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思 报道:10月16日0时起,大乌兰浩特城区解除静默管理,至此,被按下“暂停键”9天的城市有序恢复常态。在这场抗击疫情的奋战中,乌兰浩特机场果断决策、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实现疫情防控平战态势转换,严格按照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工作要求,毫不放松落实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全体干部职工勠力同心、逆向而行,坚决服从安排、执行命令,担好责、带好头、站好岗,用“无我”的精神境界和“有我”的实际行动,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用勇敢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空中防线。
有一种担当,叫严阵以待
9月底,呼和浩特市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机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本场可能面对的疫情防控形势,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不出盟、“就地过节”,国庆假期轮流值班,坐镇指挥重保期间的疫情防控和安全运行工作。
因兴安盟出现本土疫情,10月6日晚,大乌兰浩特城区实时静默管理,乌兰浩特机场迅速反应,立即召开疫情防控专题部署会,传达本土疫情防控形势和管控要求,为保证机场正常运行,会议决定当日上班员工“原地不动、留守机场”,当日休班员工“静默在家、随时待命”,执行AB班+应急班+24小时班制的排班模式,AB班之间以3天为周期进行轮换。
会议还要求各疫情防控专项小组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做好政策解读宣传、员工排查管控、防控措施落实、紧急运输保障、舆情信息处置等各项工作。综合协调组及时掌握并传达最新防控要求,为保证AB班如期换防,多次与盟市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协调、联系,积极争取到355张“通行证”;员工防控组加强涉疫关联场所排查、全员核酸监测筛查,提升防护标准等级,及时传达关于加强员工“8小时”外管理的要求和提示,食堂取消堂食改为非接触式订餐、取餐,动态了解和掌握员工所在社区管控政策;客货防控组按照要求做好环境消杀,对进入候机楼的人员严格查验核酸、健康码并进行测温;安全运行组制定《疫情防控紧急期间员工倒班工作方案》,对员工倒班情况安排、交接班工作要求、疫情防控工作证使用管理规定进行了明确;运输协调组积极与航司联系,及时关注和发布航班取消动态。
有一种力量,叫同心同向
战“疫”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在困难面前,机场上下一心、共克时艰,形成了团结奋进的抗疫力量。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起拼,机场各层级管理人员靠前指挥、率先垂范,深入疫情防控一线,与员工共同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全体员工闻令而动、勇往直前,白天坚守岗位、晚上以场为家,四天三夜的携手并肩,让协作配合的“同事情”迅速升温为患难与共的“战友情”。
在接到当日上班员工“留守”机场的通知后,地面服务部经理董欣宇匆忙从家里赶到机场,当日他的妻子正好也在上班,但他没考虑那么多,把两个孩子留在家里交由父母照顾,他只想着能第一时间到现场,与员工一起面对暂时的困难。安检护卫部安检员张恺,他的妻子怀孕7个月,一个人在家,但他并没有要求“区别对待”,只是一休息就赶紧拨通妻子的电话,关心地问“家里是否一切安好”。在乌兰浩特机场的抗疫一线,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是父母、是儿女、是丈夫也是妻子,在面对困难时,他们有了同样的身份——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不退缩、不讲条件、不说难处,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越是重要关头,越能映照初心。越在关键时刻,越显担当精神。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党员的心声,也是党员的真实写照。飞行区管理部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号召全体党员要冲得上去、扛得起来,党员周青林还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为所有防疫工作人员送去面包,真正做到了危险“疫”线有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用实际行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无情人有情、兄弟机场携手战疫情。在兴安盟出现本土疫情后,阿拉善机场始终心系乌兰浩特机场,但因航班停运,防护物资无法到达,为助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0月17日,阿拉善机场向乌兰浩特机场捐赠了22300元资金,体现了心手相牵的真情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决心。
有一种初心,叫真情服务
疫情当前,服务不变。10月7日,在接到兴安盟第三批医疗队驰援呼和浩特的通知后,乌兰浩特机场高度重视,提前制定包机保障方案,各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各岗位人员勇于担当、提供最大便利,开通4个专用值机柜台、2个行检通道、1个旅检通道、增派18名工作人员,提高办理值机手续和安全检查速度,用实际行动和真情服务向148名“逆行”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敬意。
此外,机场还针对老年人推出“陪乘员”服务,针对无人陪儿童创新服务举措,让老年人出行全程无忧、让孩子在机场拥有家一般的感觉。静默管理期间,问询电话数量增长近3倍,为解决这一问题,地面服务部临时增加2个问询电话,及时回答旅客疑问、回应旅客关切,在提升机场整体服务质量的同时,收到了旅客的一致好评,也受到了集团公司服务品质部的肯定和表扬。同时,根据地方政府指挥部公告的变化,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最新出行提示。
机场始终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聚焦旅客出行的问题和困难,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举措,让进出港旅客感受到暖心服务的同时,更真切地体会到“隔口罩不隔微笑,遮嘴角不遮温情”的真心。
有一叫温暖,叫以人为本
疫情突然来袭,温暖从未缺席。乌兰浩特机场始终把事关职工群众利益的“暖心工程”放在心上,积极为坚守抗疫一线的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团结一心、凝聚合力共抗疫情。
解决值班备勤人员吃得好的问题。作为员工的“娘家人”,为兜住、兜好员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全力解决值守员工的后顾之忧,工会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到周边义勒力特镇超市为“留守员工”采购牙刷、牙膏等洗漱用品,并于当日晚上发到员工手中。紧急联系当地疫情期间保供超市,连夜从沈阳发货,分批次慰问发放了92箱方便面、50箱矿泉水、22箱火腿肠、520斤香蕉、420斤橘子、40斤瓜子,慰问人员包含所有驻场单位和合约商员工。
解决值班备勤人员住得暖的问题。机场紧急在各楼宇腾挪出35个房间、74个床位,由员工防控组统一协调、安排,为所有值班人员提供住宿保障。伴随着冷空气的到来,飞行区管理部积极与供暖合约商协调,10月11日,机场提前4天点炉供暖,为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员工提供了温度保障。
此外,工会还根据AB班制合理调整工会委员排班,确保所有员工的临时性需求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转发心理疏导视频、首都机场心理咨询热线,帮助员工疏导紧张情绪、释放工作和防疫的双重压力。物资保障组没有因“静默”而停止“行动”,采购了15000双手套,同时收到地方爱心企业捐赠的价值3500元的50件医用防护服和4000个医用外科口罩,以上物资已于10月10日验收合格入库,为所有员工提供了防护物资保障。
有一种行动,叫复工复产
受当地疫情影响,航班量锐减,各部门积极利用航班低量运行和无航班的“窗口期”,不断夯实“三基”建设,组织开展线上业务学习和安全培训,修订作业指导书和应急预案,确保各岗位人员技能不生疏、业务不掉线,同时继续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调整排班,10月16日下发《关于乌兰浩特机场复工的通知》,职能部门员工恢复正常班,一线员工继续执行AB班制,两天换一次班,按照地方要求,从10月16日至10月31日,所有员工(含合约商和驻场单位)每日进行1次核酸检测,虽处于停航期,但机场从人员思想状态、业务技能、安全运行、疫情防控等方面已做好了复工复产的准备。
此外,机场将实时关注当地疫情动态,积极与航司联系,在推动复航工作的同时,提前谋划冬春航班换季工作,高效优质完成每次紧急运输保障任务。
危急时刻显本色,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的双重挑战,乌兰浩特机场将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的各项要求,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强化担当、奋楫前行,标准上再提高、措施上再细化、预案上再完善,坚决守住疫情防控“三个零”的底线,全力保证空中通道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