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暑运圆满收官,宜昌三峡机场运送旅客64.93万人次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3-09-02 14:40: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王婷婷、张娜 报道:2023年暑运落下帷幕,宜昌三峡机场多措并举,抢抓市场机遇,开航线、增运力,做好服务保障,助力市场复苏,交出了民航暑运新答卷。7月1日至8月31日暑运期间,宜昌三峡机场完成航班起降5605架次,同比增长52.6%,恢复至2019年的111.5%,旅客吞吐量64.93万人次,同比增长85.7%,恢复至2019年的98.4%。8月20日,宜昌三峡机场客流1.25万人次,达到2019年1.25万人次的暑期单日客流最高峰。

宜昌三峡机场紧密对接暑期休假、旅游等航空市场需求,动态追踪客流变化,加强数据分析研判,根据不断增长的客流情况,科学安排航线计划,加密骨干航线航班,精心布局航线网络,满足暑运旺季市场需求。暑运期间,加密北部湾航空宜昌—福州、宜昌—济南航线、大连航空大连—宜昌—贵阳航线至每天一班,新增南方航空哈尔滨—呼和浩特—宜昌、宜昌—中卫航线,恢复宜昌—青岛航线,并优化宜昌—北京、宜昌—深圳航线时刻,实现宜昌至北京航班的全天早、中、晚三个时段全覆盖,宜昌飞往深圳航班时刻较之前提前4个小时,不断丰富暑运旅游航线网络,并协调航空公司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和产品,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加多元、实惠的选择。

从客流情况来看,暑运期间宜昌三峡机场主要以旅游流、商务流、学生流为主,国内热门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北京、贵阳、成都等航班密度大的地区,以及昆明、重庆、海口、呼和浩特等热门旅游城市,是暑期航空客运市场的主力军。

从时间分布来看,今年暑期市场旺盛持续时间较长,客流高峰从7月5日开始持续至8月27日才开始回落,旅客出行需求高涨,市场表现火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暑期机票提前预订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三成,旅客出游需求旺盛。

暑运期间,宜昌三峡机场全力迎战航班旺季客流高峰,用心用情为航班正常运行、旅客平安出行提供有力保障。推出0717-6439114一站式客服热线平台,通过呼叫中心强大的信息交流作用,提高旅客咨询效率。机场爱心管家提供全流程爱心陪同,家属在隔离区外可通过爱心视窗观看无陪老人和无陪儿童旅客安检、候机、登机视频,及时掌握无陪旅客出行动态。旅检维序口安检工作人员为“首乘”旅客宣讲安检法规,引导旅客在待检厅把不能携带的物品和需要托运的行李提前处理好,确保后续安检过程顺畅。今年暑运期间,宜昌三峡机场共发生好人好事75件,保障无陪儿童2352人次,军人依法优先旅客2423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9%、12%和171%。

(本文图片均由宜昌三峡机场提供)

面对客流高峰运行、高温天气持续、雷雨天气频发等系列挑战,宜昌三峡机场员工迎难而上、敢拼敢闯,用民航人坚强的意志、无私的奉献精神全力以赴做好暑运高峰保障,用心守护每一个航班的安全起降和每一位旅客的平安出行。为做好机场员工的后勤保障和关爱工作,暑运期间三峡机场工会开展了系列员工关爱活动,针对因受天气影响导致航班深度延误情况,为一线员工送去行军床、补充发放宵夜物资,发放咖啡、茶叶等提神物资,协调食堂为部分无时间用早餐岗位提前准备早餐。今年夏季持续高温,三峡机场工会共计开展“送清凉”活动78次,除了常规防暑降温举措外,进一步根据员工实际需求升级活动,在飞行区设立了“清凉驿站”,为一线员工提供免费雪糕、冷饮等消暑食品,为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一线员工配发防晒帽共计131顶。

下一步,宜昌三峡机场将持续夯实安全基础,细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品质,增强综合保障能力,同时将重点做好国际航班复航和航班换季工作,不断丰富完善航线网络。(编辑:金杰妮 校对:孙文瑾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江门首家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F-600产线落...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推出行李防错拿新举措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