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空管
乌鲁木齐区域管制中心正式运行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6-12-20 14:16: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宋钰、姜航德 报道:随着乌鲁木齐区域管制中心工程验收工作的顺利结束,由民航局、民航局空管局、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新疆空管局组成的验收领导小组一致认为乌鲁木齐区域管制中心项目在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概算执行等方面均通过验收,具备正式运行条件。12月16日,乌鲁木齐区域管制中心正式运行,自此成为了新的里程碑,在新疆空管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殊不知,乌鲁木齐区管中心的顺利运行,同样是新疆空管人送给自己的一份特殊的“礼物”,以此来纪念和见证新疆空管多年来栉风沐雨、励精图治的筑梦之路。

作为民航局规划的“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乌鲁木齐区管中心于2005年规划报批,2011年2月25日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可研批复,2012年2月3日获得民航局的初步设计及概算批复,正式开工建设于2014年3月28日,2016年11月30日顺利完工,2016年12月16日正式运行。十一年的风雨历程,新疆空管始终秉承“天道酬勤”的执着,以“基础设施、空域规划、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西部门户枢纽机场空管服务需求”为最终目标,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迈进。最终,乌鲁木齐区管中心在承载着新疆空管人无数的希望和宏愿中开启了新的征程。

乌鲁木齐区管中心作为新疆空管发展的新起点,是继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和沈阳之后,正式投产使用的全国第七家区域管制中心。此举将有利于新疆空域飞行流量的提升,有利于新疆空管安全保障和真情服务水平的提高,更为新疆空管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坚信,新疆空管人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和谦逊的姿态,继续践行“持续安全、创优服务、协调发展、人才兴业、开放合作”的五大战略目标,集结力量、全力以赴为新疆空管的未来谋划新局面。

筹谋:区管中心项目应运而生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总长5600多公里。新疆空管局所辖空域近2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空域面积的17%,是全国最大的高空管制区,具有连接中亚、南亚和西亚,沟通亚洲和欧洲,实现新疆经济对外开放、向西发展的地缘优势。同时,在新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民航以其便捷度高、通达性强的比较优势,成为新疆综合运输体系中方便各族人民出行、改善民生的“先行者”,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多年前,乌鲁木齐高空管制区的东部是进、出港和飞越新疆航班的主要通道,航路航线交叉点和飞行冲突点众多,航班调配难度大,飞行矛盾突出,严重影响机场航班流量和飞行正常。同时,整个管制区因监视设备的匮乏造成雷达覆盖范围有限,无法在主干航路实施雷达管制服务,主要以程序管制为主。程序管制服务下主要航路的飞行流量及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高峰起降架次已近饱和,与周边已经或者将要实施雷达管制的管制区相比,乌鲁木齐管制区已经成为影响欧亚航路流量增长的瓶颈地区,加上区域内航路航线分布不均衡,汇聚点较多,出疆航班基本都经过乌鲁木齐,制约了有限空域能效的发挥,降低了主要航路的飞行容量和运行效率。

“与旺盛的航空运输相比,空管的保障能力滞后;相对铁路、公路以及机场的发展速度,空管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仍需加快”,新疆空管局在认真分析现状之后,得出上述结论。新疆空管要想在新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规划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主动适应新疆经济社会和航空运输事业发展、提高新疆空管综合保障能力和军民航飞行安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就必须正视短板,梳理发展思路、转变管制方式、优化空域环境,突破一系列发展瓶颈。自此,迫切建设一个科技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区域管制中心的需求和愿望呼之欲出。

发展:区管中心建设迫在眉睫

进入“十二五”时期,新疆区域新增航路航线426公里,启用临时航线12条,制定了符合新疆区域工作实际的航路航线优化及班机航线调整方案,理顺了A368、B215、W112等航路及区内航线,并且顺利实施乌鲁木齐机场新进离场程序,基本形成了阜康以东的单向循环航路航线结构,从而为新疆区域飞行流量的持续且“井喷式”地攀升奠定了基础。

2010年是“十一五”过渡到“十二五”的关键之年,乌鲁木齐进近管制室正式成立,同年的航班流量激增,年度保障架次增长率史无前例地达到64.86%。而在乌鲁木齐进近管制范围内和区域雷达覆盖范围内分别于2011年2月和2012年5月相继正式实施雷达管制之后,管制间隔进一步缩小,飞行容量提升更加显著。2011年至2015年,新疆空管年度保障架次持续而稳定增长,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7.56%左右。五年期间,新疆空管共保障各类飞行2773574架次。尤其是2015年,新疆空管保障了各类飞行708744架次,区域日高峰725 架次,塔台日高峰520 架次、小时高峰38 架次,均创造了新疆空管历史之最。

在飞行流量持续快速增长情况下,新疆空管的空域环境日趋复杂、一线人员严重短缺、设备运行风险不断加大等问题越加凸显,一系列问题更加促使新疆空管人加快寻求解决根本问题的脚步。最终,乌鲁木齐区域管制中心于2014年3月28日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正式开工建设。

动工后的乌鲁木齐区管中心坐落于乌鲁木齐市西郊福利院旁,距离乌鲁木齐市区23公里,距乌鲁木齐机场4公里,总建筑面积14831.74平方米,总投资约51933万元,建成投运后,将替代位于乌鲁木齐机场的新疆空管局管制中心,承担新疆区域、乌鲁木齐进近的保障任务,相对原有的管制中心而言,这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迁移,更代表运行设备的更新,运行环境的改善和运行品质的升级,为新疆空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机遇:系统援疆工作强势助推

中央两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做出举全国之力支援新疆建设的重要部署。近年来,国家、行业和地方层面密集出台利好政策,新疆空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16年4月,集系统之智,倾系统之力的空管系统援助新疆空管发展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在民航局空管局以及各地区空管局主要领导和空管各领域专家密集调研、会诊把脉下,共同商讨出新疆空管发展之策,最终提出“六大目标”和“七大任务”,形成支援新疆空管跨越式发展的“七十二项举措”。在全系统政策、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外部输血”援助下,新疆空管以“深挖潜力、补齐短板”为目标,努力形成并逐渐完善自身的“造血功能”。自此,全国各兄弟空管局的洪流汇入到天山脚下,助推新疆空管事业实现腾飞。

乌鲁木齐区域管制中心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七十二项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仁不让地得到了各兄弟空管局全方位的鼎力支持和协助。借助援疆工作的契机,新疆空管充分把握好工程项目“新疆优先”的便利条件,努力以乌鲁木齐区管中心工程按期投产、平稳过渡回应“全力倾斜、全速推动、全面保障”的支援力度。在整个区管工程建设期间,新疆空管一方面非常重视本土人员在援疆项目中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以援疆干部所带来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带动全局思维方式、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转变。通过项目带培、技术合作、联合研发等途径,加快提升本土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最终,把全系统的支援同发挥新疆空管自身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敢于担当、积极谋划,扎实推进乌鲁木齐区管中心工程建设工作稳步前进。

工程建设期间,值得一提的是援疆干部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西部边陲这遥远的地方,深藏了暂别亲人的眷恋和不舍,筑梦于天山脚下,以实际行动践行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的坚强党性,与新疆空管人共同呼吸、砥砺前行。他们在过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用自己的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在工程建设、工艺设备安装等诸多领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他们的先进理念、宝贵经验和实际行动在乌鲁木齐区管中心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着“传、帮、带”的巨大作用,他们身上闪烁的光芒是空管系统援疆精神的真实写照。

破局:群策群力破除重重困境

2015年7月10日,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车进军来疆调研时指出,乌鲁木齐区域管制中心工程已经到了攻坚阶段,目标是2016年投入试运行。自此,一场集全局之力的工程建设攻坚战拉开序幕。

“办法总比困难多,坚决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尽一切努力完成任务”,新疆空管局党委在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并且乌鲁木齐区管中心施工季节性明显等诸多问题时,迅速带领全局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工程建设初期,由于新疆境内没有民航空管工程的相关设计单位,前期图纸设计尤其是土建方面,与新疆空管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到工程的推行进度。无形的压力接踵而来,工程指挥部迅速反应,派出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到设计工作中,提出了许多适合实际工作需求的合理化建议,并成功克服图纸移交慢于预期、设计内容不完善等问题,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铺垫。

回想整个工程建设期间,“抢时间、抓进度”这一工作主线贯穿于始终。众所周知,乌鲁木齐的季节性特点,冬季无法开展工程建设,全年的施工期实际仅为半年左右,这无疑大大束缚了区管中心工程建设工作。局党委高度重视,对如何“抢时间、抓进度”进行了细致研究,最终将自身能够把控和掌握进度的工艺设备安装方面作为主要的突破口,尽可能缩短工艺设备安装的周期,为运行争取宝贵的时间,并且充分利用“按照工程关键时间节点倒逼工程进度”、“局主要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用柱状图和百分表直观的统计对比办法将每阶段工程建设情况及时对全局进行公布”等方式,目的就是督促和分秒必争地抢夺工期。同时,各业务部室、运行单位提早介入到工程建设过程,确保能够“建管对接,无缝链接”;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积极依托监理方进行质量把控,同时也对设施设备的招投标进行严格把控,从源头上把控了质量;在现场安全管理方面,施工单位在繁忙期同时多达十几家,施工交叉面繁多,协同配合的问题凸显,工程指挥部安排专人进行工作现场的专项管理,做到日清日结,现场把控,有力的保障了现场工作平稳顺畅地开展;在后勤和安保管理方面,保安队与安全员的提早进驻和现场送餐办法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这些都为工程最终的顺利竣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的一年里,以工程指挥部为代表的全体技术人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主动取消节假日,奋战在施工最前沿。“元旦”、“古尔邦节”、“中秋节”、“国庆节”……,这些本该属于他们最安逸的家庭时光却成为最辛苦的工作时段,但没有一个人因为牺牲节假日而埋怨,一车车源源不断的设备开始安装、调试,一个个络绎不绝的身影在区管中心施工现场不停穿梭,深夜的灯光下依然可以看见那些忙忙碌碌的背影。大到一套自动化设备,小到一个水晶头、一根扎带,技术人员都认真对待,不留一丝隐患,疲惫和辛劳没有减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仿佛节假日的加班也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大家始终保持着忘我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激情坚守在各自的岗位。

今年的6月至10月是攻坚战最为关键的时期,各级领导坐镇一线,率先垂范,施工采用了被技术人员戏称为“白加黑”和“5+2”的全天候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轮班制,昼夜不停的抢抓时间。其中,通信网络公司只用两天时间就调通了航管楼至区管中心的光纤网,将雷达信号和电报信号引接到位,保证了自动化系统软件调试的时间。当然,这仅仅是施工期间众多夜以继日、挑灯夜战工作场景的一个缩影。为了有效缩短工艺设备施工周期,技术人员提早在航管楼搭建了部分席位的测试平台,提前预装完数据,在自动化测试平台上引接实际信号进行模拟测试,大大减少了后期设备的调试问题,为最后的安装调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正是靠着这种能吃苦、肯奉献、善打硬仗的新疆空管精神,工艺设备从安装到调试直至飞行校验完成,才能史无前例地用了短短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有力的保证了乌鲁木齐区管中心最终正式运行的成功。

圆梦:区管中心振翼开启新程

为了工程建设更加高效地运转,2016年6月16日,乌鲁木齐区域管制中心运行筹备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全面负责起运行筹备工作,同时,相应组成了管制、技术、后勤、督导四个专项工作小组,形成了全网络覆盖的建设管理联动机制,并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周密制定了《管制过渡运行实施方案》、《管制应急处置预案》、《管制过渡运行人员安排和管理规定》以及《设备运行保障方案》,为过渡运行工作提供了强有力地理论支撑。

在运行筹备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下,区管中心这一大型“机器”开始有条不紊的运转,从机关到基层,从运行到后勤,全局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一场场的联合应急演练,不厌其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演练发现问题,以完善不足去提高演练水准,力求做到逼真、高效。对于管制运行、设备运行保障、气象服务、安防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32个危险源,新疆空管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谨慎推敲每一个细节,安全评估每一个环节,精雕细琢每一个流程,将安全关口彻彻底底地把控于运行之前。为此,全体管制人员利用下班休息之余,频繁奔波于机场航管楼与乌鲁木齐区管中心之间,尽可能快的熟悉新设备,掌握新流程,将安全运行与培训考核并行推进,切实达到了“两手抓、两不误”的目的;设备人员一方面完成新设备验收、交接以及培训等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应对当前的运行维护,工作现场覆盖航管楼与区管中心的多个作业面。从设备安装、验收到人员培训的每一个步骤,他们与各类参数较真,与各种细节认理,一丝不苟的进行着自己的使命。

2016年12月16日,随着乌鲁木齐区管中心的管制指令在波道里清晰的回响,标志着乌鲁木齐区管中心在经历了一系列 “试运行”与“影子运行”的重重考验后,结束了与航管楼互为备份、双套运行的模式,从而成功开启了正式运行的时代。新落成的区管中心犹如展翅翱翔的大鹏,必将在新疆民航发展的历史长空中深深烙印下新疆空管全新的足迹。站在“乌鲁木齐区管中心”这一新的发展起点上,新疆空管人将继续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在建设发展的浪潮中“留下心意、留下足迹、流下汗水”,助推新疆空管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持续安全的征途上乘风破浪,高歌奋进。

 

 

 

责任编辑:马欢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