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武汉“解封”,
武汉天河机场开门大吉,
武汉安检做好充分准备,
护您安全出行!

严防
人员防疫、环境防护,
确保人身安全!
“解封”不等于“解防”,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麻痹大意,越要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针对全面复航,我们做了“严防”,确保旅客和员工身心健康!
休息分区
安检站实行分区域分级管控,在安检现场员工休息区域分为红、黄、绿三区,当日开展安检勤务员工可以到达黄、绿区,禁止入红区;当日防疫组人员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以到达所有区域。

绿码先行
安检站1022名员工,每一名员工在返岗前,必须申请湖北省疫情防控健康码,作为返岗的依据,由各室、大队掌握员工的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防护“六人组”
安检站成立了8个“六人防护组”,分布在各个大队的各个角落,他们负责落实每日员工测温、个人防护的监督及检查、防疫物资的领取和发放、服装和设备以及工作场所的清洁消毒,为员工和旅客守护着防护防疫的安全。

行事有依据
环境消毒有规范,防护穿戴有细则,
防控技术有指南,防护消杀有记录,
一丝不苟做防护,严防死守优环境!

领导干部负责管理,
党员先锋负责组织,
防疫骨干负责行动,
由上至下,层层落实。
有规定,防护有条不紊;
有记录,强化安全生产。
唤醒
业务培训、调试设备,
确保运行正常!
76天,武汉机场安检的“实战”没有停过一天,昼夜不息。为了保障复航运行安全顺畅,“软件”、“硬件”全线升级。

“线上、线下”开展岗前培训
“线上”,利用“智慧航安”APP软件组织全员进行岗位安全复训,X光机操作员有针对性“充电”4000余课时并完成相应考核。“线下”,组织廊桥操作员进行靠、撤登机桥的实操培训与考核,有效确保关键岗位员工熟练、规范、安全作业。


全面排查设备,做到随用随启
对113台X光机、10台AT/CT机、52扇安全门、75台爆炸物探测仪等安检设备进行紧密排查、调试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性能参数正常,达到适航标准,保证在复航立即投入使用。

预备
隐患排查、各就各位,
确保万无一失!
安检站制定了《安检站复航安全隐患排查单》,以防疫措施、人员安排、设备状况等与安全生产措施相关的要求为排查重点,展开了第一轮复航前安全生产全面检查。复航前三天,以前期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及重点部位、系统复航的最后准备为落实重点,展开了第二轮复航前安全生产全面检查。

复航前一天,安检站收集了开航当天的航班计划、旅客人数、保障需求等信息,并及时向各部门发布,便于各部门提前做好人员安排和勤务计划,确保运行当天安检流程的顺畅。
复航前一天,在确保所有安检设施设备检查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复航当日所有安检在用设施设备进行专项试运行,确保设备运行万无一失。
复航前一天,各大队再次核查次日值班人员、出勤人员及备勤人员的安排情况,确认人员身体状况是否正常、防护措施是否准备到位。

至此,一切准备就绪。
所有值班人员已经提前就位,
他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组建防爆大队
复航首日,安检站全面接管T3航站楼出入口防爆检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保障防爆大队正常运转,从各个科室、大队紧急抽调90名有防爆资质的员工,采取三班两运转的勤务模式,确保T3航站楼6个出入口能够顺利展开防爆检查工作。

防疫“游击队员”
复航当日,一位带着蓝色手套、背着双肩包的安检员在现场来回巡视,一边叮嘱着什么,一边从双肩包里拿出各种防疫物品。他喜欢“吹毛求疵”,在他眼里总能发现一些细小问题,在他手里总有一件“法宝”可以及时填补“空白”,这就是我们的“防疫游击队员”。防疫督导,在严防严护的状态下“防上加防”。

防护有方 通道有序
在安检待检区对旅客进行测温,体温正常(小于37.3℃)便可进入后续安检环节。

一检一消杀,一过一喷洒
通过待检区来到验证台,验证员会再次查看旅客的“绿码”以及登机手续,通过后在可以进入安检通道。此时通道里的检查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着,安检员每检查完一位旅客就会对双手进行一次消毒;每半小时,防疫员会对通道进行一次整体喷洒消毒,让旅客来的安心,走的放心。

出行安全要抓 温馨服务有她
曾经的“真情服务”没有因为佩戴口罩而显得缩手缩脚,她们仍然用甜美的声音安抚您匆忙的脚步,她们仍然用甜美的微笑装点您出行的旅途,她们还是一样用心为您的平安出行提供“真情服务”。

黑夜里,我们枕戈寝甲,
黎明前,我们蓄势待发,
朝阳起,只听一声令下,
新征程,我们迈步从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