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文能武,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体技能当属空保支队的翘楚;
他们,藏龙卧虎,本领的背后是不断摸爬滚打的“华山之路”;
他们,义无反顾,保障急难险重航班应对突发事件非他们莫属;
他们,势如破竹,任凭艰难险阻也无法抵挡干霄凌云的脚步。
山航空保支队凌云特战队组建于2016年6月,是以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为基础,以综合格斗、巴西柔术、泰拳、散打等实战训练为重点,以法律法规等掌握理论知识为依托,打造的一支民航反恐处突的重要精兵队伍。



凌云特战队自组建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次在民航地区级岗位大比武中取得体技能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在重大航班保障中担任重要力量。2018年9月,凌云特战队获评全国民航青年文明号荣誉。今年,在山航团委和民航团委的推荐下,荣获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层层选拔,“凌云”发轫 “我们就是刀尖”
“如果说我们空保支队是保护旅客的一把刀,凌云特战队就是刀尖,最先触碰敌人,插敌人的时候也是插得最深的。”
“特战队的名字当时想了好几个,当时是看了一部电影《壮志凌云》得到的启发,想着就叫‘凌云’吧”。

本文图片均由吴蒙/摄
2016年,山航空保支队在青岛大队先成立了飞豹特战小组,作为一个试点单位,2017年3月,在报空保支队党委研究后,整个支队按照1:10的比例,综合实战技能、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内容选拔出了一批能力过硬的队员,调整为现在的凌云特战队。
入选凌云特战队要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初期主要是针对体技能素质的考核,考察的是空保支队平时的训练内容,一共有六个科目,原则上凌云特战队的队员都要达到90分以上,这是“及格线”,但“他们基本上都是满分”。在基础考核之外,又开展了一些实战搏击的竞技选拔,通过这种PK的形式来选拔出优胜者。
体技能素质是基础,政治素养也得过硬,要综合能力强。凌云特战队第一批选拔出了12名队员,成立至今已经有101名队员了,队伍逐渐壮大,入选门槛却不降低。凌云特战队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十分严格,队员的平均年龄基本都在25岁左右,最小的年龄在23岁,一般都会从团员青年里面发展,“要选一些表现好的骨干”。
能力的提升没有“钟南捷径”,出色的体能以及“一招制敌”的本领背后是一次次的苦练实干。凌云特战队除了平时的日常训练之外,在每个季度会安排一次集训,集训时长为一周。这一周的时间不会给特战队员安排飞行任务,全程用来进行专项训练。训练内容主要涉及综合格斗相关,包括地面击、站立击、控制与解脱,还有一些体能的补充练习,晚上还会安排“晚自习”供队员们进行理论学习或实战演习。
另外,空保支队还会联系地方的搏击俱乐部组建专门的培训班,邀请一批在国际国内都非常有名的教练,去教授队员们一些专业的格斗动作,涉及巴西柔术、泰拳、散打、以色列的马伽术等多种世界先进的格斗技法。因为队员们主要是在飞机客舱实施保护,针对这种小空间的格斗状态,还会请专业机构帮队员们设计很多小空间特情处置课程,帮助队员们在小空间范围内有效控制不法分子,在避免伤及旅客的同时也能保障自身安全。
斗智斗勇,先礼后兵 能动脑解决就不要动手
凌云特战队不是非得要用自己的武力去解决问题,更是要用智慧去解决。一方面希望学到的功夫在航班上“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也要让“好钢使在刀刃上”,本领学到手后要合理的运用,不能滥用。
处置发作的精神病旅客、解决醉酒旅客闹事,再到解救人质、近身搏斗对付劫机、炸机等非法分子等等,这些都是旅客眼中“啥也不用干,还能天天免费坐飞机”的空保人员的职责所在。飞行过程中安然无恙最好,可一旦遇到突发险情,他们必然冲在第一线。
近些年民航内发生旅客在空中精神病发作的事件有好几起,有的是造成非法干扰事件让飞机迫降,有的甚至还会劫持乘务员、袭击旅客……作为空中旅客的安全员,有时他们需要采取强制的武力手段来保障安全,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也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地用智慧解决问题,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在一次航班中,一名情绪失控的旅客肆意冲击驾驶舱,特战队员早早地发现异常并迅速反应将其控制。“当时确实比较危险,旅客距离驾驶舱门也就2米左右。”该旅客不断大喊大叫进行反抗,严重影响了客舱秩序。特战队员便当起了“心理辅导员”,通过与该旅客聊天来平复其情绪,并得知他是因为情感上遇到问题,才做出了这种不理智的行为。“最终事件得到圆满处置,不仅飞机上的旅客特别是头等舱旅客对机组的快速反应处理给予了高度赞扬,连涉事旅客也对我表示了感谢。”
“我被绑架了。”一次航班上,一位旅客找到特战队员说自己被同行的人绑架了,一撩衣服身上全是被打的痕迹,想到如果硬碰硬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飞行安全,特战队员冷静思考后安抚旅客说:“你回去坐,我来帮你”。表面上不动声色,却暗暗地关注着劫持人员一行的一举一动,同时立即联系好机组人员制订处置方案,然后再联系好落地机场公安。飞机安全落地后先安排被绑架人员一行下飞机,然后在地面将其成功控制,让不法分子毫无反应时间和反抗机会,顺利解救人质。
一名合格的空保队员除了具备过硬的体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观察能力,能够在客舱中一眼发现可疑人员,把危险控制在源头,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也能保持头脑冷静,与其他机组人员紧密配合化险为夷。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好经验要分享
山航空保支队党委为支持队员们的爱好发展,创新出台了业余技能“小专家、小能手”评选活动。凌云特战队自然不甘落后,纷纷拿出自己的“拿手绝活”,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促进了整个组织的发展。
凌云特战队队员中有的是六岁习武,跆拳道黑带;有的是健身达人,自学考取教练资格;有的擅长长跑,参加过多次的国际性比赛;有的爱好健美,在全国性比赛中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还有两位队员考取了博士在读,吹笛子、画画、视频拍摄……个个“身怀绝技”。不仅仅停留在爱好上,队员们总是先将自己的爱好学精吃透,然后不遗余力地分享给自己的队员。比如取得了健身教练资格的队员,并不会出去接私教的活儿,而是给自己的队员当教员。“因为队里经常会有体技能课程,正好自己也爱好健身,便想着学会之后分享给大家,用正确的训练方式避免受伤,自己也能得到提高。”初衷难得,考取健身教练的资格也并不容易,队员们一般都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一点点的学习积累来发展自己的爱好,既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有时还要自费去学习。
此外,凌云特战队还成立了电子计算机、羽毛球、乒乓球、摄影、书法等多个兴趣小组,帮助有相同爱好的队员们互相学习交流。“凌云微视”小组就是以队员兴趣爱好为基础,为他们搭建的个人价值实现和能力展示的平台。由团委带领,通过小组系统化的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包括视频拍摄基础理论、拍摄技巧、素材收集整理、后期剪辑等,激发他们学习工作热情,让队员带着兴趣学习,带着兴趣工作,达到促进中心工作、促进自身成长的目的。
凌云特战队队员既要做团员青年里面的“优秀”,还要将好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促进整个空保支队蓬勃发展。有些训练课程虽然只面向凌云特战队员,但他们总是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队里的其他队员,这也是空保支队所希望看到的。挑选出一批优秀的队员组成一支精英队伍展示出来可能更吸引人,但凌云特战队队员在学到本领后会回到自己原来的班组中,将专业技能教给他人,辐射带动整个支队的发展壮大。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爱心公益一直在路上
多年来,山航空保支队已建立了多个公益品牌,捐资助学、志愿服务、慰问孤寡、环保公益等活动日益深入人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凌云特战队是诸多公益品牌中最积极的一支力量。
“爱心厨房”是由一位凌云特战队员发起的为白血病患儿家庭专门开设的慈善活动。虽然“爱心厨房”存在于仅有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中,但却是一个温暖人心的大家庭,这里汇聚了各地到济南来求诊白血病家庭,成为很多白血病患儿家长心灵的慰藉之所。该队员充分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仅给患儿们制作特殊餐食,给厨房带去必需品,还会通过义卖,帮助重症家庭筹集钱款。作为发起人,他还动员同事参加到公益活动中来,许多凌云特战队队员都参与其中。采访前,队员们表示刚去趵突泉参加了一个义卖锦鲤的活动,为患重症的儿童筹款。
公益爱心活动贵在持之以恒。今年7月,河南省遭受特大暴雨,郑州市及周边县市遭受严重内涝,积水泛滥成灾。“爱心厨房”积极为灾区筹集抗洪救援物资,考虑到物资需要紧急搬运,尽快发往河南灾区,凌云特战队员积极响应支队号召,临时组建“救灾物资搬运工作小组”,队员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其他单位志愿者们一同搬运救灾物资,装车后当天运往河南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心中有梦,手中有力,脚下有泥。就是这样一群铮铮铁骨的“硬汉”,却充满着温情与爱心,有力度,亦有温度。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
凌云特战队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
心有信仰,方可步履铿锵敢担当。
对山航忠诚,该上的时候勇敢,有需要的时候奉献。
“除夕那天,正打算和女朋友一起回家过年,突然接到送医疗队去武汉的任务,肯定是义无反顾的。”那是山航送医疗队驰援武汉的第一架包机,凌云特战队的队员光荣地接到了这项任务。“飞机上所有的医护人员都穿着同样的装备,从飞机上看窗户外面,武汉市的大街上没有一辆车,落地后的机场也是空的……”武汉封城,戒备森严,当时的疫情形势十分严峻,谁也不知道这将会是怎样的一段“旅程”,“真的很紧张,但是必须上”。
“不讲理由,心甘情愿。”
“我们队员当时都是写了好多封请愿信的。”
“我觉得我们队员在疫情期间的表现真的挺可爱的。”
近年来,凌云特战队多次代表山航参加华东、西南和新疆地区航空安全员职业技能竞赛,多次荣获团体一等奖。先后完成了十九大、70周年大庆以及建党百年等重大安保勤务,成立凌云战疫先锋队,英勇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圆满完成武汉物资运输、医疗队运送、国际高危航线保障等特殊任务,被民航局公安局授予集体三等功。
经过几年的历练与培养,凌云特战队共有25名队员履职在班组长岗位,23名队员成为业余技能“小专家”“小能手”,43名队员承担着教学任务,其中7名队员还入围局方空保专家人才库,个别队员还走上了管理岗位,充分体现了“凌云特战队”在人才培养和岗位建功方面的突出作用。
彼此成长,彼此成就。正是队员们这些星星点点的荣光汇聚成了一支队伍的荣耀,也正是有这份荣耀的滋养,凌云特战队的队员们一直执着地生长着。
“小伙子,你们的这个工作真好,啥也不用干,还能天天免费坐飞机。”曾有旅客这样“理解”他们的职业。“无用武之地”对他们来说常常又是被旅客所期待的,因为那意味着安然无恙,一路平安。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作为空保队员,需要保密的内容很多,对外展示的内容很少。相对于驾驶飞机的机长、与旅客交流互动的乘务员,一趟航班下来他们总是被误解没有作为,但默默无闻的背后却有着非比寻常的安全重担,肩负在身,有着摸爬滚打的苦学实练,时刻准备着。(《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马以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