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航空遥感系统通过国家验收 营口机场机库正式投入运行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1-07-22 18:05:00

中国民航网讯:7月22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航空遥感系统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海航集团旗下营口机场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配合建设单位圆满完成此次验收工作,助力我国遥感信息技术发展

图片1_副本.png

航空遥感系统国产中型遥感飞机平台(新舟60)和机库

创国内航空遥感系统机库规模和水平之最

航空遥感系统营口机场机库作为航空遥感系统的运行基地,于2019年10月23日开工建设,可保障遥感飞机日常维修维护、飞机试飞及部分载荷校飞等任务。该工程是一个综合了遥感飞机、遥感载荷和技术人员的综合运行基地,真正实现了遥感飞机的实时待命状态,可以第一时间承担响应国家各类型的应急监测任务,将支撑航空遥感系统在灾害、应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航空遥感系统在营口机场建设机库等配套设施,同时以营口机场作为“航空遥感系统”的主起降机场,其规模和水平为国内机场航空遥感系统之最,也将吸引农业作业、地形勘探、抢险救灾等类型的通用飞机进驻营口机场,给营口机场通航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服务国家战略 民航通航两翼齐飞

在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和海航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营口机场以党建为引领,秉承海航人的真情服务理念,服务国家战略,真抓实干,全力配合中科院推进航空遥感系统营口机场机库项目建设。20201123日,营口机场成立了机库项目行业验收工作组,配合推进机库的行业验收,并积极跟进验收整改工作,促进了机库尽快投入运行。

通航以来,营口机场客运航班取得快速发展。从最初的1条航线、1个通航点,历经5年持续发展,不断开拓航空市场,累计开通航线25条,通达城市22个,运输服务旅客超过120万人次,保障航班起降超过14000架次,运输货邮达1256吨2019年,营口机场成为辽宁地区第一家旅客吞吐量突破40万人次的支线机场。 

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客运航班出现大幅减少,如何拓宽产业,推进复工复产,尽快实现机场的高质量发展,营口机场选择了民航通航同步发展。营口机场先后引进中国彩虹、中国通飞、中国飞龙、嘉晨公务机等16家通航及公务机企业到本场开展飞行训练、培训及科研实验等项目,通航产业得到丰富和完善。

今年以来,营口机场已陆续引进了大连欧亚直升机、精功通航,完成嘉晨集团公务机续签。此次航空遥感系统营口机场机库项目投入运行,进一步推进了营口机场通航产业发展。

图片2_副本.png

营口机场

未来,在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和海航集团党委的带领下,营口机场将持续践行“三个敬畏”、落实“六个起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切实为航空遥感机库运行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以党建引领、推进复工复产,确保安全生产与运行平稳,为国家重大项目运行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航空遥感系统

航空遥感系统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为项目建设法人单位。该系统旨在建设基于国产中型遥感飞机平台具有综合集成多种遥感载荷能力的国家级航空遥感系统。该系统的建成,填补了国内具有长航程、多功能、多观测窗口的中型航空遥感飞行平台研制空白,以及多谱段、多时相、多极化以及多角度等不同维度信息获取能力的综合观测系统研制空白,为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技术手段,为提高和发展我国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提供重要实验平台。

航空遥感系统具有自主性强、信息维度广数据精度高、综合效率高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可以获取包括陆地、海洋、大气在内的多类型遥感数据,服务领域可广泛覆盖农业、林业、海洋、测绘、环境、灾害等,可提供科学实验模式、巡航模式、应急反应模式和订单模式等多类型航空遥感服务调试运行期间,航空遥感系统承担了多项大型航空遥感综合科学实验、新型遥感载荷校飞、灾害与环境监测飞行等科研任务,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数据,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科学成果。

责任编辑:sunwenjin 000
推荐新闻: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