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敏杰(左二)和同事们开展应急演练
钻研业务,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是民航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Ameco杭州分公司技术支援分部高级工程师唐敏杰的职业追求。
唐敏杰,199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专业,20余年来,他专注于航空安全、专情于钻研业务、专心于技术创新,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肩负43架飞机的空调、防火、起落架、引气等飞机机电系统的技术管理责任,处理过几千例故障信息,大家都称呼他为“大唐”。
同事黄磊说:“‘大’意味着技术能力NO.1。技术上他说了算!”
唐敏杰因其精湛纯熟的技术能力、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敢于创新的工作精神,被评为了中航集团2019年度“劳动模范”。

唐敏杰在查阅资料
专注于航空安全,23年间没发生过一次差错
1997年,大学毕业的唐敏杰怀揣着对民航事业的向往,加入了浙江航空公司,正赶上中国民航创下了当时世界民用航空史上安全飞行的最好纪录,与此同时,世界民航界却不断出现安全事件。“别人生病我吃药!”这是当时的中国民航维修业未雨绸缪地给自身开出的“处方”。入职之初的大量安全警示教育案例深深震撼了他,使他深刻意识到安全是第一位的,对待工作必须严谨细致,管控好每个细节,确保安全第一。某次,一架飞机在地面遭遇冰雹,“大唐”是当天的值班员,通过现场传回的照片,他发现此次冰雹袭击的情况比较严重,通过对比历年数据,发现这是杭州分公司遇到过的最严重雹击事件,根据数据分析,他判定损伤超标不能放行。在参加工作的二十余年里,经他手处理过的故障信息从未发生过一次差错。“大唐”时刻将安全挂在心中,严守红线底线,用科学严谨的作风,管控好每一个工作细节的,确保航班的安全准点运行。

唐敏杰在工作现场
专情于钻研业务,没有处理不了的故障
保障航空安全,不仅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更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
“系统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注重积累、善于归纳。”这是领导、同事们对“大唐”的公论。能够获得这样的评价,背后少不了辛勤的付出。部门经理陈磊说,“大唐”电脑里的“货”不少,十几年前厂家信息他都有,有一份“唐式”数据库。
从学员、机械员、系统工程师,再到高级工程师,一路走来,“大唐”钻研业务的劲头始终没有放松。他对自己负责的6个系统都烂熟于心,他所负责的起落架系统,是飞机上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某次,一架飞机连续几日间歇性地出现前轮转弯故障信息,“大唐”作为该故障专项排故小组的主要技术人员,面对排故手册构型错误、地面无法模拟、无法量线隔离等重重困难,他都想方设法一一克服,最终通过判读故障代码和深究系统原理,他从技术上判断故障是由前轮转弯液压控制组件的传感器提供了错误信号导致的。按照“大唐”的精准定位,经过排故小组的仔细排查,最终发现了传感器对应的连接插钉存在虚接情况。通过修复,故障得以彻底消除。
此外,杭州分公司首次更换全套起落架、首次更换滑动筒、首次完成“巴克豪森检查”都在“大唐”的负责下顺利完成。

唐敏杰在工作现场
专心于技术创新,没有什么不敢想
敢于创新,敢于超越,敢于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是“大唐”的一个突出特点。
10年前,某系列飞机发动机引气系统可靠性比较差,经常导致航班延误。为尽快解决该问题,作为引气系统的负责人,在“大唐”的力荐下,杭州分公司在民航业界率先引入了引气健康性测试。此后的10年间,机队引气系统的可靠性一直得到了有效保障。
每年夏季,杭州机队的空调系统都会受高温、柳絮和沙尘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进入故障多发期。地面空调制冷效果差、空调过热失效等故障严重影响着旅客体验的舒适性。为保证空调系统的高效运作,就要缩短清洁间隔,但这样又将大大增加维护成本。为彻底解决该问题,在“大唐”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历时2年完成了40余万条的空调系统相关数据采集和分析,顺利研发出了“飞机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系统”的空调性能监控模块。该模块运用数据分析模型对空调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排序,能够提前发现空调部件的性能衰减,处理故障于萌芽之中。该系统已获得多项国内和国际专利,为保障机队安全和正点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项目被中国民航局专家评价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系统已被应用到国航一百多架飞机的空调系统性能监控上,每年为公司节约维修费用数百万元。
“大唐”是Ameco杭州分公司众多工程师将个人理想同公司发展紧密相连,共成长、共发展的一个缩影和真实写照,也是Ameco人把 “做手册公司、做手册员工”的安全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牢牢把握飞行安全底线,强化红线意识教育,把安全生产要求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中,是所有Ameco机务人共同秉承的机务精神。(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