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行业管理
第六届商用航空发动机上海国际论坛举办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09-06 15:48: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胡夕姮报道:2022六)届商用航空发动机上海国际论坛于967日在上海举行。

此次论坛由上海航空学会主办,中国航发商发公司联合主办,上海广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了中国航空学会、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商飞、东航股份、宝武特种冶金公司的支持。论坛围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深度融合以及与国内外多家航空发动机和飞机主机开发单位的合作,重点关注“新型可再生能源、氢燃料的应用”“先进航空发动机材料与加工技术”“全球短期供应链协同”等热点话题,搭建航空发动机技术交流、学术研讨和业务合作的高平台。


近年来,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双碳”政策的指导下,我国航空产业高速发展。航空发动机作为一个国家高端动力装备研发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推进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突破宽体客机发动机关键技术、实现先进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化”等政策支持下,经过多年的投入发展,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上海作为我国国产民用大飞机和配套国产发动机的生产基地,同时集中了大量商用发动机科研、生产、维护单位,为促进国家航空事业发展出应有贡献。

在此次论坛上,来自局方审定部门和相关政府单位的负责人,介绍了适航双边协议和航空产品的认可审定等,讲述了政府部门对国产航空产品国际化的支持举措;来自中国商飞等民机整机企业的专业人士,思考了未来民机整机产品的研发设计需求以及技术展望。来自中国航发集团和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企业国内外信息科技公司以及部分科研院所的专家,也对用户企业关注的话题给予回应,并交流研讨所属产业领域正在开展的新探索。

上海市航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徐庆宏和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施志为论坛开幕式致辞。徐庆宏表示,当前世界航空科技发展正在经历一场大的技术变革,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实施,新型航空动力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窗口期,包括航空发动机在内的绿色且高效的动力装备,将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高效运行的强力支撑。目前我国已具备航空发动机完整的产业链,以上海、陕西、四川、辽宁、江苏为代表的二十余个省市,百多家企业已经参与到我国航空发动机项目的研发与生产当中,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要借此发展的大势,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商用航发事业和地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商用航发装备世界级产业集群。

吴施志亦表示,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面前,我们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始终加强全面推进商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基础研究,筑牢技术根基,加大仿真技术应用或先进制造工艺的研究,推进标准、计量等能力建设,形成及时保障体系,为航空发动机产品研发的进步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不仅要加大管理创新,推进体系建设,着力突破产品研发体系建设,推进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还要加速信息化与业务融合,深化数字化应用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把握科技发展主动权。(编辑:孙文瑾 校对:王亚玲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sunwenjin 000
推荐新闻: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拓宽多元化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打好反诈“预防针” ...
“西云数据”助力航旅智变 数据科技重塑...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