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赵欣 报道:“鹏飞还没睡呢啊,我都睡醒一觉了!快休息吧,这么晚了,明天一早还得给同事们送早饭呢。”“知道了,你先睡吧,我填完这张表就睡。” 虚掩的门缝,咔嗒的键盘声,凌晨一点的呼和浩特机场货运库区安检护卫部货检室值班室,张鹏飞独自填报着前一日未来得及完成的统计表格,这是他坚守在机场的第45天。
毫不犹豫 选择留下
10月2日,完成值班交接任务的张鹏飞,看到了呼和浩特市疫情快速增长的趋势,考虑到接下来可能将面临的严峻情况,他毅然取消了与家人欢度国庆的假期计划,决定留在机场。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落实执行好上级决策部署,保护好员工是张鹏飞的一贯工作理念。10月5日,一条条管控通知在各小区微信群内流转,安检护卫部各勤务单元均出现保障力量不足的情况。关键时刻,张鹏飞按照部门“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动员所属员工到机场留宿备勤,一时间,货检室员工积极响应,除个别小区封控原因,同事们均以最快速度赶到单位。
“当时保障力量瞬间就充足了,但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解决大伙的吃住问题。”张鹏飞回忆道。为此,他根据机场公司统一安排,积极对接机场宾馆、公寓,争取保障物资,妥善安排同事们分组办理入住。

货检室员工一呼百应 加入抗疫保障队伍
担当重任 共克时艰
10月13日起,根据上级工作安排,张鹏飞担任东道口、应急道口点位长,同时肩负起点位疫情防控的担子。如何最大限度保障员工安全,是他每日心中所想。面对每日激增的疫情数据,张鹏飞要求科室员工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并通知加大消杀力度和频次,各安检通道、相关人员、区域物品等,均确保“一检一消、一用一消”。
通过综合考量现有保障能力及每日过检人数,张鹏飞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疫情期间《进入控制区人员、物品管控措施》,严格外来物品管控,明确属地职责,严守运行安全底线,切实做到“人物同防”。
分队长董慕华说:“他就像一针强心剂,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带领着同事们共同守护机场这道防线,保一方平安。”

张鹏飞带领团队向帮助工作的同事致敬
化身“小哥” 温暖同事
10月末,呼和浩特机场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机场留宿备勤人员疫情防控应急保障指挥部召开会议,决定在员工健康保障组下设后勤保障小组,专门负责辖区各管控点位的餐食、集中采购物资、慰问品等的配送工作。重任再一次落到张鹏飞的肩头,作为后勤保障小组组长,他协同安检、地服10余名同事共同肩负起整个机场的各类配送任务。
“我们现在每天都能吃上热乎的饭菜了,有啥需要的在群里说一声,很快就能送到。感谢机场‘小哥’们的辛苦付出,我们心里都挺暖的。”驻守在应急道口的老员工何建青说道。从接到任务的第一刻,如何让机场留宿备勤员工能按时安全地吃上热乎饭便成了张鹏飞最关心的问题,几天时间,他带领后勤保障团队通过包干管理、优化方案、细化职责分工、完善统计方法、精确配送流程时间等措施,整个后勤保障流程实现了无缝衔接,配送时长由最初的2个多小时缩短至50分钟,让机场留宿备勤员工吃上了热乎的饭菜,并且避免了聚集感染风险。

忙碌中的张鹏飞

同事们在冬至当天吃到热气腾腾的饺子
同事眼中的战士 孩子心中的英雄
连日来,除按时按点的餐食配送外,集中采买物资和防护用品的配送往往更加辛苦。每日员工的晚餐配送完毕,甚至都来不及歇脚的“小哥”们,又该配送白天已消杀静置好的各类物资。长时间的奔波与高度紧绷的神经,张鹏飞病倒了。
“鹏飞你怎么了,是不穿少着凉了?司机师傅,送完这个点回趟备勤区吧。”11月3日晚,正在赶往下一个配送点的张鹏飞感到腹中一阵剧痛袭来,当即卧倒在车上。“没事,我趴一会儿就好了。”经常错过饭点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加上生活作息不规律,他的急性阑尾炎复发了。在机场公司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张鹏飞得到了及时的医治。
治疗期间,张鹏飞尽力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身边的同事被张鹏飞的精神影响着,主动参与配送、分担科室日常工作,为他找来消炎药片、煮一碗容易消化的粥……
当儿子在视频通话中看到打着吊瓶的爸爸依然在坚守岗位,说笑间,小小的他感受到了父亲的不容易,懂事的开始帮助妈妈做起家务,在他的心中,爸爸就是一个超级英雄。

治疗期间的张鹏飞

张鹏飞与家人视频通话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给我们以温暖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念,张鹏飞只是千万义无反顾奋战在一线的民航人的一个缩影,他们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内防输入、外防反弹”,全力确保机场安全平稳运行,高效保障紧急运输。用张鹏飞的话说,“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打败民航人,只要我们共同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就一定可以共渡难关,静待春暖花开的日子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