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体教融合 中国民航大学和天津柔道队合作再创佳绩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10-20 16:34:00

近日,2020年全国柔道大师杯赛在山西省运城市落下帷幕。天津柔道队参加了全部14个级别的比赛,并取得1金、4银、5铜共10块奖牌和3个第7名的佳绩。其中,中国民航大学毕业生陈飞获得女子78公斤级金牌,2017级学生唐靖获得63公斤级银牌,并在体能测试中获得30米跑、3000米跑、卧推、深蹲四个单项和总成绩冠军。本次比赛中国民航大学和天津柔道队收获颇丰,这和多年来体教融合的开展息息相关。据了解,自2006年中国民航大学和天津柔道队签约合作以来,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柔道运动员的同时,也得到了各方面的赞誉。

 中航大毕业生魏琛(蓝方)

开局良好 合作共赢露峥嵘

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体育系统当时遇到的难题,促进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体育界提出“体教结合”这一概念。为了解决运动员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教育部门开始执行“体教结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素质教育,为国家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储蓄力量。2002年,在申办奥运成功的新的历史发展期,中共中央8号文件提出“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在2010年前,初步形成体教结合共同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体系。

为响应国家号召,中国民航大学和天津柔道队实行体教结合,与天津市体育局签署共建天津(中国民航大学)柔道队合作协议。这次合作的意义是令运动员获得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大学校园中世界冠军的示范效应带动群众参与体育活动,进而建设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这一时期的合作非常成功,成果丰硕。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柔道比赛中,佟文、秦茜、张杰、窦淑梅作为为数不多的取得世界冠军的大学生运动员,为国家和学校带回金牌与荣誉。

中航大学生郭宗英(白方)

中航大学生田洪杰(白方)

体教融合 源远流长定乾坤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加强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中央提出“体教融合”,将体育工作的重心从储备竞技体育人才转移到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这一举措旨在充分发挥体育的健康作用,改变中国青少年体质普遍下降的现状。

体教融合至今,中国民航大学对中国柔道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天津柔道队和国家队的支持态度始终如一。在此期间,中国民航大学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东亚运动会柔道项目比赛、第十三届全运会柔道项目决赛、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盲人柔道项目比赛。此外,学校还多次举办全国柔道的冠军赛,让顶级柔道运动员走进校园,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令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柔道运动带来的精神力量,参与到运动中来。

中国民航大学2012届毕业生陈飞曾表示每次想起自己的目标,都会想起学姐佟文在08年奥运会赢得胜利的18秒。2020年全国柔道大师杯,作为老将的陈飞始终不忘初心,克服伤病的她在五场比赛中取得一本。天津柔道队吴卫凤教练在采访期间也说:“中国民航大学与天津柔道队的合作给予优秀的运动员和大学生在自己的训练和学习中获得交流感情、增加友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机会,我觉得这特别好。”

中航大毕业生 陈飞

征途不止 剑指苍穹创新高

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结束后老队员纷纷退役,队伍的整体实力下降。新冠疫情的爆发,成为培训新人的阻碍。面对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和全运会,队伍采取全封闭式训练,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抓训练。这次的大师杯,是疫情爆发后近十个月来的首次比赛,也是检验“双战双赢”成果的大战。

从比赛结果来看,运动员们普遍实现了一个很大的飞跃,打破了第十三届全运会获得9块奖牌的最佳成绩,以10块奖牌再创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10个月的艰苦备战,涌现出一批优秀新人,比如今年刚入学的新生郭宗英取得银牌,毕业生魏琛也首次打进决赛。这些新生力量的出现,令队伍备战奥运会和全运会的信念愈发坚定。

“创新超越、永不满足,勇争第一”是天津柔道队的精神,“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勇争第一”是天津的体育精神。永不言弃、顽强拼搏是中航大体育人的精神所在。在中国进一步加强体教融合之际,吴卫凤教练坦言:“我希望天津柔道队和中国民航大学进一步深度合作,把柔道项目做强做大,让一流的大学配上一流的运动队,相互促进,成为全国的体教融合的楷模。”多年的合作不仅为天津柔道队带来了坚实的后备力量,也令更多的学生感应到体育精神的号召,参与到运动中去,真正发挥出体育的健康作用。(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春燕、潘志勇、吴紫婷)

责任编辑:sunwenjin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做好秋冬消防安全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认真做好年终安全工作部署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冬季安全大检查
海南航空乌鲁木齐海翼轩贵宾室盛大揭幕
“江西凌燕乘务示范组”与“赣京先锋号...
西安咸阳机场公司勇夺中国创新方法大赛...
南航新疆分公司飞行部全力保障2025年冬...
首都机场商贸公司爆款上新!紫光园奶皮...
大兴机场开展“三进”消防宣传活动 扎...
东航甘肃分公司空勤队伍:筑牢思想根基 ...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全面做好冬季安全运行...
中卫沙坡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万人...
九元航空海口直飞马来西亚古晋、槟城即...
大兴机场案例入选2025中国民用机场碳排...
金鹏俱乐部启动“2025飞行达人燃动秋冬赛”
党建引领聚合力 深度融合促安全 ——安...
江西航空联合江西省红十字会开展“重阳...
海南航空2025年“安康杯”职业技能竞赛...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发力筑牢消防安...
呼伦贝尔机场举办2025年冬航季航空旅游...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