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中航大:一场生日会 跨越半个世纪的精神传承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11-09 09:15:00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在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师1团的一小会议室内……彭语冰右手握拳,齐耳而举,深情严肃……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2020年,中国民航大学东丽校区南301党日活动室内,灯塔支部的阙惠华发展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正在入党仪式上庄严宣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入党誓词铿锵有力,老一辈党员与新一辈党员的洪亮声音穿越50年的时空交汇于2022年11月4日

这天是中国民航大学月度固定时间党日活动的日子,一场特殊的“政治生日会”,老党员与新党员相见,让老教授与新青年相遇,让老前辈与后辈相谈,用一段入党誓词引出他们的故事,用永不褪色的赤诚之心,传递跨越半个世纪的精神。

今天是我们的生日 更是携手并行的开端

“今天是你们各位的政治生日,祝贺你们光荣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11月4日下午,在中国民航大学固定党日活动中,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了题为“赓续红色血脉,永葆初心使命”的党日活动,学院老领导朱沛、彭语冰、刘敏应邀参加本次活动。他们与2名青年党员、31名学生党员共同庆祝政治生日,活动伴随着欢声笑语来开了帷幕,新老党员在活动上忆峥嵘岁月,展望未来。

刘敏作为党员前辈代表为大家送上美好祝愿

忆往峥嵘岁月 恰是风华少年

时间回溯到1990年。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在北京举行,那是全中国首次举行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中航大学子承担起了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中航大青年学子不负众望,在志愿服务中团结协作、吃苦耐劳、锐意进取,展现出中航大学子的冲劲、韧劲、闯劲,也彰显了中国青年的朝气。“从飞机平稳着陆开始,到旅客行李送至行李传送带仅用8分钟,打破了先前由汉城亚运会航空运输保障创下的用时10分钟的记录。虽然缩短的时间不多,但这短短2分钟背后却是用咱们中航大人用数不尽的辛勤汗水换来的。”回想起当时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的峥嵘岁月,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朱沛深情地说。

党员前辈朱沛讲述初心故事

时节如流,华章日新。每每提到这段激情岁月,这一代年过古稀之年的前辈党员总是矍铄有神、容光奕奕。

一晃五十年匆匆而过,转眼新时代高唱凯歌。

时代各有不同,初心一脉相承。朱沛回忆道:“自经济与管理学院创院之初,一批又一批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和党员干部,拒绝了航空公司的高官厚禄,毅然选择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为运输民航发展起步时期贡献宝贵青春力量。现如今,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航空民航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国产大飞机C919也取得型号合格证,乘坐国产飞机的日子正计日而待。然而,时代新人并没有浅尝辄止,初心非但没有抛之脑后,反而历久弥新。”

朱沛老院长饱含深情、慷慨感人的讲话令全体成员内心炙热,勾起了老一辈党员们的回忆。

党员前辈彭语冰讲述初心故事

经济与管理学院第二任院长彭语冰说:“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都很主动,‘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为人民谋福祉’的思想信念就是广大青年的原则。”而正是这份思想信念,让彭语冰去体悟和践行在抗战烽火中发展壮大的伟大政党的群众路线。共产党依靠人民的力量一步步走到今天,要感谢人民,更要服务人民。在一次次学习党史和劳动实践中,打磨出一颗“身躬实践为人民”的向党红心和一颗“锤炼本领为民航”的航空蓝心。彭语冰年轻时曾说:“不要计较名利得失,不要害怕艰难险阻,要用所得回报人民社会、回报党的关怀。”1972年,彭语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支青,到边疆支援建设的四年时光里,留下了坚守初心、为国为民、踏实苦干、勤学苦练的汗水与印记。那时牧区人民的出行很困难,开路搭桥就鲜有人提出,建造机场更是前所未有。当地人民,尤其是在边远牧区的农民,每一次需要远行,本就需要背上沉重的行李,经长途跋涉到汽车站、火车站,还经常没有座位,需要和其他乘客“挤一挤”才能勉强乘车赶路。看到这一幕,在内蒙古支青的彭语冰说:“在这里入党,就要更好地回报内蒙古人民,他们本就位于边疆地带,更应该拥有较为便利、乘坐起来较为舒适的交通系统。”彭语冰下定决心要在牧区地带建设一流交通。而在牧区建立机场这方面,由于没有先例、审批程序严格复杂,要建设一流交通,是一条人迹罕至的路。殊不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发扬出中国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彭语冰带领团队进行大量考察和研究,创造性地创新了“通勤航空”运行概念,帮助当地立项建设三个机场,解决了牧区人民出行难、成本高、费时长的问题。以奉献人民社会为己任、把青春融入党的伟大事业是彭语冰老前辈的真实写照。

隔半百递初心 育人才助发展

榜样的力量鼓舞斗志,楷模的精神催人奋进。中国民航大学在这样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党员模范引领下,走过了七十一载春华秋实。

七十一载弦歌不辍,七十一载赓续华章。

“不同专业的人才贡献一点,拼凑起来便是整个飞机”。要想实现民航发展,各领域各专业务必齐头并进。中国民航大学作为培养民航人才的摇篮,一直担负着全方位、全专业、全领域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既要培养职业技能扎实的技术型人才、科研攻关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又要培养维护核心、对党忠诚、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具有先进思想的人才。

党员前辈与支部全体党员合影

在发展民航事业的征程路上,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航事业建设,人才是源动力。民航人才的培养要像江河湖海一样“为有源头活水来”,成为促进民航发展的有力后备军,一方面需要靠事业留人、情怀留人,另一方面要靠初心育人。朱沛、彭语冰、刘敏三位前辈党员将青春奉献在了育人岗位、民航领域上,即便年迈,仍然心系院校和民航事业;即使入党已过半载之久,依旧能为党员注入新风活气,激发青春活力。但“独木难成林”。当今民航业之所以呈现出浩瀚如森的景象,是因为像老院长朱沛、彭语冰这样的党员先锋模范并非少数,只不过他们奉献在学院各个专业、学院,民航业不同领域,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郑兴无曾在2021年获评学校首届“立德树人”优秀奖教师。1996 年到中国民航大学任职,26年来,他始终将自己对专业的热爱投入到推动行业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大格局中。1996 年到学校时,正赶上中国入世谈判紧锣密鼓的进行,他当时所在的专业又是航材管理与外贸专业。尽管当时并没有相关的课程与入世相关,但是郑兴无老师敏锐地认识到民航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入世是推进民航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契机,因此利用自己世界经济的专业优势,结合民航开展科学研究,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2001年出版了国内唯一的一本关于民航业与中国入世的专著。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郑兴无探索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航空运输业减排问题,支持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参与国际民航组织制定全国国际航空运输减排市场化措施的系列谈判工作,维护国家和行业利益。他作为民航局专家参与民航应对欧盟ETS的方案研究、制定和谈判工作,作为国际民航组织专家组成员参与国际航空运输全球减排市场化措施方案的制定,力争行业的发展空间。

一颗向党初心贯穿始终,全方面擘画,全方位培养人才的理念始终贯彻。“明德至善,弘毅兴邦”。从中航大走出去的学子,今后不论是在航空航天领域深耕厚植,还是向其他领域转型,一颗初心永远赤诚。

 初心映照精神传承 接力棒我们接住了

参加本次党日活动的学生多数来自“灯塔支部”。灯塔支部学生、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级王苑科结合了前辈党员和自己所学专业发表自己的感悟:“党员前辈的故事往往是一些细节深入人心。学院首任院长朱院长提到了当年中航大学子参加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时,创下的‘8分钟’记录。在当时,大家可能根本不是为了缩短这两分钟,奔着创造记录去的,而是出于把旅客行李运到指定地点,为了国家出力的纯粹……而正是这份纯粹,意外地创造了记录。作为一名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学生,更要发扬这种全力以赴、集小汇大、积少成多的精神。经济是支撑民航运营的重要因素,把经济花在‘刀刃’上,发挥主要作用;降低不必要的小号成本,积少成多,坚守初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意外地’创下更多像‘8分钟’一样的记录。”

初心互鉴,精神相传,半百沧桑,红心依旧。

学生党员前辈段林昊分享感悟(本文图片均由钱欢拍摄)

灯塔支部学生、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段林昊在听完党员前辈和教师辅导员的讲话后,交流了自己的心得:“老一辈党员也是在最为风华正茂的年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半个世纪的沧桑,初心并未风尘仆仆,反而熠熠如初,传承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老一辈党员的奋斗经历,是年少方刚、年少热血、年少有为、初心如炬。学院第二任院长彭院长的故事给予了我奋进的力量,没有条件就去创造条件,交通不便就建设机场,最终立项建设起三座机场,解决了人民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这样的故事使我备受鼓舞,坚定了躬耕事业、服务人民,干下一份大事业的决心!”

跨越了半个世纪递往新一辈青年党员的“不忘初心”这杆接力棒,我们接住了!握紧这杆接力棒,更要奋发有为,跑出中航大人的最好成绩,并一直传递下去!

党日活动最后,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系灯塔支部党员代表徐静做了总结,说,“灯塔支部秉承老一辈党员模范的初心,沿着老一辈党员的奋斗足迹一步步扎实苦干,奋勇前行,取得了骄人成绩!近几年,灯塔支部获得天津市2017-2018年度教育系统‘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称号;中国民航大学2017-2018年度先进党支部;2022年6年,被评为中国民航大学样板党支部。现在,我们接住了、接稳了老党员传递的接力棒,今后更要昂首阔步、接续奋斗,干出一番番事业,取得骄人成绩!

这日的党日活动在欢笑声和不断的掌声中,拉上了帷幕。

近年来,中国民航大学进入“三全育人”深化年,扎实推进学校各部门、各社团、各教职工部门育人落实落地,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通过“讲校史”、老前辈讲述奋斗过往以及同学朋辈引领的方式,让师生话感悟、鉴初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漫漫征程路。

“明德至善,弘毅兴邦”。校训激励着不同时代的热血青年高唱凯歌,承初心共奋进,激发砥砺奋进的豪情壮志,一定能迎来民航腾飞的万丈霞光。(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郭娜朱璨琪 )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