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完善服务细节,提升特殊旅客出行体验,内蒙古呼伦贝尔机场对传统保障轮椅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可调节扶手。安装的扶手能随时拆卸下来,充当腿部固定支架使用,旅客还可以根据身高调节扶手高度。与传统轮椅相比,创新改造后的轮椅使用更加便捷,并且消除了安全隐患。小小的细节改进,给旅客体验带来了大提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民航业遭受了巨大冲击,航空公司、机场资金流动性也承受了巨大压力。但作为以服务为主要属性的行业,民航业对于服务的坚持是必须的,也是经得住考验的。在有限的条件下,持续提升旅客服务水平,保障旅客顺畅出行,是民航义不容辞的责任。
“天下大事作于细”。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在严格防疫的同时,航空公司、机场都需要更加注重服务细节,挖掘细节中可以改进的地方,及时采取优化措施,让方便、舒心落实到旅客出行的每一个环节。呼伦贝尔机场对轮椅扶手的调节便是注重服务细节的表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有的机场多次开展服务满意度调查,积极收集旅客对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防疫政策提示,调整了防疫二维码摆放,设置了更多免洗洗手液摆放处等。这些服务细节都紧跟旅客需求变化,调整的内容虽小,但因贴合实际、效果明显,收获了旅客的点赞与好评。
注重细节不仅体现在对设施设备的调整和改善上,同时也应落实在提供服务的方式方法上。服务工作的核心始终是“人”,服务的温度最终要靠一线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来传递。优化工作中的服务细节,需要民航一线工作者耐心、细心、恒心,观察旅客需求,提前预判问题,适时提供帮助,言谈举止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受。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一方面,需要强化员工真情服务意识,在各个岗位上开展服务培训,强化沟通交流能力,提升处置能力与技巧;另一方面,在当前行业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还应重视员工的心理调适和辅导,发挥工会、班组等作用,及时帮助员工解决遇到的难题,让一线工作人员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服务工作中,从而在优化服务细节上有动力、出成绩。
在生活中,使人难以远行的往往不是远处的大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在服务工作中,每一处细节都有可能影响旅客的出行体验。注重服务细节,认真对待每一个小小的服务环节,都会让旅客切实感受到民航服务的温度。(《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诗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