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入夜后的连绵细雨一直下到了天明,仲秋时节的早晨已经颇有凉意,时钟指向6点半时,特种车队的党支部书记、队长金钊已经在机坪上巡视了一大圈。廊桥机位、东机坪、北机坪,凡是有特种车队操作和停放的地方,他都要停下来认真地检查一遍。自1990年入伍到空军部队汽车场务连,已经和各种车辆打了31年交道的金钊早已与车辆建立起了极深的感情,形态各异的特种车辆仿佛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吉林机场集团地服分公司特种车队是一支活跃在长春机场机坪上的一线保障队伍,摆渡车、平台车、客梯车等庞大笨重的特种设备忙碌穿梭在航班运行保障现场。深受队伍带头人金钊的影响,加上35%的员工有部队服役经历,这支队伍处处显露着部队的传统和军人的本色。在上级党委和特种车队党支部的带领下,特种车队逐渐成长为机坪上一支能打硬仗、敢打胜仗的队伍。
投身军旅筑梦机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钊出生于1974年,1990年入伍到空军部队,1992年入党,服役期间荣立了三等功。“为中华振兴,为民族富强,炼铁翼神箭,铸蓝天长城”,《中国空军进行曲》的歌声时常在他的嘴边哼唱。四年军旅生涯为他打下了厚重的人生底色,每天凌晨3点的航前准备,每次出车前的一丝不苟,每次布置灯光时的严谨细致,每次发生异常时的深刻反省,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烙印。蓝天铸魂、安全第一,深深映刻在了他的脑海里。时至今日,他仍然将“思想集中,严守规则。车况良好,平稳起步。精准对接,不轻意倒车”的26个字做为对特种车辆操作员的重要告诫。部队时期的砥砺磨练,熔铸了他听党指挥、热爱本职的坚定信念,培育了他坚韧勇敢、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养成了他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1994年,金钊复员来到了吉林机场集团(原民航吉林省管理局)车管处,历任驾驶员、分队长、副队长、队长等岗位,并坚持将在部队时期形成的信念、意志和作风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始终保持着百折不挠、坚毅勇敢的军人本色。
早在职业生涯的伊始,金钊就说:“从到单位的时候开始接触特种车辆,很新鲜也很喜欢,感觉能够近距离地保障飞机是一件神圣的值得骄傲的事情,我觉得这里就是我的战场”。无论是对接飞机、运输旅客还是接送员工,他都把安全行驶放在第一位,每一次出车前检查、每一次观察瞭望,每一个操作动作,他都谨慎细致、一丝不苟。在此期间,他安全行车近10万公里,从未发生过任何责任原因的交通事故。2003年,他被任命为车队的副队长。
以企为家忠诚担当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2005年,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投运在即,仍在建设中的新机场硬件设施尚未完善,车队人员配备不足,金钊和同事们提前两个月来到龙嘉机场。当时机场还到处是工地,他们早上带面包和矿泉水去,夜间很晚才回家吃晚饭,在泥土地里奋斗了一个多月,终于监督协调车库按时按质建成,特种车辆及时运送到位。
8月26日夜晚,大房身机场灯火通明、人声喧动,搬迁的车队集结成一条长龙,在夜幕星空之下蜿蜒向龙嘉机场开进,吉林民航的发展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8月27日,当第一架航班平稳顺利降落在龙嘉机场时,金钊的眼圈湿润了,对于一个把企业当成自己精神家园的人而言,那是他感觉足以终生骄傲的荣耀时刻。
当时场内和场外车辆尚未拆分,金钊还负责空港运输公司的组建和前期筹备,他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争取把资质、车辆、人员等各方面工作准备充分。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和肾病,但即使是在10个月的住院治疗期间,他心里依然想着如何做好工作,身体刚刚有所好转就返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2007年金钊被任命为地服公司特种车队副队长(主持工作),他深知责任更大了、工作更多了,在部队期间形成的意志品质和工作作风一直激励着他,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航班运行保障工作中,24个小时和同事们摸爬滚打在机坪运行保障的第一线。带领同事们成为能操作多种车型的全能工,带领同事们在机坪上奔跑着保障航班,在此期间特种车队连续四年被吉林机场集团评为先进集体,先后四年被集团公司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2015年由于糖尿病情加重,医生告诉他病情已经到了尿毒症晚期,?每天要靠四次透析治疗维持生命。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面色变得焦黑、身形急剧消瘦的他仍然一心想着工作,只要一听到工作情况就立即联系、落实和布置;2017年8月,在与病魔积极斗争了数年后,他得到了肾移植手术的机会。经历过重重考验和磨难,他靠着坚强意志和信心挺过了难关,手术后恢复情况较好,目前每天两次服用药物来维持身体各项指标的正常。
锤炼队伍带出精兵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看到特种车队35%的员工有在部队服役的,金钊分析情况、因势利导,把在部队中锻造出的信念、意志和作风融入到了带队伍的过程中。他在反复思考后,和支部委员一道为特种车队确定了“打造机坪上忠诚、团结、爱岗、专业的战斗团队”的建设愿景,并提炼出“2-4-8”工作措施,即“夯实两个基础、开好四个会议、8S管理”。
“夯实两个基础”:一是加强政治思想建设,突出政治和思想建设,在工作实践中锻炼令行禁止、严谨高效的队伍;二是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不动摇,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将目标指标分解到岗位和员工,有效管控风险58项、累计车辆设备病例1300余条。
“开好四个会议”,通过提高会议的效能,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传递网格。每天上岗前召开班前会,做好交接工作、设备性能通报、传达上级文件;每天出港航班结束后召开班后会,总结一天的保障经验、梳理问题、查找不足;每周召开周例会,传达落实上级讲评会要求,分析现阶段运行特点;每月开展月例会,总结运行经验、查摆问题短板,布置重点工作任务。
“8S管理”,在借鉴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基础上,增加“安全、节约、学习”内容,将环境整洁、精神面貌、工装服饰、语言规范、风险防控等作为部门现场管理的重点,将每一处细节抓紧抓实。

守正出奇勇于创新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金钊不仅是带领队伍冲锋陷阵的英勇带头人,更是勤于思考善于谋划的基层管理者。鉴于日常管理的现状,他和支部委员共同提出了“1-3-4-5”模块化管理方法,即一个愿景、三个目标、四个建设、五个板块。通过拆分管理要素简化和降低任务复杂性,以较小的精力耗费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完整、高效和优质。
针对特种车辆与飞机对接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他带领同事们给平台车安装了远红外线距离探测仪,此次创新荣获了首都集团2013年度管理案例三等奖;在此基础上2019年成立研发小组,研制了“安全对机自主防撞警示系统”,雷达传感器探测前方障碍物时自主刹车,并通过语音警示功能提醒驾驶人员。实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有效提升了飞机对接的安全裕度。
鏖战疫情严守“门户”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金钊带领特种车队盯紧盯牢“外防输入”的国际航班和转运旅客保障,加强组织领导,持续跟进学习,累计保障航班8.05万架次、国际航班60余架次、国际旅客3.6万余人次、运输防疫物资312.9吨,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在他的带领下,党员和退伍军人纷纷书写《请战书》,表达守住空港“门户”阵地,守护家乡父老安康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在接触风险较高的国际航班保障作业中,党员和退伍军人带头冲锋到最前线,用一次次精准的航空器对接、平稳的地面运输、细致的消杀消毒,构筑起牢固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防线。自疫情防控以来,先后有三名积极分子光荣入党。
2021年9月9日,长春机场开通了首条直航欧洲的货运航线,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是对空港“门户”“外防输入”的又一次重大考验。接到保障任务后,特种车队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党员和退伍军人积极踊跃,带头学习B777-200“客改货”机型的结构特点和其它机场保障经验。党支部细致分析疫情防控、舱门对接和平台传输等风险点,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不断细化国际航班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先后开展了4次疫情防控和业务技能培训,组织了3次特种车辆全流程实操演练。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退伍不改军人本色,民航精神世代传承,老兵金钊和他的特种车队用顽强和奉献诠释和践行着民航人忠诚担当、攻坚克难的理想和信念,用实践和奋斗让新时代民航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熠熠生辉!(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