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中国民航大学:向着国际化目标迈进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9-07-04 14:19:00

“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在学生阶段就了解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培养了我超强的学习能力,让我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我为自己是一名中欧人而骄傲!”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如今在中航国际负责亚洲地区国产民用飞机出口贸易项目管理的黄松如此向记者说。

黄松就读的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被誉为“中法教育国际合作的典范”,也是中航大致力于开放办学、不断提高国家化办学能力与水平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国际化的教育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国际规则、了解他国文化、精通民航业务的人才,朝着“享有国际声誉的世界著名民航类高等学府”的目标努力奋斗,成了中航大矢志不渝的追求。

锋芒初露

受到中外民航企业欢迎

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成立于2007年,由中国民航大学和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共同创办。这是我国航空业首次引进法国精英工程师学院教育模式,在中国共同创办的首个航空类工程师学院,不仅是中国航空业在本土培养国际水准民航精英的有益探索,也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先行军。

该学院副教授徐舟介绍,中法民航合作历史源远流长,学院的成立则为中法民航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已经成为两国民航合作的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成立10多年来,该学院已经培养了6届近400名航空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就业率达100%。

在空客首个欧洲以外的宽体客机完成和交付中心里,有他们的身影;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研发过程中,有他们的支撑;在国产支线飞机新舟60和新舟700的销售与服务中,有他们的汗水……如今,中法携手打造的工程师队伍,已经在国际民航的舞台上初露锋芒。“我们的学生不仅理论基础扎实,而且有贴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国际化的视野,让他们成了民航工程师中的精英,受到了中外民航企业的广泛欢迎,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徐舟表示。

创新模式

培养国际化精英人才

2011年,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被正式列入中国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被天津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评为“天津市教育外事十佳项目”;2013年,该学院工程师教育通过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CTI)评估。

2014年,作为中法两国建交50年系列庆典活动,该学院首届学生毕业典礼在民航局举行;2015年,第二届学生毕业典礼在空客天津总装厂举行,法国总理出席典礼并向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2016年,被中法两国政府评为“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

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为什么这么火?也许我们可以从学院的办学理念与模式中找到答案。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在法国,工程师教育属于小众、精英教育,工程师地位很高,毕业生有很高的就业率和社会地位。

中航大原样引进了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从课程设置、教材到教师,包括授课语言都是法语,以确保学生受到原味的法国工程师教育。

为了培养工程师精英,中航大从招生阶段开始就进行了层层筛选,学生往往要高出一本线几十分,才能被录取。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还会有25%左右的学生被淘汰。最后,学生们将用英、法双语完成学位论文。

法国工程师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与实践相结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即被派到中国、法国或欧洲的民航生产企业、研发机构进行实习。针对航空工程师培养的不同阶段,设计了蓝领实习、技术实习、专业实习等实习环节。“这样的设计,让我们在还没毕业的时候就解了世界民航业的发展趋势,清楚企业的人才需要。”现在AMECO工作的孙瑜钖说。正是这样的优中选优、卓越培养,才使得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的每位毕业生都成了民航工程师领域的佼佼者,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点赞。

6月初,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CTI)评估专家组对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进行了第二轮CTI评估。在评估现场,东航技术培训部总经理孟军向记者表示:“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而且他们对外国技术、管理理念比较熟悉,与我们企业的需要是匹配的,非常受企业的欢迎。”

对这一工程师培养模式表示肯定的还有民航局与天津市教委的相关人士。民航局人教司培训教育处处长邸维光表示:“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得到了教育部、天津市和民航局的大力支持,应该说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培养的学生不仅精通航空工业知识,而且精通三门语言,为中国民航培养了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精英人才。”天津市教委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建青表达了期许:“希望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能成为天津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未来能有外国学生来到工程师学院学习。”

双向互动

增强国际化办学能力

在持续办好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的同时,中航大加快“走出去”步伐,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我们希望中航大的国际化是双向的,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切实增强国际化办学能力。”中国民航大学国际处处长闫少华表示。

2017年,中航大获得国际航空认证委员会(AABI)教育成员资格、国际民航组织升级版航空培训计划正式会员资格。这对中航大提高学校相关航空专业的标准化和国际化程度、促进人才培养与国际航空教育接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018年,中航大拓宽合作领域,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协商并签订合作备忘录,为电子信息工程类学生赴英国留学开辟渠道;与泰国坦亚布理皇家理工大学协商并签订合作备忘录,拟在航空维修领域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电子导航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2019年,中航大还将与巴西航空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内容包括本科、研究生阶段学生交流以及教师教学、科研合作。

近几年,中航大积极开展留学生招生工作,在校留学生人数取得了显著增长。中航大开设了面向外国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的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改善了学校留学生培养体系。2019年,中航大计划招收工商管理和通信导航英文授课专业各30人,学生分别来自孟加拉国、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与此同时,中航大推进学生赴境外交流,落实《中国民航大学与法国国立阿尔比—卡尔莫矿业大学双学位教育培养协议》,2018年共6名研究生交换到法国学习;稳步推进与美国安博瑞德航空航天大学“3+1+1”项目合作,2018年共13名本科生赴安博瑞德学。

不久前,在西班牙召开的中欧民用航空工作组会议上,中航大参与的基于四维航迹的绿色空中交通运行技术项目,通过了创新性绿色航空技术中欧交流合作平台项目的欧盟评审。未来,中航大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立足民航、服务民航,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大力营造开放办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不断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高雅娜 通讯员张雅博)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