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王诗莹 黎锦鹏 报道:暑运高峰来临之前的银川河东国际机场,23座崭新的登机桥正以崭新姿态迎接往来航班。西北枢纽的“空中走廊”升级工程,在航站楼管理部全员8个月的昼夜攻坚下,提前两个月圆满完成,不仅实现施工“零延误”、设备“零故障”,更用毫米级的匠心精度,定义了民航基础设施升级的“银川速度”。
此次升级工程覆盖T1至T3航站楼的 21 条登机桥项修与2号、4号旧桥更新,涉及电气控制、调平机构、减速测距等核心系统的精密改造。面对项修与更新交叉施工、航班保障与工程推进双线作战的复杂局面,航站楼管理部构建起“动态调度中枢”,以“错峰施工”为纲,为每座登机桥量身定制“施工时刻表”。
在项修标段,工程师们创新采用模块化升级方案,将单桥改造周期从常规的20天压缩至15天,像精密钟表匠般逐个校准设备参数;更新标段则抢抓冬春换季的“黄金窗口”,旧桥拆除仅耗时72小时,新桥吊装严格遵循民航不停航施工标准,仅10天便完成从部件组装到系统联调的全流程,实现即装即用。
这场升级,是自然和时间的赛跑。2024年盛夏,为保障暑运高峰旅客顺畅出行,团队主动暂停施工40余天,却在这段“静默期”里完成30项方案优化与 128类物资储备;零下20℃的寒夜里,接线工人裹着电热毯、戴着防冻手套,在电暖器旁进行毫米级接线作业,双手冻得失去知觉仍坚持完成1200余个接口的精准对接;2025年3月,7天的强沙尘暴突袭,高空作业被迫中断,技术人员迅速转战室内,完成86台设备的深度调试与1.2公里线缆预装,成功抢回5天工期。正是这些“硬核”坚守,让工程在极端环境下始终保持推进节奏。
为迎接国际航班复航需求,航站楼管理部与施工方组建“联合攻坚小组”,重点突破1号登机桥电气系统改造。团队在20天内完成87条控制电缆更换、500 余个接口对接,将误差严格控制在2毫米以内。改造后的登机桥正常率为100%,42场安全培训与67项隐患整改,为即将到来的暑运高峰筑牢安全屏障。240多个日夜,不仅升级了设备,更锻造出一支能打硬仗的专业队伍。银川机场航站楼管理部用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编辑:王亚玲 校对:金杰妮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