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充电宝起火?锂电池航空安全须重视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8-03-22 11:53:00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人们手中的电子设备用电量猛增,使得充电宝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在乘坐飞机旅行时,这些电子设备更是旅客的必备物品。但是,充电宝在飞机上冒烟、起火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为了保障危险品的运输安全,早在2014年,民航局就发布了《关于民航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规定的公告》,专门强调了民航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的相关规定,并强调了携带充电宝乘机的风险。

今年2月25日,一则充电宝在航班上起火的新闻让充电宝的“乘机安全”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充电宝安全吗

充电宝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物品,人们几乎是充电宝、手机缺一不可的。在地面上,大家几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由使用充电宝,也很少发生不安全事件。可是为什么一说到航空旅行就谈充电宝色变了呢?究其原因,充电宝核心部件锂电池给人们的航空旅行增加了不少安全隐患。

记者从民航二所危险品中心了解到,锂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在一般情况下,锂电池内部含有的电解质是处于密封状态的,并不会发生反应。可是如果锂电池外壳被损坏,导致电芯内部短路,就容易发热燃烧。在客舱中,由于气压变化、颠簸以及行李碰撞,锂电池发生短路的概率大大提高。再加上现在客舱中允许使用多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导致充电宝集中出现在客舱中,安全隐患随之增加。

记者采访了解到,市面上出售的充电宝产品的锂电池质量普遍不高,再加上生产门槛低等因素,使充电宝在航空运输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据了解,充电宝中的锂电池质量与手机、平板电脑中的锂电池质量存在一些差距,这些差距旅客是不容易察觉的。再加上许多旅客在选择充电宝时更多关注外观,而没有注意看充电宝的各项参数,让许多不达标的“三无”充电宝混入旅客口袋。如果这些不达标的充电宝被带上飞机,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虽然充电宝存在安全隐患,但民航专家告诉记者,只要旅客在乘机时严格遵守民航关于充电宝的规定,主动把好安全关,充电宝的安全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充电宝的民航运输规定

将充电宝带上飞机,要遵守严格的民航运输规定。从购买机票开始到值机,整个过程中都会有详细且明确的关于锂电池的运输规定。对机场单位而言,安检部门也会在后续环节层层把关。

记者从航空公司获悉,为了避免充电宝在货舱中起火不能及时被发现,充电宝只能作为旅客的随身行李被携带上机,禁止托运。不仅如此,对于形形色色的充电宝,旅客随身携带也有限定条件。

对于旅客携带的充电宝,额定能量不能超过100Wh(瓦特小时),携带额定能量为100Wh~160Wh的充电宝需要向航空公司报批,160Wh以上的充电宝禁止携带。专家还建议旅客在购买充电宝时,必须确保上面有清晰全面的标志,有3C认证,尽可能使用原装充电头和适配器,并且不要在过热、潮湿环境中使用和保存,尽量避免碰撞和挤压。民航二所的专家还特别提示,在旅客乘坐飞机的过程中,如果手机或者充电宝等含锂电池的产品不慎掉入座椅缝隙,千万不要调整座椅靠背,以防锂电池受到挤压而自燃爆炸。

按照规定,飞行期间旅客是禁止使用充电宝给电子设备充电的,尽量将其放置于能够随身看管的地方,放置于单独绝缘包装内更好。

充电宝在客舱中起火怎么办

在越来越多的充电宝自燃事件发生后,许多人产生了对其安全性的疑虑。的确,即便旅客选择了通过安全认证的充电宝,并且在合适的环境中使用,也有可能不巧遇到其起火。

其实,对于锂电池在空中起火,机组是有一套安全完善的应急保障流程的。成都航空服务管理中心客舱业务室经理梁辰雨告诉记者:“经过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专业培训,我们的乘务员是完全能够专业规范、不慌不乱地处置这种锂电池起火事件的。”因此,锂电池在空中起火这种不安全事件完全是可控的,旅客不用过于担心。

梁辰雨向记者介绍,一旦在空中发现锂电池或含锂电池的电子设备发生危险,如冒烟、起火等,乘务员会立即报告机长。如有必要,机长会通知空管部门,选择邻近机场着陆。当发现有明火时,乘务员会立即组成灭火小组,灭火后用水或含水的非易燃液体充分覆盖和浸透锂电池,持续对锂电池进行降温处理,以降低锂电池单元电池芯的温度,防止相邻电池芯失火。灭火期间如产生大量烟雾,机组会向旅客分发湿毛巾。

此外,民航局也有相关规定,机组在处置锂电池起火事件的过程中,禁止使用灭火毯等用品覆盖或包裹锂电池灭火,禁止移动或从行李中取出正在起火、冒烟的锂电池。在有效进行灭火处置后,机组会立即用水或其他不可燃液体对锂电池进行淋洒冷却降温,防止锂电池复燃。确认锂电池状态稳定后,由做好个人防护的人员使用注入水的垃圾箱、冰桶等辅助工具将其移动至盥洗室、操作间等区域。

梁辰雨还特别向记者强调,一旦客舱中出现因充电宝而导致的起火等紧急情况,旅客应该听从客舱广播指示,配合乘务员处置险情,切忌擅自离开座位到处走动。因为如果大量旅客离开座位躲避火源,会造成飞机配载失衡,最终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安全事故。(《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江门首家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F-600产线落...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推出行李防错拿新举措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