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潘耀、杨文彦 报道:近日,江苏省大部分地区频频迎来低温寒潮、雨雪冰冻等特殊天气。户外天寒地冻,机场航站楼内却温暖如春。原来,东部机场集团提早谋划、统筹推进,以“安全+节能”为工作重心,全力做好各项供暖工作,着力提升航站楼运行保障能力和服务品质。
提前部署 确保设备“健康上岗”
“燃气锅炉巡视完毕,一切正常……”南京机场锅炉房内,一台20吨的燃气锅炉膛内火焰燃烧正旺,工作人员正在实时监控供热设备各项参数,确保其正常运转。南京机场根据“冬病夏治”工作预案,在夏秋过渡期就完成了燃气锅炉、换热机组、循环泵等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集团其他机场也纷纷结合历年冬季运行保障经验,及时调试检修供暖系统,并对空调系统进行通风消毒,做足供暖准备。王骁是扬泰机场运行保障部的一名班组长,有着十多年的暖通管理经验。每天,他都会在制冷供热站交待当日的工作重点,逐个叮嘱保障细节,和组员给各类设施设备“体检”。
优化方案 推进节能“向绿而行”
入冬之后,冷空气来势汹汹。集团各机场实时监测值机、安检、候机等旅客密集区域温度,安排专人加大现场体感测量频次,有针对性地调整运行参数,释放空港的“暖意”。

各机场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节”尽所能做好精细化管理,助推绿色机场建设。南京机场与南京空港能源公司分布式能源站联合运行,在传统锅炉供暖基础上,利用天然气发电后的余热,有效兼顾节能与高效。徐州机场利用热能物理特性,仅打开航站楼一层暖通机组,即可确保楼内每层温度始终保持在20℃以上。常州机场从技术与管理两方面入手,采用地源热泵与锅炉设备联动运行的方式,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满足供暖需求。盐城机场会在每日航班运行开始前一小时提前打开空调,在航班运行结束前提前关闭空调,以空调机组余温供候机楼航后使用。
管控风险 打好安全生产“组合拳”
集团各机场全力压紧、压实安全责任,持续强化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不仅开展各类专题教育、培训和演练,完善应急预案,还加大了对燃气、水、电相关设备设施的巡查力度和频次,确保遇到问题能及时反应、高效处置,致力于打好安全生产“组合拳”。

(本文图片均由纪林拍摄)
“报告!这里疑似燃气泄漏,味道很重!”“收到。”11月下旬,淮安机场组织开展了中央空调天燃气管道泄漏应急演练,在演练中熟悉保障流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在南京机场许可劳模工作室,暖通科相关业务人员就供暖设备维保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提问,许可凭借着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一一解答。在连云港机场,各类安全培训不间断进行,工作人员吸取近年来不安全事件教训,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等设备设施运行安全顺畅。(编辑:李季威 校对:孙文瑾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