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旬,深圳机场的日航班量已突破900架次,达到同期85%的水平。此时,适逢孟加拉湾西南气流的大爆发,沿海低层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往内陆输送,使得华南地区迎来了持久的龙舟水过程,深圳也迎来前汛期降水高潮,市气象局多次发布红色暴雨预警,机场日降水量、小时降水量均创今年新高。
面对日益增长的航班量和持续暴雨雷电的恶劣天气,航空气象保障压力不小,深圳空管站加强气象服务力量,制定有效措施为航班保驾护航。
捕捉细节 主动应对
早在今年3月,气象台预报室就进行了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培训学习,了解华南前汛期降水的特征,对“龙舟水”多留了一个心眼。4、5月份本场已经出现多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但频率不高,加上今年阴历闰四月,龙舟节较往年要晚,预报员总感觉“龙舟水”还未结束。为全力应对,保证值班力量,预报室提前做好应急排班计划,全员待命,等待“龙舟水”的到来。
在“龙舟水”轮番肆虐期间,预报室主打提前量,提早发布机场警报,提早对恶劣天气进行通报,并及时通知塔台、珠海进近、机场指挥中心等相关部门,抓住降水间歇的机会,争分夺秒为航班的起降“寻找”天气窗口。
集思广益 会商诊断
面对密集的龙舟水“威胁”,预报员们每日早上坚持收听全国及全省的天气会商,对会商进行了录制并多次收听学习,关注华南地区天气形势变化,提前几天寻找“龙舟水”出现的蛛丝马迹。
在加强地方气象会商信息收集的同时,深圳空管站气象台还加强与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的天气会商,通过直接电话沟通,就“龙舟水”期间降水产生时间、强降水落区、影响时段等重要问题进行共同探讨,交换预报思路。
在充分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预报室加强内部会商讨论,在每日两次的交接班时段,利用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地面气象要素场等实况资料对过去天气的演变规律进行详细总结,并对未来天气形势进行充分探讨,形成一致的预报思路与结论。
争分夺秒 精准预报
本次龙舟水最盛期为6月5至8日,深圳机场累计发生7次较强的雷雨天气过程,最低能见度600米,最大阵风15米/秒。降水过程具有深夜触发,凌晨增强,早上减弱,下午热对流显现,入夜消失的日变化特点。预报室针对此特征,综合对比分析多家数值预报模式的差异,重点把握低层水汽辐合的变动情况,及时发布各类天气预报产品。期间及时发布每日天气趋势、上报MDRS概率预报,每6小时发布机场预报,每半小时发布趋势预报,每3小时还在微信用户群发布气象信息通报,方便航空用户掌握最新天气趋势,总计发布机场警报13份,答复气象咨询电话300多个,为航班的正常运行提供全方位气象服务。
目前,深圳已进入雷雨天气的高发季节,为了更好应对强对流天气,保障航班的正常高效运行,深圳空管站气象台将及时复盘分析龙舟水天气过程,总结经验,补足短板。以“三个敬畏”为内核,时刻保障航班安全;以“强三基”为目标,提升气象业务水平;以“真情服务”为理念,做客户满意的民航气象。(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郑阳、冯锡斌、莫明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