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保障
中国航油广东讲述暑运故事凝聚人心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6-09-09 13:44:32

  暑运期间,中国航油广东分公司提前部署,妥善应对高温、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安全供油406876吨、42604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0.22%、7.06%。不少基层员工在浑汗如雨辛勤工作的同时,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讲述了身边同事奋战暑运的动人故事,展现了航油人不畏艰苦、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沈立军:坚守梦想和信念,酷暑、泥水算个啥!

  对于广州长输管道管理中心的员工来说,夏天是个畅快淋漓的季节:骄阳的暴晒让皮肤变成了古铜色,不用炫耀自然酷;忽如其来的一场暴雨淋得全身湿透,湿答答的工作服还没干透,天边的彩虹雨后乍现,绚烂的色彩让人着迷;从一早出发所见的丽日蓝天到巡查归来的斑斓晚霞,一路美景精彩纷呈,唯有下班路上汗迹斑斑的衣服和沾满泥巴的鞋子常常引来外人异样的眼光,才让大家有少许扭捏。

  管道中心有个“小海归”连志伟,经过半年多的锻炼,俨然成了老师傅,每周巡查开车近800公里,仅在管道中心已有2万公里的安全行车业绩了,上班巡查、监控不急不缓,下班健身、学习两不耽误,业余时间定期更新中心微信公众号,工作完成得有条不紊、张弛有度,做事有想法有原则,为人处世浑然世外高人深藏不露。

  “我不是非洲来的,我是巡管线晒黑的!”履职半年的曹汉平自从在微信群发了这个笑话,每次大家看到他晒得红黑的脸庞就会调侃他来自非洲。他踏实肯干,积极主动,总是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工作之余搞笑扮萌、唱歌打鼓,浑然一个阳光男孩。与他同批入职的骆君则截然不同,性格沉稳,不善言语,就算在施工工地,脚陷入泥里,别人咋咋呼呼的,他也会宠辱不惊地说“我也陷进去啦!”看着他慢条斯理的表情,大家都笑成一团。

  “拉出来,比试一下!”这是4月份新招的西藏退伍兵江礼浩的口头语,他行动迅速,做事干练,执行力超强,工作积极主动,徒步巡查快速敏捷,协调施工果断干练,绝不拖泥带水。6月中旬入职的张瑜,凭着原来在中铁二十五局的丰富监控管理经验,每次徒步巡查后,满头的汗水和湿透的衣服,代表着他对工作、生活的热爱,背囊里总是背着两套衣服,巡查后管道无异常、一天的辛苦巡查后平安归家,都让他无比快乐。

  微信群里常常会出现他们汗流浃背的身影、泥泞的鞋子,总让人感叹工作不容易。他们每天最少开车巡查百余公里,巡查监控施工点十几处,风雨无阻,在管道各施工现场关注着安全,严防死守落实管道的管理要求,尽心尽力完成工作,做到不辱使命,不负嘱托。

  管道中心的这群年轻人坚守着做人做事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信念,大踏步地行走在巡查管线的路上,满身泥泞、暴雨侵袭算什么?施工监控晚点算什么?他们知道,心中揣着梦想,不断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才能够守护好机场生命线。

  唐泽峰:41℃高温下,坚持就是胜利

  7月31日,又到油库每月一次的盘点日,天气预报的最高气温是38℃。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在高温下爬上15个油罐的罐顶,完成人工计量盘点。

  下午2点,正是一天之中太阳最火辣的时候。虽然油库一再嘱咐员工注意防暑,但今天实在没有办法,主任安排我跟新来的萧洪健做B罐、D罐的人工计量。每天这个点巡库,我已经很了解这个点的高温,但是爬上罐顶做计量却又是不同的考验。我跟萧洪健拿好计量器具准备上罐。按规定,上罐前要触摸导静电金属球,一摸上去就狠狠烫了一下。于是,我俩老老实实地戴着手套,扶着旋梯上的扶手,往上爬,透过厚厚的手套仍然感觉有些烫手。爬到罐顶,拿出量油温的保温盒一看--41℃,我以为看错了,叫萧洪健也看一次,真是41℃。

  顾不了那么多了,得抓紧开始干活。我在测量孔放下保温盒测量油温,然后开始测量油高。第一次测量油高,把量油尺拉上来一看,在854参照的油高附近没有找到“油痕”,仔细看了几遍还是没有找到。我只能仔细地再次擦拭量油尺上对应854参照油高附近,开始第二次测量。可把量油尺拉上来一看,还是没有发现油痕,我叫萧洪健帮我看,才在13480位置附近找到不太清晰的油痕。原来,一直对着白色的油罐,眼睛看花了,才一时没找到位置。我眨巴眨巴眼,等眼睛适应一下,开始第三次测量。这次把量油尺拉上来,汗水流到眼睛里,刺激到眼睛,辣辣的,睁不开。等把汗水擦干看量油尺的时候,油痕已经收缩了很大一截了。这时,我俩已经在罐顶待了十多分钟了,两个人全身都湿透了,而且有种头晕眼花的感觉,想着要不要下去休息一下,缓口气,再上来测量。然而,看着头顶的烈日和这已经爬了上来的罐顶,想着主任交代的任务,我们告诉自己,不管怎样都要把工作做完做好。于是,我开始了第四次测量。有了前几次失败的经验,于是先做好准备,把头上的汗水擦干,确定眼睛不花能看清楚马上拉起油尺读数。接着开始第五次测量,两次测得的油高差距不超过一毫米。我记好数据,做好收尾工作,我们就往下走,彼此互相照应着,慢慢爬下罐来。

  朴素的航油人,不论酷暑高温,还是狂风暴雨,都是这样一个罐接着一个罐地进行人工计量盘点,这是我们航油人的韧性。想到这里,尽管日光灼热,我汗如雨注,心中仍有一丝喜悦。没有人生来就什么都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一步一步,牢记着自己的责任,朝着理想坚持走下去,努力适应,才能把工作做好,把生活过好。

  坚持就是胜利!

  谭蔚祖:八月的热情

  八月似火,骄阳如虎。不知不觉中,四季的车轮转进了汗淋淋的八月。

  这样热辣的天气下,在外面干活,不一会儿便汗如雨下,通常上完一天班下来总要换两三套工作服。

  但是,在这炎热的八月,比天气更火热的是我们作为航油人的一腔热情。以广州中转油库为例,面对如此炎热的高温,油库的设备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油库管理人员的号召与带领下,全油库上下员工本着安全工作的原则,时时刻刻关注着油库的安全,做到“对警报零忽视,对隐患零容忍,对安全零分神”!

  为了保证油库的安全作业,我们时刻保持着航油人对“安全”二字的高度敏感性。本着安全工作的原则,我们加强了对管线压力的监控,因为我们知道,在高温天气下,管线内部的压力必定会逐步增加,如果压力过高,容易对管线造成损害,对油库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因此我们时时刻刻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与敏感,必要时需要对管线进行泄压。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天中午,似乎随便打个鸡蛋在地上都能烤熟的太阳底下,广州中转油库的管线压力又出现过高现象,当天正值中转油库李贵林作业组值班,该组成员接到报告后不敢怠慢,不顾身上的汗水,也不顾是否才刚刚干完活回来休息,立刻进去库区对管线进行泄压。但是当时由于气温实在太高,管线压力刚泄完没多久就又开始上升了,因此李贵林作业组保持了高度的警觉性,反复进入库区对管线设备进行泄压,最终在下午,猛烈的阳光稍微减退了之后,管线内的压力才逐渐趋向正常。

  然而这并不代表着结束,在交接班会的时候,李贵林作业组向下一个接班的作业组说明了高温天气下管线压力的异常情况,因为我们知道,如火的九月将会持续,而我们对安全的重视也将一直持续下去。

  吴鸿:烈日当空挥汗工作

  最近一段时间,揭阳都是高温酷暑天气,加上户外作业天气干燥,就更加觉得热了。用“出门几分钟,流汗一小时”这句话来形容最近的天气最恰当不过了。

  在揭阳供应站机场油库,我们顶着烈日给油罐车卸油。每天大概有10车或12车的油运到机场油库,常常是刚接收完一车油,喝一口水或去趟洗手间的时间,下一车又到了,一天的工作总是很紧凑。虽然辛苦,但我们丝毫不敢马虎,都认真负责地对待我们的工作。

  油罐车到达油库后,每一车我们会认真地检查铅封,接着取油样测密度和电导率等,确认没问题才可以开启离心泵输油,确保油品质量合格。有人会想,既然天气那么热,为什么不偷懒,而是要那么麻烦每一车都要取样检验,还要记录一大堆表格呢?庄立成主任告诉我:“这是为了确保每一车的航油都符合标准,确保油品质量安全,并且保证油品的运输、接收等过程有记录可循,万一发生了事故也能彻查清楚。”是啊,确保油品质量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容许有丝毫的马虎,对待工作,我们就应该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这炎热的天气下,来一碗绿豆汤降温解暑最适合不过了。供应站特意安排食堂每天煮绿豆汤给我们喝。大家在炎热的天气下辛苦工作了一天,能喝一碗绿豆汤,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在高温天气下辛苦工作的同时,也要多注意防暑降温,多补充水分,尽量避免在高温下连续作业,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继续为公司做贡献。(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姜燕、沈立军、唐泽峰、谭蔚祖、吴鸿报道)

 

责任编辑:史影 000
推荐新闻: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