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仇建 报道:11月6日凌晨,今冬第一场降雪造访,冰城进入暴雪模式。一夜间,冰城大地银装素裹,但漫天飞雪也给城市交通出行带来不便。
肆虐的暴风雪虽能一时阻挡人们归家的行程,但决拖不垮民航人的意志。在困难面前,5千余名哈尔滨机场员工没有退缩,以无比的爱心、勇气、毅力、智慧经受住了一次严峻考验,谱写了一曲担当奉献的动人赞歌,取得了抗击暴风雪的首场胜利,更将温暖融进每一位归家旅客的心中……
最高标准
11月4日,哈尔滨市气象台发布消息,11月5日夜间至6日,哈市将有雨雪冰冻、暴风雪天气,雨雪总量将接近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预计对城市交通安全、能源保供、农业生产等将造成极大影响。针对此次天气过程,哈尔滨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于4日13时启动气象灾害(暴雪)Ⅱ级应急响应。
雪情就是命令。11月5日,黑龙江机场集团紧急召开抗击暴风雪专题部署会,党委书记、董事长颜寒要求,各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科学研判、协同联动、积极应对,以最高标准,全力打好这场抗击暴风雪的硬仗。
雪场就是战场。会议结束后,哈尔滨机场各单位迅速传达了会议精神,抓住安全、服务两大主题,很快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飞行区管理部、站坪运行保障部、机务保障部等单位按照暴雪标准储备人员、机械、运输车辆和清冰雪工具,并对机械设备和安全设备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人员、机械和车辆以最佳状态、最高配置上阵清冰雪。
针对本次降雪,哈尔滨机场于5日持续启动相关应急保障预案做好旅客保障和除冰雪工作,并会同国航、南航、东航、海航等主要航空公司和空管等相关部门启动了哈尔滨机场雪天运行协调管理委员会保障机制,根据本场特殊天气情况,提前削减200个航班,减少保障压力,并利用会商机制,积极与空管、航司协调部署进出港航班,最大限度确保机场运行安全顺畅。各保障单位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应保障方案,切实将保障工作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岗、责任到人,确保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保障体系,积极迎战即将到来的暴雪。
“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抓好安全运行工作,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抓好服务保障工作,再苦再难也要赢得旅客的心”“一切为了安全,一切为了旅客”,现场运行指挥中心、飞行区管理部、安全检查站、旅客服务部等单位发出了号召,并迅速成立了特别应急行动小组,投入到抗击暴风雪中。
最美逆行
“晚上要下大暴雪,我今天22点前要到单位备勤。”旅客服务部客运员孙敬超电话里急促地说道。“好的,马上回家,我送你。”近期气温骤降,流行病毒高发,她的爱人刚刚打完第三瓶点滴,但机场“夫妻档”多年,早已形成无须多言的默契和无条件的理解支持。
“妈妈要去单位工作了,今天不能陪你在家啦,你要乖乖听爸爸的话呦!”一岁半的儿子咿咿呀呀地答应着,眼里满是不舍。22时,伴着零落的雪花,孙敬超准时到达机场,这时儿子已在车里熟睡过去了。
此时,由党员、班组长、业务骨干组成的100余人支援队伍,从市区各处赶往机场,在短短一个半小时内全部到达。最让旅客服务部党委书记刘智感动地是,有三分之二的备勤员工自行驾车赶往岗位,上演了最美“逆行”。
夜深人静,哈尔滨机场现场运行指挥中心依然灯火辉煌。作为机场的指挥中枢,现场运行控制中心在暴雪到来以前就启动了应急程序,变单人执勤为双班执勤,空管、航空公司各单位驻AOC联合值班。现场指挥岗24小时人不离岗,岗不离人,确保了机场决策能在第一时间落实下去。现场运行指挥中心专门抽调人员不间断分析航班运行情况,及时对外发布信息,确保了领导在第一时间掌握精确信息,做出科学决策。啥时候天气好转,啥时候开始放行,现场指挥人员都在实时跟踪,他们每天的工作都近二十个小时,累了就在沙发上靠一下,饿了就吃一包方便面。
现场指挥室、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到处能看到把眼睛熬红了的工作人员,他们已经在高压、紧张的状态下,连轴工作了两三天。不少工作人员白衬衣领都发黑了,有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即使下了班休息,耳边仿佛还响着航班信息、旅客问询的声音。
在这场抗击暴风雪战斗中,现场运行指挥中心、旅客服务部、飞行区管理部、机务保障部等单位先后召回备勤员工共500余人。他们有的正在和亲人团聚、有的正在辅导孩子作业、有的还在和恋人约会,当听到岗位需要他们时,毅然奔赴机场,无数“逆行”的身影如涓涓细流汇聚起一道洪流,投入到航延保障的第一线当中去。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以雪为令,闻雪而动,展现了忠诚担当的当代民航精神,书写了敬业奉献的青春华章。
“只要旅客能安全顺利出行,我们辛苦点、累点也值了。”已在机场驻守3天3夜的现场运行指挥中心指挥室副主管徐莹娇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最强保障
“起床了、起床了”。6日凌晨2时许,哈尔滨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场务队韩旭被提前设置的闹钟叫醒,“我有个习惯,怕耽误清雪,有重大清雪任务时,我都调一个闹钟。”就这样,定闹钟、看天气预报成了韩旭入冬后的习惯。穿好衣服、戴好帽子,韩旭轻声唤醒队友,在队友起床的间隙,他拿着扫车工具出了门,“即使之前已经检修了作业车辆,出发前我也总要再看看,像对待老朋友一样,用刷子扫扫车上的灰尘。”
10分钟后,韩旭和队友们驾驶着清雪滚刷车出发了,在跑道作业区,强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噼里啪啦地拍打着风挡玻璃,能见度低,风力大,给作业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大家跟上、注意保持队形。” 韩旭对讲机里不时提醒着。
操控着车速30迈的大型机械,要求韩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虽然时速只有30迈,却有着更高的驾车技巧要求。”滚刷车作业时,积雪有时会被滚刷抛起来近两米,每隔一段时间,韩旭就要停车清理后视镜及滚刷机械。6日的大雪持续下,一会儿的工夫,清理机械的韩旭就全身“挂了霜”,“现在快7点了,我们对跑道、滑行道已经清理了2遍,即下即清,才能保证飞机安全起飞。”
大雪弥漫,寒风凛冽。黑龙江机场集团副总经理龚立民、总监李一平深入跑道、停机坪,查看雪情,检查跑道清雪、飞机除冰情况,频繁奔波于除冰雪指挥调度指挥中心和现场运行指挥中心之间,了解航班运行情况,指导清冰雪作业。他们深入细致、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着在场的每一位领导和员工。
然而,对于迎战本轮降雪的韩旭来说,“迟到”的午休是难得的休息。“我们都是人休机不休,这不下午1点多了嘛,我们回单位宿舍吃个饭,也就是10分钟,休息休息,调整一下状态,就又要出发了。”盒饭里的菜,韩旭吃得干干净净,收拾好后,他站在宿舍的大门外看着越来越大的雪,眉头紧皱,“我们为什么不间断作业呢,就是希望尽量减少积雪,这雪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们还要继续奋战。”
6日18时许,机场降雪持续增大,这让开着滚刷车作业的韩旭多了几分焦急和担心,“我担心夜里冻冰给作业加大难度,也怕我们速度再快也赶不上这持续降雪的速度。”随着夜幕降临,韩旭和队友们需要更快地清理积雪,保证“天路畅通”。
在停机坪、廊桥、设备摆放区等大型设备上不去的位置,需要人工清雪。场务客坪清洁分队队员带领一支由附近村屯的村民组成的清雪队伍,负责机场内几万平方米面积的清雪工作。汗水淋湿了衣服,鞋子也被雪水浸湿了,冷风一吹,骨子里都泛出寒意。为了保障机场正常运行,他们连续清雪10多个小时,只有中午时才能到场外就餐。
从6日凌晨2时到7日6时50分,近29个小时,飞行区管理部“浴雪”奋战近29小时后,保证了机场始终处于适航状态。此次除雪,飞行区管理部共出动除雪车辆40余台,喷洒除冰液105吨。
停机坪上,除冰车围绕着大客机时而喷洒除冰液,时而喷洒防冻液以防止雪水再次结冰。喷出的雾状物和漫天的飞雪融为一体,蔚为壮观。除冰操作手在半空中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他们不惧严寒,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清除冰雪的任务之中。
“一定要照顾好旅客。在抗击暴风雪这个时刻服务工作一定要做好,体现出冰城特色”黑龙江机场集团领导的指示是全体机场人恪守的准则。人性化的关怀更渗透到每一服务环节:每30分钟向旅客通报一次最新航班情况;与各媒体合作建立了信息发布机制;协助旅客自助值机,打印登机牌;协助旅客办理退票和改签手续;为首乘旅客、无陪旅客提供“一对一”的陪伴服务。
“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不惜代价,不能让旅客饿着、冻着,确保旅客餐食、住宿都有着落。”哈尔滨机场不正常航班保障预案自始至终得到贯彻。在延误最紧张的6日,哈尔滨机场提前联系了30余家宾馆,为滞留旅客安排了1500多个床位,向旅客发放了300多份盒饭,饮品170多份。
最暖一刻
6日,天刚蒙蒙亮,孙敬超和同事们就提前到岗到位,查看航班动态、联系航空公司、安排宾馆、安排餐食,电话声、对讲声、键盘声,比以往更频繁而紧凑。放下手中的电话,泡上一碗泡面,孙敬超抬头看看表,已经下午两点了。
“到底什么时候能走?”面对旅客一遍遍重复最多的问题。一天下来,很多工作人员已经声音沙哑,但是面对旅客的任何问询,他们还是一遍一遍耐心地解答。面对着一些不理性的旅客的责难、谩骂甚至冲击柜台等过激举动,哈尔滨机场旅服人还要反复耐心解释,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在一场冲突即将发生之际,前来做调解工作的旅客服务部运输服务室值班主任张银辉在柜台前被旅客团团围住,架在中间要讨说法,在他长达近1小时晓之以理、苦口婆心的劝导解释下,本来一触即发的骚动局面终于控制住了,于海峰的嗓子也喊干了,这时,有一位旅客忍不住给他递上了一瓶矿泉水和一块蛋糕……
“舟山,舟山……快点过来啊,能走了!6日16时30分,一位背着背包的旅客刚在哈尔滨机场办完登机手续,立马招呼同行的伙伴过来办理登机手续。
登机口前,旅客服务部张银辉与即将登机的旅客一一握手道别。
“谢谢哈尔滨机场!谢谢你!”一名旅客略带歉意地说道,“刚才我态度不好,请不要见怪。”
“没关系,我理解。祝你们一路平安!”他说着,脸上依然带着微笑。
走进登机口,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抢过妈妈手里的手机喊道:“奶奶,我们在回家的路上了!”
回家,曾经多么轻松和温暖的词语,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而变得异常艰难。庆幸的是,哈尔滨机场人没有放弃,他们用爱心、热情以及不懈的努力,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丝暖意。如眼前这位工作人员一样,他们无私的付出只为了换回旅客的一句话:“我们在回家的路上!”
已经持续了一天一夜的恶劣气候还将继续,新一轮的大雪又到来了,“我们的队伍像太阳,暖了旅客的心,融化了无情的冰雪”,哈尔滨机场5千多员工的双手紧紧拉在一起,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再大的冰雪也能被融化。
风雨过后见彩虹!一个响亮的声音仿佛在寒冬中回荡……(编辑:李海燕 校对:王亚玲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