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12月下半月民航舆情热点分析(中国民航报社舆情分析中心 智纯播报)
中国民航报社舆情分析中心权威发布半月舆情报告,报告对2017年12月份下半月民航热点话题进行了排行,筛选出十大热点新闻。分别为:
1、国产"鲲龙"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首飞
2、第二架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首次飞行
3、航班承运病重战士 9名乘客自愿改签:1分补偿都不要
4、乘飞机等将可用"微信身份证" 刷手机证明"我是我"
5、京津冀正式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
6、2018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召开
7、厦门航空3名机组人员在新加坡打架被扣留
8、国家发改委、民航局印发《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
9、中国民航首次使用HUD实现150米低能见度商业运营航班安全起飞
10、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失火停电 调查后确认非恐袭
十大热点事件中,网民关注较多、引发舆情热潮的有以下话题:
"鲲龙"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在国际处于何等水平;
厦航新加坡打架涉事机组人员的处理情况;
身份证"网证"安全与否等。
事件一:国产"鲲龙"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首飞
12月24日9时39分,AG600飞机001架从珠海机场一飞冲天,在该机场西南3000米高度规定的空域内平稳飞行64分钟,完成了飞机各系统和基本操纵特性初步检查等预定试飞科目后,安全返航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要求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首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贺电。
AG600的成功首飞,是继大型运输机运-20、C919大型客机之后,我国在大飞机领域研制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领域的研制空白。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网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对于首飞盛况以图文直播形式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各界极大关注。
同时,此次的AG600飞机的成功首飞,吸引了国际上诸多媒体予以关注,称赞中国在航空领域的实力。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印度报业托拉斯等媒体纷纷以《世界最大两栖飞机在中国完成处女航》、《中国进行首次国产两栖飞机试飞》等为题予以了详细报道,并在网络上引发外国网友的广泛热议。
《人民日报》海外版12月25日发表的《国产两栖大飞机首飞成功 印网友:没对比就没伤害》一文,同样引发舆情热潮,对于宣传我国民航正面形象、增强国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起到正面积极作用。
事件二:航班承运病重战士 9名乘客自愿改签:1分补偿都不要
11月21日,南航CZ6870航班因承运生命垂危的解放军战士陈石,需占用9个座位安装担架,9名旅客自愿改签,没有一人接受航空公司650元的延误补偿。
12月25日,《解放军报》报道了此事件,随后被网易新闻、新京报、北青报、搜狐网、中国民航网等媒体转载,多家媒体为此事件贴上"暖心""正能量"的标签,在网络引起热议。在网易新闻评论下面,共有4267条网友回帖,很多网友表示:爱心不能用金钱衡量,为让座的旅客点赞。
此外,在媒体以及网友的转载过程中,"自愿改签""不要一分钱补偿"等关键词的出现,极大地吸引网友眼球,有利于舆情事件的传播和二次发酵。事件本身具有很强的正面效果,由此引发文章被广泛、大量的传播,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侧面也反映了我国旅客素质的提升。
事件三:厦门航空3名机组人员在新加坡打架被扣留
12月24日,法制晚报·看法新闻报道了厦门航空三名机组人员新加坡打架被警方扣留的消息。消息称厦门航空MF855从福建飞往新加坡航班,副驾驶、乘务长和安全员3人于24日凌晨到新加坡某餐馆用餐,期间发生冲突并升级为用酒瓶击打头部,最终三人被警方扣留。
事件发生后,引发大量网友关注、热议,负面舆情声势持续走高。在网易新闻评论区有超过1万6000条网友评论。部分网友表示:乘坐这样机组执飞的航班,安全风险太高了;还有网友认为:丢人丢到国外去了,希望航空公司严惩。
12月25日凌晨,厦门航空官方微博上发布声明,证实该消息属实,并表示将按照规章进行严肃处理。此则回应非但没有消除质疑,反而引发新一轮舆论高峰,引得全行业注目。
在此次的舆情应对中,厦门航空在事发后虽然做到了危机公关的"速度第一原则",但是就其声明的舆论反响来看,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对于很多网友关心的机组人员打架原因,没有交代清楚;其次,在航空公司后续对于涉事机组人员的处理上,也没有了下文。这样的舆情处置极易引发网友的质疑和猜测,导致舆情二次发酵,引发企业信任危机。
事件四:乘飞机等将可用"微信身份证" 刷手机证明"我是我"
12月25日,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分局发出了全国首份"微信身份证", 这种既可以保证个人信息安全,又能证明"自己是自己"的网证受到市民的欢迎。今后,居民通过扫码就能够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份信息。在不久的将来,乘坐飞机、去酒店住宿都可以通过这种虚拟的"身份证"来完成。
该则新闻被北京青年报、新华网等媒体报道后,迅速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在新浪微博、知乎以及网易新闻评论区,网友热议,舆情热度居高不下。一方面网友认可了科技的进步,身份证电子化能带来很多便利;反对的声音认为,腾讯这样的私营科技公司一旦与身份证挂钩,将不利于个人隐私的保护。
近几年,每当有一批例如证明"你妈是你妈"的"奇葩证明"被媒体曝光时,总会引发网民"群嘲"。针对民众反映的此类现象,各地政府部门正逐渐缩减行政机关证明事项。此次由于身份证"网证"催生的网络舆情热度,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此类问题的产生;而对于网友关心的隐私泄露等问题,应尽快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回应网民关切。
(中国民航报社舆情分析中心 智纯)
点击查看民航舆情综合排行榜单(十二月下半月)


