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朱思平 报道:“美国有数十万架飞机,近两万个通航机场,六十万个飞行员,中国想要迎头赶上,飞行员从哪来呢?”航空专家、旗下研制的飞机刚刚获得进入中国和美国两大航空市场的“通行证”的珠海市海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薛国航表示,“降低学飞的成本,大量培养飞行员是中国通航发展的关键。而学飞最大的成本来源正是教练机的造价。”
薛国航早年赴美研习航空工程,曾任美国海军WV-2空中指挥及预警机总工程师、阿波罗登月计划宇宙飞船动态分析工程师,后来长年担任法国宇航与贝尔直升机技术顾问,晚年回国创立海卫科技。他希望能贡献所学与经验,为发展祖国通航事业尽一份力。
薛国航介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于2004年根据民间提案设立的轻型运动飞机类别,用意就是压低学飞的门槛,减低学飞成本。据此,FAA修改了相关飞行员培训规定,学员可以在轻型运动飞机上,从私照一路培训到商照。“一架传统教练机在300万元以上,大部分价格比这高得多,而轻型运动飞机售价只有100万元左右,如改用轻型运动飞机作为教练机,可以降低一半的学飞成本。以私照为例,原本15万元的学费,改用轻型运动飞机训练,大概7万元就可以取照”。
为此,海卫科技已踏上推动“轻型飞机作为教练机”的征程。其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海卫”轻型运动飞机在今年八九月先后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设计批准书和FAA的适航证,标志着该型飞机成功取得进入中国和美国世界两大航空市场的“通行证”。据悉,该型飞机于今年七月参加了美国最大的小飞机航展“飞来者大会”,美国实验飞机协会(EAA)主席JackPelton当场请海卫科技留下一架“海卫”飞机进行评估,有意选择“海卫”作为EAA航校的指定教练机。EAA正是催生FAA设立轻型运动飞机类别的民间力量,全世界超过18万会员,在美国航空界极具影响力。
薛国航表示,最希望“海卫”飞机能在十三五期间,对推动国内通航发展带来贡献。海卫科技在珠海的三类通航机场与航校正在审批中,并获得军民航单位的大力支持。“希望能先为珠三角地区服务,培训飞行人员,美国的实践证明轻型运动飞机模式确实能大幅压低学飞成本而又不影响训练质量,我们在珠三角取得成功后,将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