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我国机场业蓝天保卫战进入冲刺阶段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0-08-24 14:12:00

2020年是民航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收官年,也是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的关键年。自2018年9月民航局印发《民航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以来,民航各单位迅速响应,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其中,机场作为主力军之一,积极推进APU替代设施和“油改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管理水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原有的工作部署和项目计划打乱,但确保完成蓝天保卫战既定工作目标的决心却未曾消失。随着复工复产的进程不断推进,机场业的蓝天保卫战进入攻坚阶段。克服疫情影响,全力加速冲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新设施替代APU 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在首都机场的远机位停机坪上,一个个白色的“方盒子”十分显眼,这是首都机场引入的一体型储能式APU替代设施,在国内尚属首家。

长期以来,飞机在地面等待时间内所需电源和空调动力,由飞机辅助发动机(APU)提供。但APU作为一种使用航空燃油的发动机,存在着能耗较大、噪声大、污染表象多、污染严重等诸多缺点。所以,能控制APU的使用或者使用APU替代设备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

为节省航油使用量、打造绿色机场,早在2008年,首都机场就对3号航站楼所有靠桥航班推广使用桥载设备(包含400赫兹电源及地面空调)替代APU。截至今年7月底,首都机场已完成1号航站楼、2号航站楼近机位APU替代设施安装工作,实现首都机场近机位APU替代设施全覆盖的目标。目前,首都机场正在进行远机位设备安装工作,确保在9月底前实现首都机场不少于100个远机位配备APU替代设施的目标。

与首都机场遥遥相对的大兴机场自投运以来,全力落实民航局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任务,积极推动APU替代设施的建设。截至目前,大兴机场76个近机位全部安装了APU替代设施设备,实现了100%覆盖,且与所有驻场运行的航空公司均签订了地面设备替代APU使用协议,签约率达到100%。

此外,大兴机场也是在国内率先大规模使用机坪升降地井的机场,替代APU的静变电源和空调机组等设备在不使用时均停留在地井内。同时,大兴机场应用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对APU替代设施的实时作业状态开展全天24小时自动化的监测,充分保障设施使用的安全性。

近年来,安徽机场集团坚持“以节能为己任、以节能增效益、以节能促生产”,开展系列节能增效活动,积极打造绿色机场。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15年,安徽机场集团积极响应民航局要求,斥资近2000万元对合肥机场19个近机位、21座廊桥实施了桥载设备改造,推广飞机APU替代设施使用,有效降低污染气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是国内第一批使用APU替代设施机场,目前已与所有在合肥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签订使用协议。据统计,2019年合肥机场APU替代设备共保障3.2万架次,经换算减少飞机二氧化碳排放近2万吨。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机场,GPU(桥载电源设备)代替APU的工作正在积极开展。通过不断地沟通和推介,最终,鄂尔多斯机场与航空公司签署桥载电源使用协议并进行了落实,实现了机场与航空公司节能减排和利益共赢。接下来,鄂尔多斯机场还将在桥载电源使用基础上,继续探索诸如地面空调气源设备,用于飞机节能降耗使用,决胜蓝天保卫战。

实现“油改电”新能源车辆 助力节能减排

8月4日,宁波机场新一批次新能源车辆正式通过浙江省监管局验收,标志着宁波机场蓝天保卫战项目的落地实效获得行业认可,绿色机场建设继续向前迈进。

据了解,2019年,宁波机场耗资近2000万元采购新能源车辆,均为用于机场保障的特种车辆。同时,为了保证这些新能源车的充电和使用,机场还配套建设了8个充电桩。

自2019年陆续投入使用以来,新一批次26辆新能源车辆已累计减排碳近20吨,节油量近8000升。截至目前,宁波机场投用的新能源车增至31辆。未来,这个数据还将不断增加,最终实现机场场内的“油改电”建设。

7月1日,天津机场迎来了一批“新员工”——200多辆新能源车。作为针对地面车辆节能减排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天津机场完成了既定的新能源车购置的目标,有效减少了碳排放。实现“油改电”之后,天津机场全年可节约58.5万升燃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0吨,削减油耗成本约351万元。这是天津机场在落实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不久前,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民航特种车辆进行了一次“体检”。一是对车辆进行每年一次的安全性能全面检查,以排除安全隐患,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二是对每辆车尾气排放进行检测,检测车辆尾气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对于不达标准的车辆将实施整改或现场摘牌。

这次车辆检测仅仅是呼和浩特机场“打赢蓝天保卫战”系列行动的冰山一角。2019年初,呼和浩特机场结合自身情况,全面摸排探索,制订了《呼和浩特机场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决战决胜阶段联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针对减少场内车辆污染排放制订了“三年工作计划”,包括了车辆尾气达标改造、新能源车辆更新迭代计划、充电桩设施建设等一系列行动。

自方案开始实施以来,呼和浩特机场机坪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新事物”——可以为所有国标接口充电的新型快速充电桩、全电动的FOLLOWME小黄车以及全电动、无噪声的新型行李拖头车。随着方案的贯彻与推进,机场内新能源车辆所占比例将逐步提升,大大减少了污染尾气的排放,同时也降低了机场运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持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垃圾分拣站项目在乌鲁木齐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督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五方认证。该垃圾分拣站项目是新疆机场集团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四型机场”建设,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又一次积极探索尝试。

作为一座千万级枢纽机场,乌鲁木齐机场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始终处于高位运行。2019年,乌鲁木齐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396.3万人次,货邮17.28万吨,保障运输起降17.84万架次。在高客流量的背后,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也是一个巨大数字。

乌鲁木齐机场垃圾分拣站运行后,不仅能有效管控因航空器垃圾带来的衍生安全风险,还将使机场航空器垃圾处理尽量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进一步提高机场区域的环境卫生质量和污染防治水平。根据设计,垃圾分拣站每天垃圾处理能力将提升至40吨,可以满足目前高峰航班量保障需求。下一步,新疆机场集团还将紧密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节能体系,加强环境污染治理,降低各类污染排放,确保安全运行持续平稳可控。

机场若想做到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节约开支,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利用能源,精打细算。安徽机场集团通过与一家能源管理公司合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节能增效。合肥机场利用航食楼、指挥部办公楼屋顶等闲置场地,建设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并于2016年建成合肥机场航站楼能源管理体系。据测算,通过对航站楼电能使用数据的采集分析,配合以管理调节手段,每年可节电约90万度,即节约标煤3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64吨。2018年,合肥机场完成航站楼中央空调及机坪高杆灯LED节能改造。通过改造及替换措施,配合适当的管理调节手段,合肥机场每年节电约350万度,即可节约标煤1400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60吨。

8月10日,广州白云机场传来好消息——该机场顺利通过国际机场协会(ACI)的机场碳排放(AirportCar?bonAccreditation,简称“ACA”)二级认证。这是广州白云机场继今年初通过ACA一级认证后在碳管理方面获得的更高级别认证,创下了半年内接连通过两级认证的最快纪录。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11个机场获得了ACA认证,涉及71个国家,每年接待39亿旅客,占到全球机场客运量的44.7%。

广州白云机场一直致力于打造生态绿色空港,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机场的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持续加强碳排放管理。鉴于能源与碳排放“同源不同宗”的特性,近年来,广州白云机场深耕能源精细化管理,全面梳理能源管理的范围,有的放矢,抓住主要的重点用能区域加强技改,调整能源结构,在客流量、起降架次快速攀升的同时,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同时,融合机场碳排放管理内容,有效识别制冷剂、气体灭火器等重点排放源,制定明确的减排目标,有力推动机场碳排放的高效管理。据统计,2019年广州白云机场单位旅客碳排放较2016年减少18.87%。

下一步,白云机场将继续建立和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进一步扩大碳排放的管理范围,与航空公司、驻场单位、商家、旅客一起,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绿色机场建设。(《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李暄)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