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冬季乘机的“冷”与“暖”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7-01-25 15:15:00

自入冬以来,全国各地寒潮来袭,尤其是我国北方城市,急速降温让那里的市民感到了冬日的寒意。据了解,目前“冰城”哈尔滨的最低温度已经达到零下25摄氏度。然而,冰冷的温度并没有阻止一些旅客前往北方赏雪、看冰灯;而一些北方城市的市民也喜欢在冬季到南方感受“夏日”的温度。

不过,冬季乘机旅客会面临一些问题,如飞机不会在旅客登机后立刻起飞,而需要先进行飞机除冰;无论是南方旅客前往北方赏雪、看冰灯,还是北方旅客前去南方赏花、冲浪,都要面对南北方地区温差较大的现实问题。如何在冬季乘机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减少南北方地区温差较大的影响?旅客如何理解在飞机上忍受寒冷,等待飞机除冰?在冬季,航空公司会为旅客提供哪些暖心服务?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冬季乘机旅客经历的那些“冷”与“暖”。

飞机除冰

只是为了您的飞行更安全

除冰是航空公司保障冬季飞行安全的重要手段。旅客如果是冬季从北方城市起飞,往往发现飞机不会直接滑进跑道,而是在机坪上稍作停留,随后会有一两辆工作车向飞机喷洒液体。随着水柱与蒙皮的接触,烟雾缭绕,如同洗澡。飞机只有洗完这个“澡”才会进入跑道起飞,这就是除冰。

虽然看似简单,但里边的学问有很多。那么,飞机为什么要除冰呢?飞机起飞是靠机翼在空气中相对运动形成的升力。飞机在达到一定的速度后,机翼会产生上浮的升力,而起飞的速度是根据飞机的重量计算出来的,升力的大小是依照机翼的形状而变化的,所以飞机在起飞时机翼表面不能有任何附着物。如果这时机翼表面有积雪或积冰,气流则容易分离,飞机在空气中飘浮所需要的升力就会减小,而且机翼积冰有可能影响飞机的操纵系统,即便飞机飞起来也会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果机翼部位出现大量结冰就会使阻力增大、升力减小,导致失速,并发生变形,有可能引起飞机操控失效。因此,一旦确认机翼表面有霜和积雪,或者低温导致的结冰就必须进行除冰作业。

因此,为确保飞行,除冰师每天凌晨就要进场,根据气象条件调配除冰液,向作业车辆加注除冰液,并将除冰液保持在一定温度,以确保除冰液有效。每次除冰前,即使再冷,他们也需要用手直接触摸飞机金属蒙皮,感知冰层厚度。检查后,除冰师登上除冰车专用挂斗,升到飞机上端,对飞机的两侧机翼和机尾进行喷淋作业。除冰后,飞机必须在规定时限内起飞,否则将重新除冰。每位除冰师每日平均要检查和除冰10余架次飞机,工作时间常超过12个小时,长期的除冰工作让很多除冰师都患上了风湿症。但为了保障旅客安全,再冷、再苦他们依然无悔地坚守在除冰一线。所以,每当旅客发现自己的航班在除冰时,请多一分理解与耐心,因为有他们除冰,您的飞行才会更安全。

为了您的健康

在除冰时要关闭空调系统

近年来,飞机在除冰时客舱温度过低引发的纠纷不在少数。很多旅客都很疑惑,飞机除冰我们知道是必要的,在飞机上等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一定要关闭空调系统呢?冬季气温本来就低,况且飞机上可能还有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较弱的群体,温度过低会提高患感冒的概率。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咨询了民航专业人士,得到的答案是:在飞机地面除冰过程中,需要短暂关闭飞机客舱的空调系统。这是因为在地面除冰过程中如果不关闭飞机空调系统,除冰液蒸汽会通过飞机动力装置引气活门进入飞机空调系统,从而污染飞机客舱的空气。因此,在进行地面除冰之前,必须关闭飞机发动机引气活门,以及APU(辅助动力装置)引气活门,空调系统也不得不随之关闭。在地面除冰完毕后,仍需要发动机和APU运转1分钟以上,待除冰液污染排除干净后方可打开动力装置引气活门,恢复客舱空调系统运转。

听到这儿,旅客是否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关闭空调系统并不是有些旅客想象的为了降低成本,而采取这一举措的根本原因还是为了保障旅客的健康、安全。所以,为了保障飞机安全,为了保障全体旅客的健康,请在飞机除冰时暂时忍耐一下客舱内的寒冷。

航空公司的那些暖心服务

说完冬季在乘机时要经历的寒冷后,咱们再来说说航空公司的一些暖心服务。针对在冬季乘机的老弱病残幼等特殊旅客,客舱内的乘务员会予以特别关注,及时满足其需求,以确保其顺利、平安地完成行程;客舱乘务员还会为旅客早早备好毛毯,以满足旅客在飞机上小憩或在飞机除冰作业时对毛毯的需求。有些航空公司还会在客航内适当地提供热饮,以便旅客驱走身体内的寒气。

对于那些执飞北方航线的航空公司,也会适时地推出一些特色服务,以减少寒冷天气对旅客身体的影响。以南航黑龙江分公司为例,客舱乘务员会及时通报室外温度和穿衣指数,让旅客为下机做好准备;冬季乘机旅客行李和衣物都比较多,乘务员会为旅客合理安全地安排行李位置,在衣帽间内存放大件行李时会用塑料袋加以包装,避免弄脏其他衣物;在客舱内,乘务员会针对冬季特色节日,如感恩节、圣诞节、元旦等推出精彩纷呈的客舱节目,还会请旅客品尝糖葫芦、冰棍、大列巴等哈尔滨特色美食,希望旅客通过参加客舱活动,不但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域特色,而且可以用热情驱走冬季的寒冷。同时,南航黑龙江分公司地面服务保障部也会在机场提供便捷的温暖服务,为穿着较少的旅客准备专用的长羽绒服;在指定位置放置热水、暖宝宝等便民设施;加强候机楼服务导引,提供哈尔滨本地宾馆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方便旅客少走冤枉路、少挨冻。

冬季乘机做足准备

减少温差影响

在冬季,无论是南方人来到北方看冰玩雪还是北方人跑到南方赏花观海,在出发前还是要多做功课,以避免温差过大引发感冒,那就得不偿失了。

北方旅客前往南方不要轻易在机场内减太多衣物,因为廊桥和机场摆渡车内温度较低,容易感冒。而南方旅客到北方更要在飞机落地前后及时换上保暖衣物,千万不要穿着裙子与丝袜跑下飞机,虽然“美丽也能战严寒”,可一旦受寒着凉,就会给自己的旅程带来不便。

低温是电子设备的“克星”,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会引发电池掉电、照相器材反应变缓、液晶显示器模糊等,因此也要为您的电子设备保温。

随身携带备用衣服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旅客可能遇到在客舱内较长时间等待起飞的情况。在这个时节,雨雪天气随时来袭,机场和航空公司会选择使用除冰液消除冰雪的影响,而在除冰期间不会开启客舱暖风空调,温度相对较低,此时备用衣服便会发挥其重要的保暖作用。其次,在飞行过程中,如果客舱内温度较低,又恰巧机上毛毯有限,可及时增添衣服。尤其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此举可降低其患感冒的概率。

此外,冬季是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发期,室内外温差较大,空气干燥、雾霾频现,候机楼内环境嘈杂、人员拥挤,而客舱内的高空低气压以及飞机在起降时的重力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因此,旅客在乘机前须及时了解冬季常见病和乘机健康常识,以便安全、顺利出行。(《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冰川、雅馨 作者单位:东航上海飞行部)

头条链接

为什么旅客要先登机后除冰

要解答为什么旅客要先登机再进行飞机除冰,就得先了解一下我国机场使用的除冰方式有哪些?总的来说,我国机场现有的除冰方式有3种:机位除冰、集中除冰、慢车除冰。一般来说,在流量不大的机场,停机位除冰即可满足航班运行需求;但在大型机场,就要考虑使用集中除冰了。

机位除冰是指飞机在停机位上等待,除冰车等设备开到停机位为飞机除冰。机位除冰是传统的作业方法,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无法保证飞机在除冰后能够马上起飞,如果超过了防冻液的有效时间,飞机就需要二次除冰。此外,除冰车除冰能力有限,需要不停地补给除冰液,车辆往返除冰既延长了除冰时间,又增加了除冰成本;同时,大量除冰液喷洒在停机位上,遇到冰冷空气,会给停机坪造成大面积损坏。

而集中除冰又叫做除冰坪除冰,即在机场的跑道两端配有专门的除冰坪,所有需要除冰的飞机在起飞之前,集中到除冰坪进行除冰。这种除冰方式可以保障除完冰的飞机在第一时间起飞,避免了二次除冰的麻烦。

慢车除冰则指飞机在进入除冰区域后不关闭发动机,而是让发动机处于慢车状态,除冰车直接对其进行除冰作业。除冰完毕后可直接滑到指定位置等待起飞。慢车除冰减少了飞机关闭和重新启动发动机这一环节,缩短了大量时间,提高了机场运行效率。但由于飞机是在发动机慢车条件下除冰的,地面工作人员要十分小心发动机前后部的气流危险区,而除冰车错误的喷液角度和压力也会对机体尤其是发动机造成伤害。目前,我国大部分机场还不具备进行慢车除冰的能力。

无论使用哪种方式进行除冰,都需要旅客登机关闭舱门后才可以进行。这主要是因为,飞机在除冰完毕后会喷上一层防冰液,防止飞机二次结冰。但由于除防冰液的有效时间都不是很长,所以飞机除冰后需要马上滑入跑道,等待起飞,没有时间再回去接旅客登机了。这就是为什么即使飞机不能立即起飞,也需要旅客先登机的原因了。(雅馨)

责任编辑:邢路 000
推荐新闻: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