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珠海机场将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合理控制投资规模,以稳健的战略巩固现有市场,寻求发展机遇,巩固珠海机场作为湾区重要干线机场的基础战略定位,打造成为粤港融合发展的典范!”在辞虎迎兔之际,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丘昌贤如是说。

众所周知,珠港两地机场合作始于2006年。当年,珠海市委、市政府开启了国内机场管理改革的先河--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合作联合成立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托管珠海机场航空运输主业。珠海机场通过引入香港机场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不断拓展航线网络,提升航班密度,完善地面通达性,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及服务品质。合作次年,珠海机场客流量即首破百万大关;2016年旅客吞吐量更是势如破竹般突破了500万人次;2018年,旅客吞吐量一举突破千万人次大关,真正成为珠江西岸地区重要的空中门户。珠海机场成长之路表明,它无愧于国内机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先锋,堪称国内机场管理改革和珠港合作的典范。
筑基强核 提质增效
2020年,就在珠海机场大展拳脚之时,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可以说,2022年是民航业遭遇疫情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丘昌贤说,这3年里,珠海机场始终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严守疫情防控底线,持续完善安全、运作、服务、财务及经营管理体系,确保了机场的稳定经营和安全运作。
安全管理出佳绩。2022年,珠港公司按照民航局要求,多措并举,不断提高珠海机场安全管理余度。一是不断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化、系统化建设。修订并签发最新版的、符合国家新版《安全生产法》相关要求的《珠海机场安全管理体系手册》,各层级安全管理职责更加清晰明确,实现安全管理从事后到事前、从开环到闭环、从个人到组织、从局部到系统的转变。二是全面梳理机场治安保卫工作流程。制定《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内部治安保卫管理规定》,明确各部门职责、内保工作机制、治安综合管控及各类安全管控要求,梳理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的内保、禁毒、防诈骗工作要求,以及内保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突发内保事件处置、内保工作考核办法等工作内容。三是组织开展各项公司级安全专项活动。根据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要求,先后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跑道安全专项整治”“安全专项检查集中自查”“机场领域安全专项检查”“安全作风建设和宣传教育”“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共11项专项安全整治工作,收效显著。2022年,珠海机场未发生责任事故征候及以上事故,责任不安全事件数量为0,不安全事件万架次率为0,实现2022年度≤0.65的奋斗目标,领先于民航中南辖区和民航广东辖区水平。
运行保障出实效。2022年,珠港公司持续推进机场运行管理体系优化及模式创新,不断提升珠海机场整体运行保障水平。一是持续优化IAC运行管理效能。2022年,经过优化的IAC运行管理模式正式启动,此次模式优化契合流程化管理理念,有助于IAC各席位进一步提升信息共享、协同联动。二是不断完善运管委协调机制。2022年,为提升机场运行效率和品质,珠海机场协同运管委相关单位,持续提升本场运行品质及效率;2022年,共启动196次不利条件运行机制以及134次会商,动态调整航班2,148班,临界航班协调总数152班,协调成功总数92班,协调成功率60.53%。三是有序推进机坪运行效率提升。为应对各类长假以及季节性流量高峰,2022年珠海机场通过合理优化进出港航班次序、安排冲突航班等待位置、结合出港航班地面保障情况协调空管塔台做好航班放行次序安排等措施,做到“先准备好先开车、特殊航班特殊保障、机位冲突航班优先放行”,最大限度保障正常航班、挽救临界航班。据统计,2022年珠海机场航班平均滑入/滑出时间分别为4.72min/9.49min,相较2021年均有明显减少;2022年,珠海机场进出港航班平均靠桥率达到81.48%,同样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民航航班正常统计系统显示,1月-12月珠海机场平均放行正常率为97.3%,在旅客吞吐量占全国0.2%(含)以上机场排名第三。
智慧建设结硕果。2022年,珠港公司场持续强化信息化系统建设统筹,避免重复建设、助力信息共享、实现资源集约,不断提升珠海机场运行效率、安全及管理水平。一是按照民航局航班运行数据共享交换相关工作要求,持续做好机场航班运行数据共享水平提升工作,2022年,本场数据及时率达到97.5%,平均覆盖率达到99.4%,可靠率达到100%,航班计划比对准确率达到95%。二是协同航科院中宇公司联合推进“国产自主研发数字塔台技术与机场运行融合应用”,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民航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相关要求。三是按照民航局《关于加快推进千万级机场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机场端建设的通知》相关要求,积极推进珠海机场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机场端项目建设,以满足值机、安检、分拣、装车/箱、装机、中转、到达等7个基本节点采集、传输以及平台对接等基本需求。

发展态势 健康平稳
在疫情对民航业冲击最严重的2022年,珠海机场仍持续维护航班航线网络保持平稳,推动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面对疫情的持续冲击,珠港公司持续优化管理手段、强化科学运营,取得了显著成效,珠海机场主要业务保持了健康发展的态势。一是航班航线网络保持平稳。今年受疫情影响,行业需求恢复不如预期,珠海机场合理谋划,主动作为,不断提升航线拓展工作的前瞻性和规划性,积极争取扶助资金支持,确保航班航线网络保持稳定。2022年,珠海机场定期航班承运人33家,比2019年增加2家;全年运营航线135条,航班通达航点85个。二是地面交通接驳能力保持较高水平。在客流不足及机场改扩建导致外部交通环境变差的情况下,珠海机场坚持与相关合作企业共商共策、共度时艰,较好地保持了机场地面交通接驳能力及市场辐射能力。2022年,机场快线运行线路11条,平均每日运行班次209班,站点28个,累计完成旅客运输量49.6万人次,累计运行约96,492个班次。
与此同时,珠港公司紧密围绕民航“十四五”规划和四型机场建设总体要求,聚焦提高旅客服务体验及服务品牌创建,推动珠海机场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一是持续做好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工作。依据行业管理部门下发的服务质量建设指南,重新制定《珠海机场服务承诺监督管理规定》、《珠海机场残疾人航空运输服务方案》、《珠海机场人体捐献器官运输工作方案》等多项服务质量指导性手册、方案。二是持续设计并推出特色服务产品。整合各服务质量相关部门的服务流程及资源,完成“行李门到门”、“贵宾全流程”、“首乘服务”、“无伴儿童系列”等多项服务产品的包装、落地,力求从产品、服务等各方面实现较高的旅客满意度。三是持续改善机场候机环境及体验。全面更换楼内重点区域花框绿植,明确各值机岛位置及清晰指引乘机流程,完成航站楼出发大厅母婴室建设并对外正式开放。四是稳步提升班线及城市候机楼服务质量。提高班车运力调配效率,加强对机场快线及合作城市候机楼疫情防控及服务质量的培训与监管,完善华枫城市候机楼候车环境,增设城市候机楼值机服务,为旅客出行带来便利。
初心不改 勇毅前行
“疫”去春回,万物复苏。“随着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持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我国的疫情防控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精准,新冠疫情终会被我们战胜。”丘昌贤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坚守‘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宗旨,服务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贡献珠海机场力量”。
面对多重不利因素,珠港公司既要克服目前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亦要满足未来社会经济活动恢复正常后民航业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在保证财务安全的同时合理提升机场保障能力,使之与需求发展相匹配并适度超前。“我们基于市场环境的综合分析,结合疫情发展和改扩建工程进度,继续采取‘分步走’战略,将未来五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匹配不同的目标及策略。”丘昌贤说。
追随丘昌贤坚定的目光,记者看到了珠海机场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2023年,珠港公司将对标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及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财务状况科学、细致谋划2023年具体任务举措,对内将继续紧缩预算,优化公司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对外合理控制投资规模,以稳健的战略巩固现有市场;寻求发展机遇,配合香港机场多式联运中转客运大楼启用,推动“经珠港飞”项目落地实施,巩固珠海机场作为湾区重要干线机场的基础战略定位。
2024年是发展期,这一年,如新冠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全球经济得以全面复苏,管理公司将采取进取姿态,全面拓展市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做好运营资源储备,着力扩充机场容量,提升机场保障能力,为后续突破期储能蓄力。
2025年-2027年是突破期,以2025年珠海机场T2航站楼成熟运营为契机,将全面提升机场保障能力及管理水平。一是全力建设四型机场,全面布局耗资较大、用时更长的绿色、智慧机场建设项目;二是促进空域优化及时刻资源释放、打开航班增长空间;三是协助推进国际口岸开放,推动国际业务发展,增加新业态。致力于将珠海机场逐渐发展成为安全底线牢、运行效率高、服务品质好、经济效益佳、发展后劲足的国内先进管理示范机场。
未来,随着二期扩建工程竣工、T2航站楼投入使用,珠海机场必将在湾区世界级机场建设中大放异彩,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愿望保驾护航。(《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陈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