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报道:10月11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召开2023年第三季度理事单位信息沟通会。来自31家航协理事单位的代表参会,南航、吉祥航空、国货航、中航信和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等5家理事单位代表在会上发言。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孔繁伟和运输司、机场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会指导。中国航协常务副理事长潘亿新作2023年第三季度信息通报。

(中国航协供图)
通报介绍,第三季度行业安全形势保持平稳,运输生产持续恢复,生产效益持续提升。第三季度客运航班量与第二季度相比有所上升,7月~9月客运航班总量分别为47.1万架次、47.9万架次和42.3万架次。第三季度客运航班总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9.7%。7月~9月的旅客运输量分别为6242.9万人次、6396.4万人次和5348.9万人次,旅客运输总量达到1.8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旅客运输量达到1.7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8.9%;国际旅客运输量为1024.1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2%。7月~9月的货邮运输量分别为60.1万吨、63.6万吨和70.2万吨,8月、9月的货邮运输量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0.68万吨、1.2万吨。第三季度飞机日利用率总体呈恢复态势,7月~9月整体飞机日利用率分别为9.1小时、9.2小时和8.4小时,平均日利用率为8.9小时,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3.4%。7月~9月客座率分别为81.2%、81.5%和78.5%,整体客座率为80.4%,环比提升了5.4%,比2019年同期水平低3.7个百分点。
通报介绍,1月~9月航空公司累计实现盈利96.4亿元,同比减亏增盈1371.2亿元,14家航空公司累计实现盈利。7月航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6%,航油价格同比下降38.4%,叠加汇兑收益,航空公司实现盈利183.3亿元,有25家航空公司盈利。8月实现连续盈利,利润为95.7亿元,23家航空公司盈利。9月随着暑运旺季结束,航空运输恢复有所回落,加上油价上涨,11家航空公司实现盈利。
通报认为,今年暑运国内航空市场旺盛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受抑制的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叠加部分国际出行需求转至国内,高温天气频发导致的避暑出行需求激增等。通报从客群机构、市场区域结构和出行热度等多个维度分析了暑运民航市场呈现的值得关注的新特征,包括学生客群快速增长、家庭出游大幅攀升、新一线市场崛起与网红旅游景点的引流效应。
通报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的旅客运输量将比2019年同期略有增长,国际客运市场受地缘政治、航权限制和部分境外机场保障资源不足等因素影响,仍面临诸多挑战。货运方面则有望从企业第四季度补库存应对旺季需求中受益,继续保持回暖趋势。通报分析,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蓬勃发展,航空货运业务迎来较好机遇。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市场规模有望达2.95万亿元,航空货运具有快速、安全、可追踪等优势,能够满足跨境电商商品对快速、可靠物流服务的需求,跨境电商的持续增长将进一步推动航空货运需求的提升,需要航空公司积极努力抢抓机遇。
通报提出,展望下一阶段民航市场,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未来10年,1962年~1973年这一波出生高峰期人口陆续退休,这一代人赶上了改革开放红利,有较强的整体旅游消费能力,行业应共同努力抓住这一机遇,从而缩小航空淡旺季出行需求的波动。2024年,航空出行需求端将从今年的恢复式增长转变到自然性增长,在国民经济企稳、商旅需求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国际航线进一步恢复、临空经济产业升级等因素推动下,行业发展将形成新的内生动力。
通报从国内外宏观经济、重要影响因素等两个层面对行业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第四季度航油价格在中国、印度需求增长与巴以冲突影响相关国家增加石油产量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或将持续上涨。而在更多稳增长政策效果体现的背景下,第四季度的人民币汇率有望小幅升值。
通报介绍了中国航协在第三季度推进落实国航、南航、东航、海航等理事单位意见建议的情况。召开“干支通 全网联”建设成果发布交流会暨《基于民航中转旅客服务平台的国内航班跨航司中转服务规范》系列标准宣传贯彻会,举办首期双碳战略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培训班,向民航局和有关部门反映推动增加旅游目的国家、推进出境游放开的政策诉求等。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孔繁伟、运输司服务质量监督处处长王旭、机场司建设处副处长周鑫对理事单位关注的飞行训练、差异化服务管理、“干支通,全网联”推进和机场地面服务准入等意见建议予以了回应。
会议通报了中国航协近期重点工作。今年第三季度,中国航协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东盟民航合作论坛,完成三家分支机构换届,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研讨培训,组织反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草案)》相关意见,发布了《中国航空物流发展报告(2022)》,积极推进成本指数研究,完成关于推进国产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商业应用的报告等。第四季度,中国航协将举办首届CATA航空大会。本次大会由行业论坛、专业会展,以及优秀机长和优秀乘务长评选三个主要单元构成。围绕民航“安全、服务、正常、绿色、智慧”等主题举办1个主论坛、5个分论坛,以及民航空勤人员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交流研讨会。会展展区设置特装展位、标准展位,集中展示民航领域和社会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成果。同时,为展示航空特色亮点,大会还将设置航空服饰文化和航空食品文化街区、模拟飞行人机互动以及民航科普系列展示等区域。
会议提出,要抓实安全风险防范。建议会员航企认真落实民航局要求,时刻加强安全风险防范,紧盯问题多发人员,精准研判原因,实行分类施策,做到“一人一策”;紧盯新机长、新副驾驶,建立完善技术排查长效机制;狠抓作风问题,建立完善QAR解读、舱音抽查、视频监控等方式方法;紧盯发动机、飞行操纵等关键系统,做好与飞行、运控等系统的信息共享,打通风险管理的内外双循环。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在即,建议相关单位做好安全和优质服务保障。要密切跟踪适应市场变化,适应市场需求科学调整运力布局,同时创新产品、强化精准营销,吸引亲子游、银发族、学生旅客以及全家游等增速较快的旅客群体;密切关注国际航空货运市场变化,努力抢抓跨境电商发展等新机遇。
中国航协监事长刘树国主持沟通会。理事长助理冯润娥、丁跃和协会副秘书长、各部门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编辑:李季威 校对:金杰妮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