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旅客突发呼吸骤停 航班备降为生命让路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1-03 15:37:00

许多人眼中的客舱,是安静拥挤的地方,许多人眼中的乘务员是微笑着为大家提供温馨服务的人。然而,12月1日下午,国航西南分公司乘务组在执行CA1430重庆—北京航班飞行任务时,突遇旅客昏迷、呼吸困难的意外状况。特情发生后,乘务组在机上为患病旅客紧急实施了心肺复苏抢救,机组果断备降西安,最终患病旅客转危为安,让旅客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客舱。

正常飞行突遇紧急情况

12月1日,一架由国航西南分公司飞行部李凌、罗军双机长机组执飞的空客A330飞机,搭载着200名旅客,于下午13时36分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半小时后,飞机进入10100米高度巡航。

“一开始,对我们来说那次航班就是一次正常且忙碌的航班。因为客舱基本坐满了旅客,所以平飞后,我们每个号位的乘务员都各自忙碌着。”该航班的主任乘务长丁涛向记者回忆说,“当我在巡舱的时候,头等舱的一名男性乘客表情异常,立刻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据丁涛描述,那是一位中年男性旅客,脸色苍白,双手抱着头,眉头紧促,整个人看上去十分难受。随后,这名男性乘客告诉乘务员自己身体不适,要去卫生间。这时候,丁涛下意识地用手摸了一下这位先生的额头——全是冷汗。

正在客舱过道巡视的航空安全员黄猛此刻也来到头等舱。在黄猛的陪同下,该名旅客去上卫生间,乘务员随即为他准备了温水和擦汗毛巾。一进入卫生间后,这名旅客就开始呕吐。随后,在黄猛的搀扶下,旅客走出卫生间,像虚脱了一样站立不稳,瘫坐在乘务员专用椅上。丁涛立刻来到旅客身边耐心、详细地询问这名旅客的病史,得知对方近期刚做过视网膜修护手术,没有心脏病史,身上也没有自带药品。在交流过程中,患病旅客意识越来越差,甚至连乘务员的许多问题都无法回复。考虑到旅客的身体状况,乘务组立即启动机上急救程序,马上将旅客的座位放平,让其平躺休息。

与死神搏斗的“黄金四分钟”

发现情况不妙,凭借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培训经验,拥有20多年飞行经历的丁涛迅速开始组织乘务组为救治病人做好分工。准备氧气瓶、急救箱、应急医疗箱,采取紧急救护措施,报告机长客舱内出现突发情况,通过机上广播寻找医生,安抚其他旅客情绪……乘务组各司其职,短短几分钟,就处理完这些工作。

广播后,航班上一名来自重庆急救中心的医生和一名来自重医附属医院的护士从后舱赶来。刹那间,头等舱变成了临时抢救室。在医生的指导下,乘务组一边给旅客持续吸氧,一边详细记录旅客状况的变化。不一会儿,医生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医生检测到旅客血压持续下降,并有瞳孔涣散的迹象,测量体温后,发现只有35.7摄氏度。”丁涛告诉记者,“那时候,我们不停地跟这名旅客讲话,怕他失去意识,也立即将最新情况报告给机长。”机长得知旅客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国航西南分公司运行指挥中心通报,随后决定备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并向机场通报联系好120医护人员,方便降落后无缝衔接抢救转运患者。

疾病面前,一分一秒都弥足珍贵。在医生监测发现旅客血压骤降、几乎失去意识的时候,乘务组在医生的示意下,准备好注射器和肾上腺素备用。这时候,为旅客做心肺复苏是唯一的选择。在现场医生的指导下,训练有素的丁涛解开旅客上衣,熟练地找到相应的位置,“1001、1002、1003…”丁涛一边大声数着口令,一边利用自己上身的重量垂直按压。在丁涛旁边的黄猛也没有多想,默契地跟丁涛配合,对旅客进行嘴对嘴吹气。这时候,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都希望该名患病旅客能好起来。丁涛一次又一次有力地按压患病旅客的胸腔位置,通过这个经过无数次培训的心肺复苏动作帮助旅客与死神赛跑。幸运的是,在经过第一轮心肺复苏抢救后,大家发现旅客胸部起伏,开始有了微弱呼吸,手指也轻微动了一下。丁涛示意大家旅客状况有了好转,正逐渐恢复意识。

14时40分,CA1430航班平稳降落在西安咸阳机场。早已等候在机坪的120医务人员迅速上机。此时的乘客状况已有改善,双手合十向医务人员及乘务组表示感谢。随后120医务人员将患者送下飞机进行后续治疗,直到此时乘务组才松了一口气。一名坐在患病旅客后排的先生走到丁涛面前,竖起了大拇指称赞说:“你们遇到突发情况分工有序,果断处置。虽然今天我不能按时到达目的地,却要真心为你们的专业和担当点赞。”

15时36分,CA1430航班搭载199名旅客从西安重新起飞,经过2小时飞行后顺利抵达北京首都机场。

应急培训为安全客舱保驾护航

其实,旅客在飞机飞行途中突发疾病的情况并不罕见。英国一家杂志社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航班飞行中,每604名旅客中就会出现一名需要紧急救治的旅客。随着航空运输业越来越发达,此类情况出现的频率或许还会进一步提高。面对心脏骤停的旅客,心肺复苏术的实施至关重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民只有1%的人掌握心肺复苏术,而这却是民航全体乘务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

事后,丁涛向记者坦言:“飞了那么多年,虽然我们每年都会有许多针对各种机上紧急情况的相关的培训,比如客舱锂电池起火、客舱失压等,并且每2年就会做心肺复苏术的复训,每一位乘务员都要在假人模型上动手操作并通过考试,但在飞机上真实地为旅客做心肺复苏术这还是第一次。”

记者采访得知,由于空中环境特殊,在面对紧急情况的时候,作为一名合格的乘务员,一定要懂得如何急救。丁涛说:“经历这次事件,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及不断的演习,遇到突发情况,乘务人员才不会惊慌失措,而是有条不紊地按照流程正确地处置。”

20200101_008_02_27.jpg

国航西南分公司乘务员进行急救培训

作为客舱的服务人员,乘务员不仅仅要为旅客提供温馨的客舱服务,紧要关头,他们必须具有极高的抗压能力,才能第一时间尽自己所能确保旅客平安。虽然航空公司对机上旅客突发疾病的处置工作有预案、有准备,乘务员受过专业训练、有能力采取紧急救护措施,但对于旅客自身来说,也需要多留意自身的健康情况。毕竟,万米高空不同于地面,一旦在飞机上突发疾病,可能耽误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 通讯员易世忠、杨俊锋、王沁)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