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 张玮 报道:在全球最大的中文问答平台“知乎”,有一个著名问题《有人在不经意间或是在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拯救了世界吗?》。其中最受点赞的答案之一回答于2018年,转载了新闻报道《有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拯救世界:30名中国军人 拯救一个国家--专访解放军援塞医疗队》,讲述了中国军医组成的医疗队,帮助属于最不发达国家行列的西非国家塞拉利昂,拦住一度肆虐的埃博拉,避免了这种可怕的烈性传染病扩散向全球各地。而写下回答的作者与点赞的网友们未必知道的是,在中国医疗队挺身而出的背后,还有着中国东航这家民航央企执飞医疗队包机赶赴当地的全力护航,有着东航空乘与白衣天使并肩逆行,用空中丝路织就守护生命的希望。“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从埃博拉医疗队包机这样的宏大篇章,到让空中通衢出行体验越来越充满细节之美,东航客舱团队是这一切的见证者、亲历者,更是这一切的参与者、创作者。
“这里的机场有了中文热水标识!”
“快看,这里的新机场有提供热水,热水饮水机还有了中文标识!”2023年9月28日,东航客舱部乘务二部客舱经理许超,在伊斯坦布尔机场航站楼里,拉着乘务组同事,小小惊喜了一下。
好几年前,许超曾经作为游客,搭乘外航客机到土耳其旅游,当时的伊斯坦布尔机场并没有中国游客喜爱的热水供应。而随着“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许超这一次的出发,则是因为乘务工作--东航于当天开航“上海—伊斯坦布尔”,成为第一家开通这条航线的中国航空公司。

推出“上海—伊斯坦布尔”首航航班纪念蛋糕的许超(东航客舱部供图)
土耳其文化积淀深厚,是一个兼有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多彩国度。跨域亚欧分界线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是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驰名世界的旅游名城。在由上海通达伊斯坦布尔的首班航班上,旅客几乎满座,许超和乘务组同事们忙碌而喜悦地为旅客们提供客舱服务,而人气爆棚的客座率、充满热情的旅客,也正诠释着他们在伊斯坦布尔机场为何能看到热水供应和中文提示。
开航伊斯坦布尔,并不是许超第一次飞往东地中海周边的航点,她还曾作为乘务组的一员,保障东航的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包机。为了守护和平而告别亲友的维护部队官兵、飞往黎巴嫩贝鲁特机场时透过舷窗看到的地面上战火伤痕,让许超印象深刻。从伊斯坦布尔到贝鲁特,从欢笑的旅行团到坚毅的维和官兵,一幕幕不同客舱服务场景的鲜明对比,更让保障航班的东航乘务员们,深深领悟着连通“一带一路”的空中通衢,对于多种多样的人员往来、交流需求,发挥着何其重要的作用。
“从空客A340到波音777、空客A350,见证越来越现代化的客舱”
“我们很顺利地在浦东机场转机了,不过很可惜,没能看一看上海这座城市,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会儿能从哪个角度看到上海市区?”不久前的一次“上海—阿姆斯特丹”航班上,东航客舱部劳模导师、客舱经理宫宇航,收到了一对澳大利亚夫妇的如是求助。

宫宇航(右二)与乘务组同事们服务自大洋洲出发、由上海中转前往欧洲的东航旅客(东航客舱部供图)
原来,这对夫妇购买东航的联程航班机票,从悉尼飞抵浦东机场、再中转前往欧洲休假,回程也是搭乘东航的“罗马—上海—悉尼”中转联程航班。获悉旅客的需求后,宫宇航向机组做了咨询,然后为旅客说明了航班起飞后、预计可以通过舷窗远眺陆家嘴壮丽天际线的方向。东航乘务员的细心热情服务,与舒适的客舱设施、可口的航空餐食,让夫妇俩连连点赞,表示这次期待已久的旅行,选择搭乘东航,确实是选对了。宫宇航也不失时机地告诉旅客,这次他们搭乘的是东航的波音777旗舰机型,而“罗马—上海”回程航班,又能体验东航另一款配置最新一代客舱服务系统的空客A350客机。
从亚洲航点中转、连接大洋洲与欧洲的“袋鼠航线”,是全球民航业历史最悠久的枢纽中转航线市场之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东航在国家各种政策的支持下,积极完善枢纽中转服务,东航主基地上海,已经实现了24小时转机免办边检手续、部分国家旅客144小时过境免签等诸多便利国际中转旅客的举措,东航也以此为契机,推出了旅客在始发航站一次性办理各段登机牌、行李直挂终点的上海中转服务。与之相呼应,则是越来越设备完善、服务精彩的客舱乘坐体验。这样的精心耕耘,让东航在包括“袋鼠航线”的空中丝路中转服务市场上,赢得了越来越多旅客的认可与选择。
作为一名在东航客舱岗位工作多年的劳模导师、业务骨干,宫宇航见证、亲历了东航空中丝路的不断延伸。她曾经参加过东航“上海—罗马”航班的开航。早年,执飞这条航线和其他更多欧洲航点的,常常是东航之前的空客A340宽体客机,随着“一带一路”的客流不断成长,东航的机队也不断更新,如今,更先进更舒适的波音777和空客A350等现代化客机客舱,正成为东航乘务员为“一带一路”旅客送上优质服务的舞台。
“埃博拉医疗队包机,近48小时,不下机、不换组”
坚守、忙碌于空中丝路客舱岗位的东航乘务员,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日常的商业航班与有着既定规划的包机任务,还可能因为各种突发情况,而受命紧急起飞、执行任务,本文开头的埃博拉医疗队包机,正是其中之一。东航客舱乘务七部客舱经理张春峰,便曾经在当时保障包机,护航医疗队远赴西非的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

疫情期间,张春峰和同事们身着防护服,接运海外中方人员回国(东航客舱部供图)
由于我国与西非并没有直飞航线,所以包机需要在欧洲航点经停后,再前往弗里敦,一方面是疫情告急,一方面是要避免疫情自海外输入,所以无论去程或者回程,在长达近48个小时的往返航程中,张春峰和乘务组同事们坚持“不下机、不换组、境外不配餐”,仅仅是轮流小憩。考虑到我国驰援当地的医疗队员们,在疫情严重的塞拉利昂会面对更多的威胁,乘务组还尽量省下原本机上配的机组餐送给队员们,宁可自己在回程饿着肚子。
随着国人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有着越来越活跃的身影,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航乘务员们,也有了越来越多紧急出发的使命担当——
2017年国庆之夜,东航包机第一次跨越大西洋,从加勒比海岛国安提瓜和巴布达,接回刚刚经历21世纪最大飓风灾害的当地中方人员,乘务组连续坚守两天,守护同胞的回家之路;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发生之际,东航包机飞赴马尔代夫首都马累,接运在当地施工的中方人员,回国的航班上,面对乘务组的热情问候,工人们也兴奋地告诉乘务员“降落时看到那座跨海大桥了吗?那是我们造的”;同年春,东航执飞我国首个援外抗疫专家组包机,赶赴意大利,为当地抗击疫情提供专业支持……
站在“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的节点上,伴随行业复苏,东航的空中丝路网络正在延伸到越来越多的新航点,而在飞向全球的飞机上,东航的客舱乘务团队,也正在开启新的航程。(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