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李周翔 报道:4月30日,东航MU749西安—武汉—悉尼的漫长旅途中,意外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密闭的客舱内,不同国籍的人们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紧密相连,共度危机。

机组抢救中(东航供图)
当航班飞行至次日凌晨,在后服务间厕所门口,一名女性旅客突然陷入昏迷,同行的男旅客将她抱到后舱寻求机组的帮助。乘务长郝敏、安全员贾建文第一时间察觉到异常,快步冲到旅客身边,询问该旅客身体状况,一边安慰旅客的同行男友,一边拿出血压计为旅客测量血压,并仔细询问病史。
此时,乘务组立即通过客舱广播用中英双语紧急寻找医生。遗憾的是,两次广播都未能找到机上医护人员。就在众人焦急万分时,后排座位一位中国籍留学生站了出来。“我或许能帮上忙!”他快步走到旅客身边,主动用英语与旅客的男友交流,了解更多细节。经过综合判断,旅客应该是低血糖症状。
乘务组迅速启动空中救援程序,将情况报告机长,并争分夺秒展开初步救治,为旅客提供吸氧,将她移至后服务间平躺,细心地铺上毛毯保暖,并端来糖水、菠萝汁缓解低血糖症状。
在此期间,机组的每一位成员都绷紧了神经,他们轮流守护在旅客身边,不断观察她的状况。当再次测量旅客的血压、脉搏、体温时,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无发烧,呼吸平稳,面色也基本恢复。随后,客舱经理安排旅客在空座位上休息,持续为她监测生命体征,确保她能安稳度过剩余的飞行时间。同时,乘务组耐心地与逐渐恢复精神的旅客沟通,告知她落地后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并及时将旅客的反馈传递给地面,以便提前调配医疗资源。
在后续的飞行过程中,机组始终没有放松警惕,每30分钟就与地面医疗团队沟通一次,持续监测旅客生命体征。下降前最后一次测量显示,旅客血压值为103/67mmHg,脉搏70,状态稳定。
北京时间早5点多,航班历经漫长飞行,终于顺利落地悉尼。早已等候在停机坪的急救医生携带专业设备迅速登机,乘务组将旅客情况详细告知,完成交接。万米高空的生命救援,在全体机组、地面医疗团队和中国国籍留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为旅客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不同语言的交流、不同国籍的协作,在云端旅程中汇聚成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让机上所有人见证了专业与温情的力量,彰显了跨越国籍的互助精神。(编辑:王亚玲 校对:金杰妮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