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报道:贺兰山下秋意浓,塞上江南迎盛会。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即将在宁夏启幕。回溯发展历程,2004 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为中阿合作奠基;2010年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在银川举办,成为中阿博览会前身。

历经多年发展,中阿博览会成果丰硕。截至目前,112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累计签项目超1600个,投资贸易金额达万亿元,覆盖多领域。从2013年首届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到2015年实现中阿共建产业园区“零突破”,再到2023年第六届吸引超1.12 万人参会,创历届新高,其已成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推动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深化。

(本文图片均由银川机场提供)
作为宁夏联通全球的“空中门户”,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保障质量关乎博览会体验与形象。宁夏机场公司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统筹全局,从体系构建、运力优化到服务升级、氛围营造,全方位筑牢航空运输安全线,为中阿博览会架起高效“空中丝路”。
中阿博览会期间,宾客集中抵离,保障压力大。宁夏机场公司提前启动专项工作,制定保障方案,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及“一办六组”,细化 28 项任务,明确权责。针对12类突发事件编制应急预案,储备300余间应急住宿,组建24小时应急突击队。同时对接多部门建立“每日会商”机制,打通信息壁垒,实现“机场—航司—地方”联动。
银川河东国际机场的航线与运力是宾客出行核心支撑。宁夏机场公司持续运营银川至迪拜直达航线,博览会期间加密频次、优化流程,安排阿拉伯语专员引导。协调 12家航司启动“专项运力调整计划”,延长一线城市航班执飞周期、增加区域中心城市航班密度,博览会期间银川至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航班充足,形成覆盖广的航线网络。此外,调整重点航班时刻,设“博览会航班信息专窗”,提供精准指引。
“安全是底线,服务是名片”。宁夏机场公司对跑道、航站楼等关键部位开展 “拉网式”排查,整改32处隐患;联合多部门强化交通治理,打造安全有序环境。开展专项培训覆盖2000余人次,提升员工专业能力;组建政商务接待专班,设专属区域与摆渡车,储备便民设备。在航站楼增设“博览会服务中心”,开通专线巴士,配备阿拉伯语服务指南,提升服务便捷度。
作为博览会的重要窗口,宁夏机场公司打造沉浸式氛围。在旅客关键区域布设11 处花卉景观,用18万余株花卉营造“塞上江南”意境,设“中阿友谊”主题绿雕。在主要动线布置28块欢迎背景板,更换56条电子屏标语,利用15处阵地播放宣传视频。同时通过自有媒体推出“保障日记”,举办非遗展,组织志愿服务,传递宁夏热情。
盛会启幕在即,宁夏机场公司将以高度责任感与一贯执行力,做好航空保障,让 “空中丝路”成为中阿友谊纽带、宁夏开放名片,为博览会圆满举办贡献民航力量,展现新时代宁夏开放姿态。(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