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党建引领护云端 海南航空气象业务室党员先锋的硬核守护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8-26 16:36:00

雷雨季节的航班延误,几乎是每年暑运的“必修课”,对于归心似箭或行程紧密的旅客而言,是漫长的等待,而在航空公司的运行控制中心内部,却是分秒必争的战斗。当雷暴云团在航路或机场上空聚集,那一声“延误”的背后,是无数个屏幕前高度紧绷的神经和精密复杂的协同计算。

在万米高空的航班背后,有这样一群“观云测雨”的守护者——海南航空运行控制部气象业务室的气象专家们。他们以精准的气象研判为笔,以技术创新为墨,在天地之间勾勒出航班安全运行的航线,用专业与坚守为每一次飞行保驾护航。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两位扎根一线的党员先锋:张宇飞和张爽妮,他们以党旗为指引,以岗位为战场,用精准的气象研判筑牢安全防线,用持续的技术创新赋能服务升级,在“观云测雨”的平凡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AOC运行控制中心

张宇飞:以“党员担当”扛起应急攻坚大旗,做风暴中的“航空气象领航人”

2025年7月,四号台风“丹娜丝”逼近我国东南沿海,温州龙湾机场作为暑运的一个重要航点,面临着台风的正面袭击。运行控制部签派控制中心气象业务室经理张宇飞,这位2013年加入海南航空的气象业务负责人,作为签派控制党支部重大天气保障攻坚组组长,深知每一次天气的异动,都牵动着万米高空的飞行安全与旅客的归途。面对台风、寒潮等大范围灾害性天气,张宇飞主动担当、靠前指挥,带领气象业务室迅速组建“天气攻坚突击队”,带领组员连续48小时紧盯台风路径。他认真分析各类数值预报,研判天气图,结合历史相似台风的相关数据,配合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实时天气,逐小时分析温州机场的风向风速、降水强度变化,最终精准锁定“风速不超标、降水强度小”的安全窗口期。

在张宇飞的主导下,气象业务室第一时间向AOC运行团队、签派席位发布研判报告,协助制定航班运行计划,最终保障了7月8日海南航空在温州机场的23班航班安全运行,未发生一起因天气导致的备降。张宇飞带领团队在一次次灾害性天气考验中筑起了一道道“红色防线”。

经验在预报中是双刃剑。张宇飞坦言,既离不开它,又必须警惕它。“昨天下午下了雨,今天可就未必下了。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天气也总是在不断变化。这感觉像在‘炒股’,经验会让你赚点,但迷信经验会被套牢。”航空气象的魅力与挑战,就在于天气永远处于流变之中。昨日的模式无法简单套用于今天。预报员必须融合经验,例如熟悉特定天气系统的发展特点,了解哪种数值预报在何种情境下更可信。同时保持高度警惕,将每一次预报都视为全新的挑战,基于实时的温度、湿度、不稳定能量、多源数值预报等海量数据,做出独立而审慎的综合判断。

气象业务室经理张宇飞工作照

要在这微妙的平衡中提升预警的准确率,背后是看不见的巨大投入。张宇飞的团队拥有民航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日本WNI的多源实时数据与预测资料,从雷达回波、闪电定位到各类高精度的数值预报产品,这些是天气“侦探们”洞悉风暴的“武器库”。在业务系统建设上,团队投入大量精力,让气象信息与航班运行深度耦合,实现风险天气的秒级告警,确保签派能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今年,张宇飞带领的团队更在电子飞行包(EFB)中整合了精细的航线剖面图,清晰地标出每个航班可能遭遇的颠簸区、积冰区、对流天气的位置、高度和强度,为飞行员提供直观的空中天气预测。

张宇飞深知肩上重任的分量。他总结这份工作最核心的素质,首推“对天气风险的敏感度”,即能在庞杂的数据流中敏锐嗅到危险的气息;其次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总觉得哪里天气“可能有问题”,必须盯紧;再次是追求“尽可能预报准确的责任心”,明知完美不可及,仍将其奉为圭臬。专业的气象分析能力是基础工具,而所有工作的最终导向,是在安全第一的铁律下,审慎平衡运行效率。张宇飞更强调未雨绸缪的前瞻性--持续建设系统、提升团队能力、完善制度,他以专业领导力和高效执行力守护每一位旅客的出行安全,让党员担当在气象保障一线闪闪发光!

张爽妮:以“党员初心”深耕技术创新,做云端上的“气象数据解码人”

作为签派控制党支部的青年党员,张爽妮始终牢记“科技赋能安全”的使命,在气象数据应用、系统功能优化上不断突破,用技术创新为航班安全“加码”。

张爽妮的日常工作需要面对诸如复杂的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回波等专业气象资料。尤其在夏季,屏幕便是她洞察风雨的窗口。当雷达回波图上出现黄色区域,那是中雨将至的信号,当黄色加深为红色,大雨的威胁已近在眼前。从捕捉到危险信号到拉响警报,最快不过十秒到三十秒,这是与雷暴赛跑的速度。

气象席签派员张爽妮工作照(本文图片均由海南航空提供)

这份工作远不止于瞬间的警报,更是一场精密而持久的推演。当长航程航班起飞后,目的地机场突发雷雨,张爽妮与同事们便需立即投入战斗,分析雷雨的变化趋势,结合航班预计到达时刻,如果预判雷雨的开始时间恰好“咬住”航班预计降落窗口,她们会立即联合签派席位,建议机组申请直飞航线,争分夺秒抢在雷雨前落地。

“火眼金睛”并非天生,而是日复一日的磨砺与坚守。尤其在夏季午后至傍晚,全国多地热力性雷暴此起彼伏,监控难度陡增。2025年7月24-28日,华北地区预报有连续多日的强对流天气,同时西北太平洋上活跃着三个台风,工作负荷急剧增长。此时,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运行经验便是气象员的铠甲,张爽妮与气象业务室同事们提前对华北区域极端天气展开深入分析和预警,尤其是对航班量最大的北京首都机场,开展专项天气研判。这份精准的预判为公司各部门争取了宝贵时间--各单位得以提前协同联动,部署资源、完善预案,最大程度降低了不利天气对整体运行的干扰。

在普通人看来,气象员仿佛拥有解读天书的“特异功能”,比方看到天边浮现堡状云层,午后多半会酝酿出一场雷雨。张爽妮说,这看似神秘的“看云识天气”,实则是无数次观测与经验累积出的直觉。

从张宇飞的“应急攻坚”到张爽妮的“技术突破”,海南航空运行控制部气象业务室的党员先锋们,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将“初心”写在岗位上,把“使命”落在行动中。他们用专业诠释党员责任,用创新践行红色承诺,在风云变幻的天空下,为每一架航班守护出安全、顺畅的云端坦途。

气象业务室的发展蓝图清晰而坚定。团队计划持续扩充专业力量,壮大气象队伍,不断提升数据精度,例如目前应用的EDR颠簸预测数据,地理精度已经达到0.5°x0.5°经纬度,未来一年内将升级为0.25°×0.25°经纬度数据。新增对流、山地波等颠簸预测,让气象数据更精细、更精准。

从日常值守到应急攻坚,从技术突破到未来布局。展望未来,海南航空运行控制部气象业务室始终以“万无一失”的标准守护着每一条空中通道。他们用专业诠释责任,用创新驱动发展,在风云变幻中为航班指引方向,让每一次飞行都安心顺畅。(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杨映娟、鲁玛丽)(编辑:张薇,校对:李季威,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