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呼和浩特机场较2017年提前59天突破1000万人次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10-24 14:51: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赵琪 报道:截至10月19日,呼和浩特机场保障旅客吞吐已达到1000万人次,较去年旅客吞吐量破千万人次大关整整提前了59天。

运输生产稳步增长,旅吞增速名列前茅

今年,由于受全国民航航班运行总量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呼和浩特机场运输飞行起降架次增长速度放缓。面对增速放缓带来的发展新难题,呼和浩特机场公司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牢牢保持战略定力,按照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党委、政府指示精神及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干支联动"发展战略要求,"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这一状况,努力实现了航空运输生产稳步增长。截至10月19日,呼和浩特机场共保障旅客1002.8万人次,运输飞行8.6万架次,货邮吞吐量3.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8%、8.7%和2.7%,旅客吞吐量增速位列千万级以上机场第三位。

航空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枢纽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航线网络结构持续优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昆明等国内重点航线的航班数量都稳中有增,且运营稳定;长沙、大连、海口、贵阳、西安、呼伦贝尔、赤峰、通辽等其他国内、区内的重点、热点旅游城市航班数量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密,进一步方便了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运营机型和时刻结构持续优化。中大型干线机型飞机占比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呼和浩特机场运营的121座以上机型占比已达到81%,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尤其是今年第三季度,机场运营机型指数已达到151座/每架次,相当于所有航线由B737机型运营。在基地航驻场机型结构上,国航内蒙古分公司增加投放2架B738驻场运力,天津航空全部E145机型更换为E190/E195机型,同时还增投2架A320机型驻场参与国内航线运营。在过夜运力机型机构和时刻结构上,南航在暑运期间增加了1架B738和1架A320过夜运力,中联航投放1架B738过夜运力,分别执行广州、大连和北京南苑早出港航班;在进一步优化呼和浩特机场过夜运力机型的基础上,还进而增加了呼和浩特机场早班出港、晚班进港的时刻利用效率。此外,今年冬春航季东航还有望在呼和浩特机场投放1-2架B738机型过夜运力,增加至昆明和上海的早出晚归航班,届时,呼和浩特航空市场结构将继续得到优化提升。

航空通达性短板有效提升,中转吸引力优势更加显现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机场共运营航线171条,同比增加17条;共39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通航城市81个,其中国内城市73个、国际及地区城市8个,同比增加5个;直飞城市达到72个,新增直飞航点12个;省会城市除拉萨以外全部通航,实现每天通航的省会城市有30个。在维持现有国际及地区航线全部稳定运营的基础上,7月8日,自治区第一条洲际直飞定期航线呼和浩特=莫斯科航线通航,呼和浩特=香港航线也于5月15日实现复航,国内、国际及地区通达能力都得到了稳步提升。此外,今年冬春航季呼和浩特机场还将新增山西运城、山西忻州,湖北十堰、广东揭阳、海南博鳌、缅甸仰光、印尼巴厘岛等城市,全年通航城市预计将达到90个左右。

随着呼和浩特机场航空通达性的持续提升,整体航班时刻排布日趋合理,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转旅客选择呼和浩特进行转机,"经呼飞"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截至10月19日,呼和浩特机场中转旅客数量已达到118.1万人次,中转旅客吞吐量占比上升至11.7%。同时,"经呼飞"中转服务内容升级优化为"六免五优双享"13项服务,在吃、住、行等全方面为中转旅客带来更加贴心、舒心、便捷的服务;在中转保障方面,通过科技应用推广实现了中转服务"智能化",新增"中转旅客免费住宿酒店线上预订"功能和"微值机"功能,进一步完善、丰富了"微官网"的服务内容,将线上、线下服务有机结合,让广大旅客获得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中转吸引能力及优势进一步显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呼和浩特机场通航60周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呼和浩特机场将继续以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助力提升全区通达能力为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干支联动"发展战略和呼和浩特机场"一主两翼"发展思路,继续坚持"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的工作总基调,依托自治区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向着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区域航空枢纽目标持续迈进。

责任编辑:shiying 000
推荐新闻: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拓宽多元化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打好反诈“预防针” ...
“西云数据”助力航旅智变 数据科技重塑...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