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胡夕姮 报道:进入七月,暑运开启,民航业持续复工复产,东航单日航班量已恢复至1600余班以上。7月4日,东航上海进出港航班数量突破200班,创4月以来新高。
在上海进出港航班逐步恢复的背后,东航技术公司机务团队始终承担着飞机维护、确保飞机处于良好适航状态的责任。尤其是公司的党员们当先锋、做表率,亮身份、见行动,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前期已解封超过260架飞机的基础上,他们计划在7月继续解封80余架飞机,以迎接上海“回暖”客流,为暑运作好充足准备,为航班生产保驾护航。
亮身份、见行动,党员先锋守住机坪一线
3月31日,上海市发布浦西地区实施全域静态管理的通知,随后在4月5日,宣布进一步升级疫情防控措施。至此,上海机场的进出港航班按下“暂停键”,虹桥机场80余架东航、上航客机转入停场封存状态,原本忙碌的机场滑行道和起降道变得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飞机一旦暂停运行,机务工作会立刻进入忙碌状态。根据飞机设计原理和航空器定期检查规定,停场飞机分别要在停止运行的第7天、第14天、第30天、第60天开展定期检查,这通常被机务工作人员形象地称作“7天一小检,14天一大检”。
为了保证停场期间飞机满足适航条件,东航技术公司虹桥维修基地的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纷纷主动向党组织递交申请,表示愿意在封控期间驻守机坪、开展定期检查工作。经过党委选拔,技术公司最终从虹桥维修基地各个班组中抽调骨干业务人员80余人,组成了空客航线和波音航线的两个临时班组。

邱步云所在的波音班组
来自波音航线一分部的党员邱步云是波音临时班组的组长。自3月31日起,他和同事们在机库驻守近50余天。从进出港医疗、物资航班保障到飞机定期检查,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不怕吃苦、坚决完成任务”的精神,带头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
所谓“7天一小检,14天一大检”,其实包含着纷繁复杂的检修项目:小检包括放油、放沉淀、外部目视检查、通电测试等,单架飞机的小检大约需要半天时间;而大检在小检的基础上加入了飞机试车、拖机等项目,单架飞机检修时间大约需要一整天。对于停场时间久的飞机,机务工作人员还要拆除水滤设备,封闭所有暴露在外的机械孔洞,为发动机套上“保护罩”,旨在防止航空器受到外部环境侵扰,这被他们叫做“封机”。

邱步云检查飞机起落架、轮胎
邱步云说,虹桥机场共有30余架波音客机停场,其中不乏波音777/787等大型客机。每一次的飞机检查都要对照手册工单逐项清点,往往要在烈日下围着1架飞机走上30到40圈。由于班组成员人数有限,在封控期间,每人都要从早到晚满负荷运作。
面对艰难的工作环境和激增的工作量,邱步云等党员干部以毫不退缩的战斗姿态,挺身在前、冲在一线,真正做到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哪里最吃紧,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担当”。在飞机检修中,试车、拖机这些条件最恶劣的工作都是党员在完成,每天的第一班岗和最后一班岗也是党员在操作。皮肤被晒得通红,制服早已湿透,纵使热浪重重,他们也要守好安全关口。
披坚执锐、攻坚克难,党员带队火线驰援浦东
来自东航技术虹桥基地空客二分部一组的党员严翔属于空客临时班组。封控期间,他的工作状态与波音班组同事基本相同。

严翔所在的空客班组
由于上海浦东地区实施全域静态管理较为仓促,浦东机场的停场飞机量是虹桥机场的数倍,于是东航技术公司计划从虹桥基地调集人手支援浦东。严翔说:“我们从新闻上知道当时浦东疫情严重,那边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但是在人员报名的时候,我们的党员同志没有一个人退缩,都主动报名自愿前去支援。”
在出发去浦东之前,这个由10人组成的临时班组围坐在飞机维修机库,召开了第一次部署动员会。会上,班组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提前研究工作任务,将最关键、最吃紧的岗位交付党员、团支书、班组长,由他们带领青年员工完成后续任务。
一夜转场到浦东后,临时班组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定检工作当中,攻克急难险重的任务,疏通业务难点堵点。其中,党员争分夺秒抢时间、抢进度——白天带领团队连续作业,晚上召集业务骨干提前排布第二天的工作计划,还利用午餐和晚餐时间,与青年员工一对一谈心,为他们舒缓因长期封控而产生的焦躁情绪。

严翔
4月中旬,挺过了工作最繁忙、防疫压力最大的半个月后,临时班组终于迎来了从武汉天河机场出发的东航武汉公司支援队伍。此时这支以党员骨干为核心的临时班组已经连续在浦东奋战9天,共封存飞机11架次、保障援沪医疗队航班39班次。严翔说:“最温暖的是,来自武汉的机务兄弟一下飞机就握住了我的手,说请我们放心,他们后续会接手工作。在最难的时刻得到帮助,我们不少同事听完都流下了眼泪。”
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党员引领青年员工成长
临时班组中不乏青年员工的身影,一批批新生力量因此快速成长。他们大多是90后团员,有些刚刚从事民航业不到五年。但在临时班组成立时,他们都主动要求站上生产保障的最前沿。
由于飞机定检工序精细、项目复杂,许多青年员工尚未接触过部分定检科目,无法独立完成全套工作流程。面对这种情况,驻场班组中的党员干部每天晚上在居住地组织召开业务研讨会,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为青年员工讲课,并在第二天的实践过程中操练演示。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青年员工们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此外,班组还邀请老党员们线下上党课、讲党史,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学习上级精神,带动青年员工向党组织进一步靠拢。

刘豪(左)严翔(中)顾佳乐(右)
空客班组的老党员刘豪和青年员工顾佳乐就是这样的一对师徒组合。从4月初开始,他们“结下对子”,手把手传帮带”,构建了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刘豪2004年从部队退伍加入东航,是一名有着19年党龄的老党员。刘豪说:“原先人手充足,很多工作可以慢慢教,但现在人手紧张,工作强度大。在党员带领下,青年员工快速学习专业知识,主动发现问题、拓展业务,反而成了他们锻炼自己的绝佳时机。”顾佳乐说:“2020年初,我在疫情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时就做好了承担党员职责的思想准备。现在公司需要我在岗位上发挥专业技能,我必须快速提高能力,付出更多努力,加快成长的脚步。”

刘豪
波音班组的党员秦岗表示,在东航技术公司,青年员工向老党员学习、向党组织靠拢的氛围一直十分浓厚。公司党员将一直同基层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他们向专业技术的高地前进。
凝聚合力、复工达产 基层党组织筑牢战斗堡垒
5月中下旬,上海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援沪医疗队启程返乡,客改货航班需求旺盛,虹桥、浦东机场进出港航班量逐日上升。驻守机坪的临时团队在轮班修整后,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解封飞机”上,为公司后续恢复常态化生产运行作准备。

应雅谷检修飞机发动机(本文图片均由东航提供)
其中,波音分组负责东航在虹桥机场停场的所有波音787机型飞机。党员应雅谷主动承担起了解封飞机过程中最辛苦的“注油”工作。787机型是大型宽体客机,每架飞机有起落架、机翼等5个注油站位,每个站位又有200多个注油点。机务维修人员要对照维修手册,逐一往传动器、起落架等机械结构中加注机油,不能有任何一处遗漏。应雅谷右手举着注油枪,左手拿着手电筒,整个人钻进飞机中,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在全班组的努力下,他们仅用时3天就完成了5架停场787机型的解封工作,保证飞机及时调机转场至浦东执行生产运行任务。
应雅谷说:“战时守住阵地,每个党员都责无旁贷。我们曾组织学习上海市委发布的《致全市共产党员的公开信》,信中提到‘尽锐出战、持续奋战’。我们作为机务工人,要在党的团结带领下,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迸发出磅礴力量。”
6月1日,上海正式解除全域静态管理,刘豪也结束了为期60天的驻场工作。他原本计划在5月中旬换班回家,但是为了做好工作衔接,他自告奋勇多留了半个月。在此期间,他以带班形式帮助新一批到岗人员熟悉“阔别许久”的工作环境,找回工作状态,确保飞机定检工作不因“手生脑生”而出差错。他说:“我是老党员,多留半个月是应该的,这是东航机务精神的体现。”
7月5日,东航技术公司团队再次解封9架飞机。在烈日骄阳之下,班组的党员干部继续奋战在机坪一线,迎来送往一架又一架航班,确保运行生产平稳有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进取”,刘豪口中的东航机务精神,正在党员们身上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