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乌兰浩特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70万人次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12-25 14:31:00

12月13日,随着KN2958北京南苑至乌兰浩特航班平稳落地,乌兰浩特机场旅客突破70万人次,刷新历史记录,这一时刻,标志着乌兰浩特机场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截至2018年12月13日,乌兰浩特机场共保障运输起降8359架次,同比增长4.3%,旅客吞吐量701571人次,同比增长10.4%,航班出港客座率74.1%。

70万,在支持中前行

近年来,在内蒙古机场集团公司及兴安盟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经过多方市场调研,开发省会、热点旅游航线,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布局,形成了辐射东北、东南、西南等地的航空运输网络,2018年全年运营航线达到17条,通航城市18个。

为取得政府支持,每年年初,机场公司向地方政府递交《航空市场开发报告》,详尽阐述航空市场开发思路,积极争取地方补贴资金的支持,相继开通了至上海、天津、沈阳、杭州等多条运营品质佳的航线,新开通航线的客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与旅游局联合召开旅游产品推介会,充分发掘新开航线的旅游客源市场,形成南北旅游资源互补,航旅协同发展,促进了兴安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推助地方航空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乌兰浩特至呼和浩特航线由2015年每日2班增加至2018年的每日4.5班,经过与航空公司的多次沟通,航班时刻得到不断优化,呼乌频次的增加,也使“经呼飞”旅客有更多选择机会,使机场公司成为“内蒙古华夏航空云上公交2.0”的首批试点之一,开发通程登机产品、完善联程旅客登机流程、加强中转服务等举措,进一步方便了中转旅客的出行。

机场公司根据兴安盟冬季旅游政策,推出优惠切位政策,并在切位数量上倾向于散批数量。今年冬春航班换季后,旅客吞吐量增速放缓,针对淡季航空市场,推出了“惠民优惠月”、“兴安人游兴安”、“阿尔山机票0元购”等系列惠民政策。

从2016年旅客吞吐量50万,到2017年旅客吞吐量60万,再到2018年旅客吞吐量的70万,这一个又一个的佳绩,燃起我们继续前行不畏不惧的斗志,新起点新征程让我们再创辉煌。

70万,夯实基础,稳扎稳打

一年来,机场公司安全基础不断夯实,持续推进体系建设,先后制定了《乌兰浩特分公司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测试管理规定》和《乌兰浩特机场民航安保事件信息管理办法》等7项规章制度,修订了《乌兰浩特分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与《乌兰浩特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相关组织机构》等5项规章制度。并结合实际制定机场安全整治工作方案,调整安委会及安全管理委员会等相应组织机构,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民航局26条措施,顺利完成了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要保障。

机场持续改进服务品质,完善服务工作体系,积极开展“民航服务质量体系建设”专项行动。完善了服务风险数据库、服务短板库,建立了航班正常性数据库,修订了分公司投诉管理办法,制定顾客投诉受理流程图,候机楼增设低位和小件物品寄存柜台、所有卫生间配备热水宝和置物架、值机柜台增设影音录像系统、成功研制CRJ900登机桥接驳通道,为旅客提供温馨舒适的服务与乘机环境,让旅客的出行变得轻松便捷。

70万,不忘初心,坚定信心

在迎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乌兰浩特机场将不忘初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把非凡的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教育员工平时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强烈的责任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保障每一个航班平稳落地。

同时机场将继续持之以恒的强化“三基”建设,不断提高“三基”建设水平,常态化、机制化“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深化民航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新的时代、新的要求,乌兰浩特机场全体员工将用实际行动诠释“艰苦奋斗、踏实宽厚”的企业精神,践行民航人的使命和责任,站在新起点开启新梦想,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冬霞、王杰超、代丽娜)

责任编辑:zhichun 000
推荐新闻: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拓宽多元化经...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