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国际民航
汉莎集团:以值得信赖的企业稳定性,投身领跑创新的中国市场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3-05-04 17:06:00

以值得信赖的企业稳定性,投身领跑创新的中国市场

——记者专访汉莎集团全球市场与站点高级副总裁Frank Naeve

“汉莎从1926年第一次开航中国,至今已将近100年。中国一直是汉莎集团非常重要的市场”,“五一”长假前夕的上海,汉莎集团全球市场与站点高级副总裁弗兰克·纳伍(Frank Naeve)对记者如是说。他和汉莎航空集团亚太区副总裁Elise Becker等一行,日前对华进行了市场访问,并接受中国民航报记者专访。 

Frank Naeve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汉莎供图)

中国市场恢复速度超过预期

Frank Naeve告诉记者,随着中国出入境政策的调整和民航市场的复苏,目前汉莎集团每周在中欧航线上的客运航班已经恢复至36班;当前,汉莎集团旗下的德国汉莎航空、奥地利航空和瑞士国际航空,可从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三处航点出发,飞往汉莎集团在欧洲的四个航空枢纽,即法兰克福、慕尼黑、苏黎世和维也纳,中国出境旅客还可进一步通过上述欧洲枢纽,中转汉莎集团航班,前往全球310个目的地。

而据了解,作为在华航班恢复的下一步,汉莎集团旗下的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将自2023年7月1日起恢复北京-慕尼黑的直飞航班,每周3班;并于8月31日起,将汉莎目前每周3班的上海—慕尼黑直飞航班增加至每日1班。届时,汉莎航空集团每周将为中欧旅客提供40多个航班,航班量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50%。汉莎在华多年的伙伴中国国际航空,也同样在共享代码航班、航线网络衔接上与汉莎互相深入合作,共同服务旅客。

Frank Naeve表示,虽然目前还不能直接预言汉莎在中欧航线的航班量,何时能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汉莎航空集团对于中国市场的恢复状态充分认可,认为当前的恢复速度较之之前的预期,更加出色。

对于部分旅客期望中欧航线的航班能有更快的恢复速度,Frank Naeve认为,这取决于诸多方面的环节,在汉莎航空集团看来,首先要确保在华航班运行、服务水准的可靠,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与合作伙伴的保障能力,按照市场需求,寻求逐步增加航班。

Frank Naeve还告诉记者,除了汉莎集团旗下德国汉莎航空、奥地利航空和瑞士国际航空这3家枢纽航空公司之外,汉莎货运公司、汉莎技术公司等汉莎集团所属企业,也正在及时把握中国民航事业的迅速发展契机,及时在货运、机务等领域布局深耕,多维度地响应中国市场和中国用户。

Frank Naeve和汉莎集团亚太副总裁Elise Becker(右)、汉莎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陈倩(左)等日前进行了市场访问(汉莎供图)

用“长期主义”持续服务中国

“汉莎在中国,一直秉持‘长期主义’”,回顾迄今汉莎已近100年开航中国的历史,Frank Naeve在专访中如是总结企业在华的运营理念。

Frank Naeve告诉记者,汉莎在中国市场上,致力于积极展现自身作为国际知名航司的可信度、专业度优势,用产品和服务,向中国用户传递“可信赖”的形象和体验。而汉莎在中欧出行市场上,也计划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增加运力,围绕中国客户的需求,提供产品、服务和客户体验。

近期,汉莎航空集团计划创纪录地投资25亿欧元以改造客舱产品,着手安装超过30000个全新机上座椅;其中,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将推出覆盖头等舱、商务舱、优选经济舱和经济舱全部四级舱段的“Allegris”系列客舱产品。Frank Naeve在专访中,分享了这些新产品的体验提升:使用全封闭套房的头等舱旗舰产品、座椅直接具备制冷和加热功能的新公务舱、更多选择的机上娱乐系统、无线充电功能……Frank Naeve表示,虽然最后的时间尚未确认,但未来新款客舱产品,一定会亮相汉莎各航司执飞的中欧航线。

据悉,为了进一步满足中欧航线的用户需求,德国汉莎航空已经计划,在其2023年冬春航季换季之后,在“上海—法兰克福”往返航线上,使用运力更大的波音747-8客机,取代目前的波音747-400,以提供更新的客舱环境、更充裕的运力。Frank Naeve还透露,汉莎航空正在积极研判分析,不排除使用空客A380旗舰机型,服务中欧航线市场。

而汉莎集团也已经在半年前接收其首架更适宜于瘦长型航线的波音787客机,Frank Naeve表示,当前汉莎在华的恢复重点是上海、北京、香港等一线枢纽航线,但在未来,依托市场的恢复和新机队的成长,也会考虑二线城市的航班恢复安排。

波音787将使得汉莎航班进一步减碳,并有机会执飞更多瘦长型航线(汉莎供图)

多元文化专业团队拥抱中国

“成长惊人,我被中国深深震撼到”,Frank Naeve在专访中这样描述自己对中国市场的印象。

早在二十多年前的2001年,Frank Naeve就曾经出任汉莎货运在上海的驻外职务,此后还曾经在深圳等地任职;在其担任汉莎货运亚太区负责人期间,也经常因为业务和差旅原因来华。他向记者回顾和中国二十多年的交集、所亲眼见证的中国巨大变化,表示中国、特别是上海,代表了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而在市场之外,Frank Naeve表示,自己也深深喜爱中国的氛围和人际交往。“航空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在上海,我被这里的航空业人士深深吸引,源于他们的专业,特别是他们也欢迎不同文化的群体来到中国”。Frank Naeve如是说。

他表示,今天,汉莎在华同样建设了一支源于多元文化、而专业上非常出色的团队;中国是一个充满创新的市场,在创新领域极具影响力,汉莎也将积极参加到中国的创新中。

全欧最大SAF用户助力中国“双碳”

当前,中国民航正在积极致力于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双碳”事业,在专访中,Frank Naeve表示,汉莎能为此积极助力。

“汉莎正以每10天一架的速度接收新飞机”,Frank Naeve告诉记者。空客A350、波音787等更加节能减碳的新一代机型,正在为汉莎打造更绿色、碳足迹越来越浅的航线网络,其中也包括了作为汉莎重要市场的中欧航线网络。

除了机型优化之外,汉莎也还在积极应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投入其航班运营。Frank Naeve表示,汉莎已经是欧洲最大的SAF购买方,正在持续增加SAF航班的运行。他透露,目前已经有中国企业用户与汉莎签约,成为汉莎的SAF航班使用者,在出行环节参与减碳;除此之外,汉莎集团所研发的“鲨鱼皮”飞机表面材料技术,也正在得到积极应用推广。

“民航业刚刚从疫情影响中走出来,但我们非常有信心,能和伙伴一起迎接挑战,给中国旅客创造更值得信赖的稳定性”。面向汉莎在华运营的未来,Frank Naeve如是告诉记者。(《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编辑:张薇,校对:孙文瑾,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桂林机场秋季舱门到校门活动圆满完成
首都机场安保以雨为令 积极做好航班保障...
飞机上与“正点”旅客相遇
民航东北空管局管制模拟培训设施二期建...
中国航油广东分公司开展了“除四害”集...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2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2年度部门决算
五大连池机场2023年上半年运送旅客14278...
白城机场上半年旅客吞吐量超2019年全年水平
巴彦淖尔机场培训出“新”意,守好安全之门
南航新疆空保管理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及...
南航开展父亲节主题航班活动
展翼活力杭州 与世界互联互动 杭州萧山...
北海机场三个空管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竣工...
锡林浩特机场新购入手推式客梯车投入使...
首都机场餐饮公司同好商城推出“六一”...
庐山机场旅客吞吐量5个月突破2022年全年...
内蒙古空管分局保障人工增雨作业顺利完成
阿拉善机场开展雷雨季节和特殊天气旅客...
梧州机场顺利完成仪表着陆系统飞行校验...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0603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