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梅莹、张萌、潘水花 报道:8月31日,在中国南方航空CZ3679(上海浦东—珠海)航班上,一名孕早期旅客突发身体不适,随后在南航乘务组专业、细致、温暖的全程守护下,最终转危为安。
当天航班起飞后不久,一名老人焦急地跑到后厨房求助:“乘务员!能不能帮帮忙!我女儿很难受,她刚怀孕一个月!”乘务员张薛立即前往旅客座位查看,发现57H座的旅客蜷缩在座位上,脸色苍白、双手捂腹、浑身发抖,嘴里断断续续说着“想吐……喘不上气……好冷……”张薛一边轻声安抚,一边协同组员迅速协调出附近整排的空座位,并铺好毛毯,扶助旅客平躺休息。
乘务长黄璟璐获悉后立即广播寻医,不巧的是,此时机上无医护人员。拥有十多年飞行经验的她赶到旅客身边,见旅客指尖发抖、双手冰凉,当即搓热双手为其取暖。她坚定地安慰旅客:“您别慌,我们受过专业训练,一定能保护好您和孩子。”话音刚落,乘务员岳琳抱着氧气瓶快步走来。黄璟璐看到旅客状态,果断决策供氧。岳琳为旅客戴好吸氧面罩,其他组员则分工照顾旅客同行的老人与孩子,维护好客舱秩序,最大程度减少对其他旅客的影响。
19时20分,旅客眉头终于舒展,双手逐渐回温。乘务组判断可暂停吸氧。为了帮助旅客恢复体力,黄璟璐至后厨房准备好温热的白糖水,并将红糖馒头掰成小块,递给旅客:“您尽量吃一点,对您和宝宝都好。”黄璟璐还以自身孕产经历宽慰旅客,以缓解其紧张情绪。岳琳更以身体充当“靠垫”支撑旅客半坐着进食。
旅客情况越来越好,半小时后表示想去洗手间,结果刚坐起身又晃了一下,再次瘫软在黄璟璐怀中,呼吸急促。“先吸氧,等稳定了再去。”黄璟璐再次决策高流量供氧。五分钟后旅客呼吸逐渐平稳,由两名乘务员小心搀扶如厕。直至飞机下降前,黄璟璐一直陪伴在侧,协助其低流量吸氧并不时轻触额头监测体温。
进入下降前的安全检查阶段,旅客眼眶泛红、声音哽咽地对黄璟璐说道:“好多了,谢谢你们一直守着我。刚才我特别怕影响到宝宝,现在有你们,我啥都不怕了!”尽管旅客状态好转,黄璟璐仍安排组员继续重点关注。
20时55分,航班平稳降落在珠海金湾机场。医务人员上机检查时,旅客紧紧拉住黄璟璐的手连声道谢:“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黄璟璐笑着握住旅客的手,回应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和宝宝平安,就是我们最开心的事。”看到状态良好的旅客随医务人员离开,乘务组悬了一路的心这才慢慢落下。

(南航供图)
万米高空之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点滴细节中流淌的专业与温度。南航乘务组以扎实的训练基础、高效的团队协作和真挚的人文关怀,把“人民航空为人民”的暖意实实在在送进人心,让安全与温暖在云端绽放。(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