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飞天津生产的第一份带鲨鳍小翼的空客A320机翼。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程婕 报道:2001年正式调到空客中国工业合作部的时候,梁沁兰的孩子刚刚1岁。那段时间,她频繁地辗转于北京、西安、沈阳三地,为空客与中航工业的空客A320机翼合作项目做着各种准备和协调工作。而在此前的4年里,她一直在空客做翻译。
从最初的次级组件生产,到一级组件生产,再到机翼翼盒的生产,直至目前整机翼的生产,在后来的10余年中,梁沁兰见证了合作项目从“零”到西飞空客A320机翼总装厂房在天津落成投产的全过程。而对于中国的航空制造业来说,这意味着中国成为了除英国外唯一拥有生产空客A320整机翼能力的国家。
如今的梁沁兰,已经是一个14岁孩子的母亲了。她告诉记者:“机翼项目也像是我的一个孩子。”她的职业生涯几乎是与这个项目一起成长起来的。
与机翼项目一起成长
梁沁兰最初对工业合作的理解和认识几乎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作为助理进入到6个人的项目团队中,一开始她只是负责参与一些行政事务,参加一些会议。“我亲眼看着这个项目从刚开始管理粗放,进展缓慢,到后来用项目管理的知识结构来进行管理组织生产,集中力量对关键路径项目攻关,最后项目完全按计划实施,保质保量地交付产品,机翼的质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我很自豪。”。
作为项目中英双方的协调人,梁沁兰要时刻面对各种沟通难题。“每当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大家就会把我拉出来。因为很多时候,面对工作包的生产时长、报价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产生分歧之后是很难再谈下去的。”梁沁兰说,她所做的更多是一种情感的沟通,互相将困难摆出来,看看如何解决,再继续往下走。“我认为在任何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重要,而彼此的理解在最初是很难建立的。只有通过沟通,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
梁沁兰也为合作项目哭过鼻子。在一次项目节点的审查会上,梁沁兰与项目经理争论起来。“我觉得大家非常努力,当时的推进计划制订得很好,结果应该更好一些”。事实上,由于中外企业的文化和理念不同,中方的项目经理倾向于先报忧再报喜,以至于双方对项目进度的理解产生了误会,“可能是我太过投入了,当时就哭了”。
在工业合作部工作几年后,梁沁兰不仅在实践中积累了工业合作方面的相关经验,还获得了项目管理、飞机维修等方面的学位。作为一位职业女性,如今的梁沁兰在工业合作领域已经是资深的管理人员了。
与英国上司从争吵到信任
2001年,空客A320机翼项目联合管理团队空客方的主席是一位来自英国的返聘专家。作为第一个与其有如此紧密合作的中国助理,梁沁兰与英国专家的相处一开始并不平静,甚至伴随着争吵。作为一位工作做派强硬、性情耿直的英国人,吴明顿更注重事实和结果,不讲为什么,甚至“你得按照我说的去做”。
但是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方式,中国的工厂也有其文化和体制,这就与英国专家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碰撞。“所以,有的时候我要帮助他跟中方沟通和解释。比如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什么想法,以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而每当英国专家为工作结果没有达到预期而发火,甚至将项目经理拒之门外时,梁沁兰又要帮助中方将原因和工作中的困难解释给他听。
对于合作项目过程中的每一场会议,英国专家和梁沁兰都要写会议报告。梁沁兰发现,对同一场会议,两个人的报告却截然不同。“他写的都是事实,非常简单,比如某事拖延了6周,或者零件配套不齐。他不太讲为什么这么做。而我每次写的都带些感情色彩,比如为什么拖期,或者零件生产得怎么样了等”。
英国专家的态度是,困难不需要考虑,重要的是需要克服困难实现目标。这个时候,梁沁兰总会跟他争论,告诉他中国工厂的运作方式。“比如工厂的设备不是这个项目经理可以调配的,他没有那么大的权限。这个时候需要工厂领导帮忙协调。你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一味责难他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依靠联合管理团队争取工厂领导的支持。
几次争吵下来,英国专家对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行事方式有了一些了解,合作变得顺利了。项目在联合管理团队的推动下稳步进展着。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专家和这个敢跟他“叫板”的中国助理有了默契,信任逐步加深了。有一次在沈阳开项目审查会议,英国专家生病去不了,于是托付梁沁兰代他参加。会议持续了一整天,梁沁兰完整地了解了项目的进展情况。“最后我写了一个报告。英国专家说很好,这个报告可以直接发到英国去”。
如今,英国专家已经退休回到了英国,两个人并没有就此断了联系。梁沁兰遇到工作问题有时还会请教他。“那几年,他教会了我很多”。
四个女士的“交锋”
机翼项目进入到第四阶段的时候,项目协调团队的成员一度由来自不同合作方的4个女士组成。“4个女士坐在一起开会,针锋相对起来甚至更加厉害。”梁沁兰说,“4个女士都很强势,涉及技术问题时,大家讨论,但是遇到商务问题时,争论就会多一些。”
也正是这4个女士,几乎创造了一个工业合作史上的奇迹。2009年2月,空客与西飞在英国签署了空客A320机翼总装合作框架协议,当年10月天津的总装厂房就已建成,次年交付了首份机翼。
一切都是通过她们艰苦谈判与合作得到的。事实上,天津的厂房在当年3月份就动工了,但7月份去现场查看,厂房还没有准备好,建设初步完成,还需要半年时间通过各项验收,“因为9月底入驻厂房是项目的一个关键节点,当时大家都很着急,中方的负责人已经在现场驻守几个月了,因为水电等项目的验收需要当地政府的配合,她也一筹莫展。
“我们能做什么?”尽管着急,但梁沁兰很快冷静下来。中方建议与当地管委会进行沟通,因为管委会也是空客A320总装线的股东之一,机翼项目的进展直接影响到空客A320总装线的装配。“这是共同利益”。
最后,梁沁兰组织了中英双方的负责人,管委会组织了负责施工验收的相关人员坐在一起开协调会。最后,沟通非常成功。“我又和中方代表,一个一个地把时间确定下来,一个一个地抠,竟然真按时催下来了,这个厂房可以用了”。在梁沁兰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虽然常常在工作中争得面红耳赤,但4个女士在生活中却是要好的朋友。在英国培训的时候,她们常常一起吃饭、购物,聊聊家庭和孩子。
多年的外企工作经验让梁沁兰觉得,与国外的情况相比,中国女性更容易获得认可,“只要工作努力,你就能获得尊重”。
相关:
空客A320机翼项目里程碑
1999年,空客和中航工业一集团签订了空客A320机翼合作框架协议。同年,机翼项目第一阶段工作在沈飞和西飞启动,分别是机翼前缘的滑轨肋次组件和机翼前后缘上的4个次组件。2002年,空客和西飞、沈飞签署第二阶段合同,沈飞生产机翼固定前缘组件。西飞生产机翼固定后缘组件。2005年,机翼项目第三阶段工作(翼盒装配)在西飞启动。2007年,首个翼盒交付。2009年2月,机翼项目第四阶段工作(机翼总装和系统测试)在西飞天津启动。2010年2月,首份翼交付给空客A320天津总装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