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宁波机场公安:以人民为中心的温度警务织就空港“平安网”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5-26 14:32:00

在长三角南翼的重要航空枢纽——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每天数以万计旅客在此交汇穿梭。在这座现代化空港昼夜不息的运转中,一抹抹藏蓝身影以专业与温情构筑起平安防线,用“人民至上”的实践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空港样本。

(宁波机场公安供图)

全链条守护旅客“关键小事”

“警察同志,我的手机在过安检的时候丢了,里面存有重要的工作资料!”5月6日晚,旅客潘女士十分焦急地来到宁波机场公安候机楼派出所警务室求助。当日值班民警黄振国迅速启动寻物“三同步”机制:安抚组疏导情绪、研判组调取监控、联络组对接航班。当发现误拿的旅客已飞往贵阳,智慧警务平台立即生成跨区域协查函,与贵阳机场公安建立“云端协作室”,4小时便完成了取证、返还、邮寄全流程。

5月14日,潘女士满怀感激地将印有“破案神速,为民解忧”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了宁波机场候机楼派出所,并激动地说:“是你们的专业与担当,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这起教科书式的失物协查,正是机场公安构建的“空地联动、区域协同”智慧警务体系的生动实践。

数据显示,仅2024年,宁波机场公安通过人工巡逻、视频巡查、大数据分析等措施,累计帮助旅客找回失物900余件,并且与国内多个机场公安机关建立了应急联络机制,让每件“关键小事”都能得到闭环处置。

打造营商环境“护航样板”   

5月7日下午,顺丰快递员张先生心急火燎地向机场公安空防治安大队报警称,由于其在派送途中包裹捆绑不严,不慎遗失一件内含价值数万元名牌包的贵重包裹。当张先生面对可能要赔付自己三个月工资而手足无措时,宁波机场公安民警李欣和于金云迅速采用“遗失物溯源五步法”(回忆记录、检查现场、询问他人、查看监控、利用科技手段),视频巡查组逐帧分析沿途10余个监控,搜寻组沿3公里货运路线地开展毯式搜寻。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发现该包裹在一加油站附近滑落,被路人捡到。后又通过大数据分析联系上了这名拾得者,经过耐心沟通、法律告知和财物核验后,当晚拾得者便将包裹完好无损地交还给了张先生。   

5月16日,张先生特意送来一面锦旗,对民警的高效工作和担当精神赞不绝口。这面锦旗背后,是60余家驻场企业、5800余名从业者的安心和认可。针对航空物流特性,2024年以来,宁波机场公安陆续推出了多项护企优商措施,建立警企数据共享平台,设置货运区警务室,为物流企业挽回经济损失逾数百万元,有力地为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人文关怀彰显城市温度

5月17日深夜,一名聋哑女子与男友闹别扭,在准备乘机去见男友时发现男友将其微信拉黑,失去了联系,导致该女子一度情绪崩溃,甚至出现不理智行为。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宁波机场公安值班民警曹刚健迅速启动特殊警情处置机制——绿色通道保障医疗支援、橙色预案进行心理疏导、红色响应多警联动处置,还通过手机下载手语翻译数据库,实现与特殊需求旅客的“无障碍沟通”。

2024年以来,候机楼派出所创新推出的“五心服务”工作法(细心发现、耐心沟通、贴心照料、暖心安抚、放心交接)已累计救助特殊旅客60余人。

在这些暖心故事的背后,是宁波机场公安“逐梦航空”党建品牌结出的硕果。通过建立“党员先锋岗+全警责任区”机制,将机场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实行“1分钟、3分钟、5分钟”勤务响应标准。2024年群众满意度达99.2%。宁波机场公安负责人表示,“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旅客的行程,更是宁波城市的窗口形象”。这支平均年龄超49岁的队伍,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宁波空港持续书写“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时代答卷。

从黎明破晓到星夜长明,机场公安用科技之智与人文之光,将250万平方米的宁波空港编织成充满温度的平安网络。在这里,每一声感谢都是警民情深的注脚,每一次守护都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瑜 通讯员王勇)(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薇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lijiwei 000
推荐新闻:
东航实业陕西:物业巧手绘童趣,社区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童心绘反诈 家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措并举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霍林河机场助力晚到携带血液样本旅客顺...
新疆机场集团和静巴音布鲁克机场开展隐...
江西航空开展青年员工心理(EAP)游园会...
包头机场新增行李防撞毯及室外点烟器设备
江门首家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F-600产线落...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推出行李防错拿新举措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