创新。7月初上线的“宠物畅飞卡”套票为国内首个“人+宠物”客舱同行的包机机票次卡产品,面向爱宠人士提供定期全宠物包机航班选择。与此同时,吉祥航空与外部知名食品品牌合作,共同研发了“Walking Box”创意咖啡冻干粉、“麦萌飞”燕麦奶椰子味雪糕两款便携型航空餐点,并在吉祥航空“嗨空购”网站、微信小程序等渠道上线销售。
在保证旅客运输平稳有序的同时,吉祥航空还积极应对多地疫情散发局面,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其于8月中上旬连续执飞近30班特殊航班,共接返超5000名受疫情影响滞留海南的旅客,并主动向海南省红十字会捐赠KN95口罩、防护服、隔离衣、防护面罩等防疫物资超40万件。(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胡夕姮)
郑州机场:暑运期间累计保障旅客291万人次
近日,郑州机场为期两个月的暑期运输在繁忙中结束,累计有291万人次中外旅客经郑州机场出行,同比增长26.5%,环比增长162.8%。
今年暑运期间,郑州机场各保障单位协同合作,在各个环节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精心服务。其中,针对无陪儿童、老年人等特殊旅客数量持续增加的情况,郑州机场旅客服务部、安检站等不断优化服务保障流程,为特殊旅客提供专属柜台、专人引导、专车送机、无陪儿童电话报平安、协助老年人扫码进行健康申报等“一站式”全程陪护无忧服务。暑运期间,郑州机场平均每天保障老年人和无陪儿童近70人次,高峰日保障的老年人和儿童超过百人。
暑运结束后,郑州机场新开一批航线。自9月1日起,郑州—南昌往返航线复航,每周3班。自9月2日起,江西航空新开郑州—嘉峪关航线,每周4班。自9月30日起,郑州—澳门直飞航线将开通,每周3班。另外,泰国黄雀航空、泰国越捷航空、柬埔寨天空吴哥航空也计划加密郑州至曼谷、金边等国际客运航线航班。(《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许杨、冯宇、施书芳)
黑龙江机场集团:旅客吞吐量超去年同期水平
今年夏季,国内多地持续高温,气候凉爽的黑龙江旅游市场异常火热。暑运期间,黑龙江机场集团共完成运输起降29093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44.5万人次,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据介绍,今年夏季,哈尔滨、牡丹江、鸡西、五大连池等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呈现一片繁忙景象,吸引了众多南方游客到黑龙江避暑纳凉,带动了民航客流恢复性增长。暑运期间,哈尔滨机场日均旅客吞吐量超4.5万人次,7月、8月旅客吞吐量环比分别增长57%、2.3%;省内支线机场7月、8月旅客吞吐量环比分别增长90%、22%,实现旅客吞吐量持续回升。
为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黑龙江机场集团抢抓机遇,积极协调航空公司加大运力投入力度,新开哈尔滨—银川—乌鲁木齐、哈尔滨—西宁、五大连池—松原—北京等航线,恢复建三江—哈尔滨—北京、抚远—哈尔滨—北京等航线,加密抚远—佳木斯—威海航线航班,协调国航、川航等航空公司调配空客A330、空客A350等大型客机执飞杭州—哈尔滨、北京—哈尔滨、成都—哈尔滨等航线,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下一步,黑龙江机场集团将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积极践行真情服务理念,为广大旅客提供安全、便捷、愉悦的出行体验。(《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仇建)
宁波机场:日均保障旅客2.8万人次
自暑运以来,在商务出行和暑期出游需求叠加作用下,浙江宁波机场迎来客流高峰,客运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客流一度出现“井喷”。据统计,刚刚过去的7月、8月,宁波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72.2万人次,较2021年同期增长13.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八成;保障进出港航班1.48万架次,日均进出港旅客达2.8万人次。
暑运期间,宁波机场引导航企优化调整部分航线,加密骨干航线航班,新开西昌—南充—宁波等小众精品航线,精心布局航线网络,满足暑运旺季市场需求。从客流情况来看,暑运期间宁波航空运输主要以旅游流、商务流、学生流为主,国内热门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贵阳等航班密度大的地区,以及昆明、重庆、成都等热门旅游城市。
8月末,国内高校陆续开学,宁波机场联合携程和10家航企,为学生量身定制了开学季活动,在向学生派发专属优惠及特色福利的同时,宣传推广本场优质航线航班和优惠的航旅产品,进一步激活客运市场。
在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宁波机场始终把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入手,开展各项保障工作。暑运期间,宁波机场航站楼内的无陪儿童较往年明显增加,宁波机场推出无陪儿童特色服务,接送进出港无陪儿童旅客3502人次。宁波机场“阳光服务”还联合轨道交通2号线推出“阳光帮”服务,为视觉障碍旅客提供全程引导。
为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结合暑期学生社会实践需求,宁波机场依托“We志愿”平台,面向广大中小学生推出了宁波机场暑期初心站志愿者活动,近200名学生志愿者参与到本次活动中。他们穿梭在航站楼出发大厅、行李托运、自助值机柜台等区域,提醒旅客正确佩戴口罩,助力文明安全出行。(《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瑜 通讯员孙家怡、胡夏蕴)
威海机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暑运保障
暑运期间,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威海国际机场全力迎战航班旺季客流高峰,用心用情用力为航班正常运行、旅客平安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威海机场紧密对接暑期休假、旅游等客运市场需求,动态追踪客流变化,加强数据分析研判,根据不断增长的公务、商务、学生等客流情况,科学安排航线航班,精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暑运期间,该机场增开了威海—菏泽—太原、威海—达州—成都航线,加密了威海—上海、威海—哈尔滨、威海—佳木斯—抚远、长春—威海—杭州等热点航线航班,新增达州航点,并协调航企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和产品,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加多元、实惠的选择。
货运方面,威海机场积极协调航空公司、包机商及货运代理,将威海—日本东京货运航线增至每周5班;合理调整航班结构,充分利用在飞航班舱位,通过引进入境转关货物、加大日本进口货物营销力度等举措,研究谋划更多更优的航空物流运输模式。同时,利用国内航班进行二次集散、中转,将国内航班腹舱与国际全货运航班进行有机衔接,有效拓宽航空运输集散中转渠道,为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运行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针对暑运期间客流量大、托运行李多、无陪儿童多等情况,威海机场提前周密部署,增加值机、问询、安检、引导等岗位人员,主动识别帮扶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做好协助查码、优先安检、登机引导、志愿服务等工作;全面优化基础性服务,强化对旅客问询、窗口礼仪、商租户服务等工作的管理,加强公共区域卫生保洁,持续做好无陪儿童、首乘旅客指引等特色服务,尽最大努力为旅客营造温馨舒适的乘机环境。(《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雷鸣、王嫣)
呼伦贝尔机场:运送旅客近60万人次
今年暑运期间,内蒙古呼伦贝尔机场共完成运输起降5046架次、旅客吞吐量57.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67.9吨,同比分别增长14.9%、5.6%、3.8%,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9.9%、66.1%、81.6%。单日旅客吞吐量最高达14258人次,创下今年新高。
据了解,呼伦贝尔机场客流高峰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旺季时间较短。为确保暑运期间航线网络通达顺畅,方便全国各地旅客观光旅游,助力地方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呼伦贝尔机场暑期共开通航线46条,通航城市40个,运营航空公司达29家,并引进4架空客A320驻场运力。
暑运期间,呼伦贝尔机场主要以旅游客流为主,客流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北京、哈尔滨、武汉、南京、广州、长沙、济南等城市。呼伦贝尔—呼和浩特航班最多达每日15班,至北京航班最多达每日7班,至上海航班最多达每日5班,至南京、石家庄、哈尔滨、武汉、广州等地航班达每日3班以上,至天津、深圳、杭州、沈阳、西安、青岛等地航班达每日2班。
下一步,呼伦贝尔机场将重点做好航班换季工作,完善冬航季航线网络,助力呼伦贝尔市推进全季旅游战略,做热做强冬季旅游。(《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万金玉)
常州机场:暑运期间国内客流恢复至疫情前的九成
今年暑运期间,江苏常州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0万人次,同比增长16.3%,单日最大客流超1.2万人次,国内客流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4%;完成货邮吞吐量8356吨,同比增长135%。
客运方面,常州机场积极协调航空公司恢复、增加航线航班,引入第9架驻场飞机,新开至西双版纳、锦州等航线,加密至深圳、大连、成都航线航班,恢复至澳门航班,累计通航境内外37个城市,为保障暑运市场运行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该机场多措并举提高航班客座率、执行率,与多个航企、OTA平台联合推出暑期出行优惠购票活动,包括空铁联运产品、新航线促销、常州始发中转联程产品等,确保重点通航城市和低风险城市的航班应飞尽飞。
货运方面,常州机场不断优化通关保障流程,推出“‘箱’待如宾”行李服务,提升行李装卸规范化水平,依托专班保障和绿色通道,确保货物安全、有序、高效运输。此外,提高货源组织能力,科学调配优势资源,统筹推进季节性鲜活产品销售布局,7月、8月保障鲜活产品货量384吨。其中,水蜜桃和小龙虾195吨,同比增长150%。(《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常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