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代兵报道:9月24日,中秋假期刚刚过去3天,西部航空收到了旅客苏女士专程送来的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危难之时·及时相救·无私奉献·真情相助”,表达对西部航空工作人员的由衷感谢。当苏女士见到当日航班抵渝后全程陪护她的地服人员杨洋时,一下打开话匣子,谈起自己中秋节(9月21日)当天搭乘西部航空PN6412从南昌飞到重庆的经历,对执行当次航班全体机组和地服人员杨洋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西部航空“紫真朝夕”班组成员杨洋与旅客苏女士合影(邱申迪 摄)
据苏女士介绍,中秋当天她独自搭乘PN6412从南昌飞往重庆与父母团聚。航班起飞后,苏女士自觉不适,告知乘务组后,首先服用了自备药物希望不适情况能得到缓解。乘务组报备机长同意后,贴心地为苏女士调整了座椅,在保证安全带系紧的情况下让苏女士平躺休息。平躺休息了约30分钟,苏女士自觉不适仍未得到缓解,全身乏力,作为从医人员的苏女士判断,自己或出现了电解质紊乱症状,于是再次向乘务组报备自己的身体状况。
乘务组在广播寻找同机医护人员无果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报备机长,请示是否可以配合苏女士的自我诊断,启用应急医疗箱中的生理盐水,提供给苏女士饮用以补充电解质。执飞机长了解情况后同意使用生理盐水,并立即向公司航班运行控制中心报备,申请协调飞机提前落地及协调机场急救支援。
“在之后的飞行过程中,因为我全身乏力的症状还是非常严重,所以乘务组配合我的要求,安排我平躺休息,以保持身体舒适;同时,乘务组安排了专人对我全程陪护,并结合我的自我诊断,为我测量血压、安排吸氧等。”苏女士回忆道。
最终,当次航班于当日16时27分抵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比原计划抵达时间提前了13分钟,飞机滑至指定停机位后,早已在地面等待的机场医救人员立即上机对该名旅客进行初步诊断。随后,由西部航空地面服务工作人员杨洋协助医救人员,用担架将苏女士抬下飞机,送上救护车。“在此后的2个多小时里,杨洋全程陪同和协助我,帮我办就诊手续、通知我的家人、按照医嘱帮我买补充电解质的水果……还在我妈妈赶来医院的过程中,一直保持跟我妈妈的联系,随时告知我妈妈我的身体状况、安慰和开导我妈妈等。”苏女士如是说。
当天下午18时40分左右,苏女士的身体状况好转,母女俩在杨洋陪同下,返回机场提取行李后回家团圆。 “作为民航西南地区服务质量品牌先进单位紫真朝夕班组的一员,我所做的其实只是每天数万计民航人都在做的,急旅客之所急,做旅客之所需。西部航空全体工作人员都和我一样,保持着初心,秉承公司灵活·多选·暖心·高效的服务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真情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杨洋如是说。
据介绍,西部航空早在 2017 年开始就已经就建立完善了空中急救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在实际飞行中,一旦遇到旅客在机上突发疾病,公司各岗位人员可以快速、积极、稳妥开展服务保障,空地联动协同,为旅客争取宝贵时间。
“生命至上”是中国民航始终秉承的原则,近年来,民航局党组更高度重视提升服务质量工作,要求全行业牢固树立“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理念,坚决落实飞行安全和真情服务。在海航集团党建引领下,西部航空一线人员切实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首要服务考虑,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切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