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韩磊 通讯员曾骞 报道:“坚决保障南京禄口机场定期飞行校验按期实施”,“各岗位要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指引和措施,切实做到防护到位”……连日来,民航飞行校验中心坚决落实中央和民航局有关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压实责任、凝心聚力,在新一轮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恪尽职守,担当作为。
全力以赴 服务南京
7月下旬,新冠德尔塔毒株来势凶猛,南京禄口机场失守后被迫临时关闭。然而,机场通信导航设备将于8月20日到期,在此之前不能完成飞行校验,将直接导致设备关闭,机场重启计划会受到很大影响。
疫情当前,责任在肩。“坚决保障南京禄口机场定期飞行校验按期实施。”校验中心运行协调会上,中心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底气十足、信心满满。
为保护机组安全,提升校验效率,校验中心专题研究,启动抗疫作业应急预案,针对作业期间的人员防疫、后勤保障、特情应对作了详细规划。通过与常州机场和当地防疫部门充分协调,决定以常州机场为基地,空中作业后返回常州,在南京基本不停靠不加油。“常州离南京仅100多公里,从常州起飞,回常州落地过夜,一方面避免了机组人员与禄口机场可能存在的疫情不慎接触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大大减轻南京机场保障飞行校验作业的各种困难和压力。”校验中心运行计划人员说。
实际上,这套预案已经在一年来的多次实践中被证实有效且安全。2020年4月,校验中心在全国首轮新冠疫情还没完全结束的情况下完成湖北武汉、十堰等四地疫区机场飞行校验。2020年5月在伊春,7月在石家庄,一直到今年7月底至8月初,云南德宏芒市机场,四川泸州云龙机场、昌都邦达机场都采取异地起飞作业方式如期完成定期飞行校验。在此期间,全国无一例因飞行校验原因关闭机场通导设备的情况发生。
8月2日,即将奔赴南京的B-9330校验机组召开了飞行准备会。身着整洁飞行制服,面带统一医用口罩,机长孙勇强调着中心关于疫情防控的每一条规定要求,鼓舞士气,抓紧动员。“大家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防止麻痹松懈。任务期间尽量减少外出活动,与任务机场人员接触时也要保持合理距离。”
6名机组成员都是在校验中心党委要求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带头示范的号召中走到前排、勇抗红旗的。机长孙勇更是主动请缨、主动担责,“南京任务比较特殊,困难不好估计,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参加过湖北疫区校验任务的校验部副主任刘书明带着丰富的抗疫经验也主动加入机组。
闭环管理 人人防控
8月以来,校验中心多次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研究落实中央和民航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坚决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
在B-9330机组出发前,运行部门已指定专人跟踪全国疫情变化,对像南京这类出现中高风险疫情16个城市予以重点关注。随时准备依据当地机场设备到期情况和疫情防控风险等级,调整任务计划,调配机组人员,全力确保当前任务不中断,后续任务不过期。
8月4日,机组抵达南京第二天,《校验中心疫情防控管理办法》出台。办法全面梳理和规范了职工个人、园区防疫、机组管理和应急机制等防疫工作诸多细节。类似“机组人员在机上应避免邻座同时用餐”“使用机上盥洗室前后要做到一人一消毒”“加密机上重点部位消毒频次”等规定,把可能预见的防疫漏洞一一堵上。
“除了我们自身的防护措施外,常州机场也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B-9330机组停留常州期间,校验中心运行计划部门与常州机场通导保障部积极沟通联系,服务机组作业出行,确保了人员物资的完全隔离。
8月6日,校验中心再次召开专题会,传达贯彻民航局党组最新部署,重申中心各项工作要求,再动员、再部署,坚决要求落实闭环管理措施,抓紧抓细抓严,做好中心疫情防控:行政部门动态监控防疫措施有效性;机组严格落实在外就餐管理规定;任务安排实施14天大排班方案;干部带头执行飞行任务,确保一旦有紧急情况时能稳定运行;加紧中心员工疫苗接种管理。会议还要求,对机组提出的问题和困难马上研究解决,对员工及家属的生活工作做出提醒要求,预防员工在长期抗疫作战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
“打赢疫情防控站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困难,更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可以说,不断织密的防疫管控措施已经武装到了飞行校验队伍的牙齿。
8月9日13时9分,B-9330飞机稳稳停在首都机场机坪。“报告领导,南京禄口机场校验任务圆满完成,机组全体人员身体健康。”校验中心党委班子成员站在10米开外迎接着孙勇机长和机组成员顺利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