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大力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从内陆腹地变身为开放高地。中原经济区异军突起,区域发展地位提升,省会郑州也站在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的历史方位上。
河南民航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勠力同心,成果丰硕:越织越密的空中航线网,把一个不沿边、不临海的内陆省份与世界连接了起来,丰富着人民的出行选择,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河南;不断落地的新技术,日益擦亮的服务品牌,扎实向着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的征程目标前行,让古老河南焕发出了时代光彩。
靠蓝天开放——建设
河南是一个内陆省,中原腹地沃野千里,地面交通四通八达,省会郑州更是因火车而起、因火车而兴的城市,但民航发展水平却长期落后。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河南民航人共同努力下,河南民航驶上了发展快车道,谱写了河南“靠蓝天开放”的辉煌篇章。
1988年,河南民航人建成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座民用运输机场——洛阳北郊机场;1997年迁建郑州燕庄机场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经过两次改扩建,如今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已发展成为拥有60万平方米航站楼、2条跑道、年旅客吞吐量27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4F级机场。2013年,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落户郑州。经过5年建设,在航空港区这片热土上,一座现代化航空大都市已经初具规模,一核(空港核心区)、三区(城市综合性服务区临港型商展交易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1亿元,手机产量2.99亿部,外贸进出口总额498.1亿美元。2018年,革命老区人民翘首期盼的信阳明港机场建成通航,结束了豫东南地区不通航的历史,河南省民用机场也初步形成“一主三辅”的格局。
十年磨一剑,腾飞起苍穹。河南民航架起了与世界连通的空中桥梁。
靠聚力跨越——破难
2018年1月,一场大雪突然阻拦了郑州机场万千旅客的春节回家路;而今年的雪却不再让河南民航灰头土脸:集中除冰坪上,一架架飞机轰鸣着发动机,排着队接受除冰,进入跑道昂首起飞。没有关闭机场,没有大面积航班延误,反而刷新了单日航空器除冰144架次的纪录,顺利保障旅客舒心出行、阖家团圆。这背后,正是郑州机场首次采用的慢车除冰所发挥的作用。
自2010年民航局提出冬季除冰雪资源整合的工作思路以来,8年间,在河南监管局的大力推动和主导下,郑州机场的除冰雪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工作机制不断优化,设施设备逐步引进,除冰雪模式持续改善,资源整合工作获得了民航局的充分肯定。通过总结以往工作经验,面对人民群众对于美好出行不断增长的现实需求,河南监管局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姿态再次出发,组织郑州机场研究慢车除冰这一先进航空器除防冰方式,学习经验,把控风险,制订方案,开展演练。
在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准备后,慢车除冰终于顺利在郑州机场实施,为机场的冬季运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安全运行只有起点,真情服务没有止境。从资源整合到慢车除冰,正是改革,让河南民航有了战雪斗霜的强大武器,为人们的冬日出行送上暖暖真情。
靠服务制胜——暖心
2016年,民航局提出将“真情服务”纳入要在工作中坚守的“三条底线”之一,要把航班正常工作当作一项民生工程,切实提高航空服务质量。河南监管局大力倡导河南民航企业加强交流学习,在票务服务、信息服务、行李运输、餐饮服务、特殊旅客服务、创新服务、质量管理、投诉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6年八一建军节前夕,郑州机场在T2航站楼设置军人快速办理值机柜台、军人旅客安检通道,成为国内首个民航机场军人优先通道,大大缩短过往军人值机安检时间,为从机场出发的军人旅客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同时,郑州机场进一步丰富了“军人依法优先”的内涵与外延,加强宣传报道,积极正面引导舆论方向,在值机、安检、登机全链条实现“军人依法优先”,依法保障军人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军民航深度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机场餐饮质差价高、“刀刀割肉”的现象让旅客们无不谈餐色变。对此,河南监管局积极落实民航局《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航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将推进机场餐饮同城同质同价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密切关注与不懈努力下,郑州机场成功打造平价美食街。加强餐饮质量及价格管控,采取严格把控进货渠道、对标市区商圈、量化餐食加工流程、引进“品牌”合作餐饮等措施,从源头控制成本,保证供应餐食的质量,控制价格上浮比例,积极主动对标郑州市区各商圈美食品质及售价,获得了旅客的广泛好评。
靠技术争先——发展
当前,航行新技术成为建设民航强国、引领中国民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组成和重要力量,其应用关乎民航业运行安全、效率及未来发展。近10年来,河南监管局始终将积极推广并应用航行新技术作为工作重点。目前河南民航在PBN(基于性能的导航)和HUD(平视显示器)等航行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郑州新郑机场、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三家运输机场已经全面实施PBN程序运行,为河南民航飞得安全、飞得经济、飞得科学插上了翅膀;郑州机场12L跑道已执行HUD特殊II类标准,南阳机场23号跑道、信阳机场07号跑道和郑州机场所有跑道方向均已执行HUD特殊I类标准,河南民航在面对低云、低能见度等恶劣天气时从此底气十足。
2017年11月8日,郑州机场正式推出“无纸化”乘机服务。目前,在郑州机场乘坐国内出港航班且无托运行李的旅客,凭借二维码电子登机牌即可直接办理安检和登机手续。在安检环节进行人脸识别,安检通道全部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大幅加快了验证的速度并提高了准确度。在登机环节创新开发登机口二次验证设备,通过扫描电子登机牌,获取旅客乘机信息和面部图片信息,进行登机口人证二次查验,进一步提高了安全保障水平。秉承“同一个机场”发展理念,打破航空公司和机场的数据壁垒,实现任意一台自助值机设备均可办理所有航空公司的值机手续,让“无纸化”乘机更高效。将自助值机、微信值机、自助行李托运等设备在航站楼内集中布局,形成信息化自助服务区;将民航自助服务设备加装到高铁站、地铁中心站,扩大信息化服务范围。郑州机场“无纸化”乘机服务自推行以来,机场自助值机率从以前的40%提升至60%左右,旅客在高峰时段值机柜台排队时间由原来的9分钟左右缩短到6分钟~7分钟,旅客出行体验更加舒心满意。
新时代带来新机遇,新征程面临新挑战。河南民航将以“永远在路上”的姿态,坚持开放的理念,坚定改革的决心,始终将人民美好出行的需要放在心上,主动将国家地方的希望担在肩上,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书写民航强国建设的河南篇章。(《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郭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