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总时长超过868小时、完成飞机起降620余架次、载客总量近两千人次……截至2018年6月底的这组数据,是龙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称“龙浩通航”)服务新疆一周年后所交出的成绩单。
一年的时间里,龙浩通航在新疆从无到有,以克拉玛依=博乐客货运航线为依托,积极在航线两端拓展低空旅游业务。按照集团规划部署,龙浩通航将继续开通更多疆内通航航线,打造新疆通用航空旅游中转枢纽,构筑起新丝绸之路的空中旅游走廊。
落子油城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克拉玛依,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黑油”,这座世界上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加上地处亚欧大陆桥中段的独特区位优势,使其成为“一带一路”跨国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辐射中亚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
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早已未雨绸缪,加快转型发展。2010年,该市提出“632”发展战略,其中确立以信息、金融、旅游三大产业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协助当地产业进一步转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了政府和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
国家的需要就是龙浩发展的风向标,龙浩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落子正在高位转型的石油之城,将当地机场作为该集团“1+8+N”全国机场网络体系中的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帮助当地发展航空产业集群。
紧接着,龙浩通航也将新疆运行基地落地于此,并结合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短途运输+空中游览+X”业务,并确立了将克拉玛依打造成新疆通用航空旅游中转枢纽、新疆旅游集散地的战略目标。
横跨中国 东南沿海调机西北腹地
发展战略确定后,接下来就是脚踏实地执行。在2016年获得CCAR-91运行合格证的基础上,2017年6月初,龙浩通航获CCAR-135运行合格证以及CCAR-145维修许可证;随后,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及广东安全监督管理局均表态,同意龙浩通航在新疆地区开展运行业务。
谋定而后动。2017年6月27日中午,随着发动机的阵阵轰鸣,一架Y-12轻型飞机从广东梅县机场腾空而起,前往湖南芷江机场,接下来的5天里,飞机依次经停西安机场-金昌机场-敦煌机场-吐鲁番机场,历经4000多公里的航程后,7月1日晚8时30分许,飞机稳稳降落在克拉玛依机场。
“之前没有飞过这么远,也没有这么高效率过,多亏了我们专业高效的团队,这次大规模转场才能在七一这天完成,成为建党节的献礼。”说起一年前的这次调机行动,现已担任龙浩通航总经理的执飞飞行员李贺记忆犹新。
2018年4月26日下午3时许,一架塞斯纳208B-10EJ飞机在历经5天3300公里(石家庄栾城-银川-金昌-敦煌-吐鲁番)的调机后成功降落在克拉玛依机场,为龙浩通航低空游览航线的运行注入了新的力量。

共栖共生 通勤客运领略大美新疆
飞机到位,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持续开展。2017年7月29日中午,这架Y-12飞机从克拉玛依机场缓缓升空,约一个半小时后,飞机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机场平稳落地,标志着龙浩通航首条客货运航线——克拉玛依=博乐正式开通。
不同于CCAR-121部运输航空所在的万米以上高空飞行,龙浩通航所执飞的这条航线在3000米以下低空飞行,较少受云层遮挡,乘客可更好地领略沿途美景。以红蓝为主色调的各式建筑、黄绿相间的大片农田、戈壁滩上不停“磕头”的石油钻井,甚至是远处巍峨天山上的雪线……大美新疆就在眼前一一呈现。
比起美景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这条航线的现实意义。“克拉玛依到博乐的地面交通将近500公里,而且就在天山脚下,气候比较恶劣,跑下来大概要五个半小时。”李贺说,这条航线的航程为242公里,全程仅需一个多小时,每天则稳定运行两班以上,给民众通勤带来很大的便利。
龙浩通航的思路没有局限于通勤,而是沿着航线两端延伸。博乐=赛里木湖、克拉玛依=魔鬼城这两条低空游览航线应运而生,并于2018年7月11日通过飞行验证,游客只要登上龙浩通航的飞机,就能在空中俯瞰魔鬼城的典型雅丹地貌,或者纵览“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的高山湖泊风光。

银鹰展翅 大漠戈壁架起空中走廊
“在政府和民航新疆管理局给予的大力支持之下,龙浩通航在这里干得不错,保证安全的同时也完成了任务,得到政府的认可,多次受到新疆管理局的表扬。”在进驻新疆一周年之际,龙浩通航总经理李贺不无感慨地说,公司在新疆运行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龙浩集团的支持,以及公司职员们克服困难的奉献精神。
回首过去,是为了走得更远。在李贺看来,新疆地域广、景点多,但是景点之间距离较远,很多时间浪费在了路上。“我们通航的进一步发展,能更好地带动旅游业,以此拉动经济,对招商引资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龙浩的雄心不止于此。按照集团的远期规划,龙浩通航还将开通克拉玛依至喀纳斯、那拉提、吐鲁番、喀什等疆内主要旅游目的地的通航航线,助推“油城”向“游城”发展,构筑起新丝绸之路的空中旅游走廊,促进新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极。(中国民航网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